1、内地食用油乱象“勾兑还是不勾兑” ,这个问题时时拷问着从事茶油生意的申铭(化名) 。 号称“中国第一茶油品牌”的金浩被爆出“秘密召回门” ,再次推翻了“大品牌=靠得住”的市场信条,大陆民众购买食用油时不得不多了一份警惕和谨慎。 尽管事件让金浩的客户颇感意外,但申铭却说自己早有预感勾兑造假、以次充好、以假当真,这在行业内早已成为秘而不宣的事实。 “压榨油”还是“漫出油”? 2004 年 10 月 1 日起,大陆实施食用油新标准,在业界引起不小反弹,当时网上就盛传旧标准食用油“大限将至” 。 2010 年 9 月 2 日,北京,一家超市的金浩茶油被下架。 其实,新规定只规范了生产环节的分级标准,明
2、确要求在外包装上对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以及原料中的大豆是否转基因等做出说明,并未直接触动原有的质量标准。那么,到底是什么受到了触动呢?申铭告诉凤凰周刊记者,仅标注生产工艺一项就让众多厂家有“苦”难言,因为“压榨”与“浸出”之混用大有乾坤。 采用物理方法的压榨油品质比较纯正,色香味较为齐全,也更能保持原料原有营养。但正宗的压榨法出油率较低,对原料的利用程度也低,加工成本不菲,售价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每 500 毫升卖出百元以上者不在少数。 相对来说,采取浸出工艺成本要低得多。此所谓“浸出工艺”是指将油脂原料置于某种溶剂油当中,经过充分浸泡后再高温提取,经过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
3、脱酸后加工成成品油。 一位茶油企业技术总管王经理告诉记者,由于价格适宜,浸出法使用的食用级溶剂多为 6 号溶剂,其主要成分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正己烷” 。食品安全与卫生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分会理事、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陈湘宁教授主讲的一门课程。她向记者介绍说,由于浸出法需要使用萃取剂,毛油还要经过脱脂、脱胶、脱臭等系列化学处理,所以从营养性和安全性来说,压榨油比浸出油更为优胜。 9 月 1 日,在沸沸扬扬的指责声中,金浩公司终于公布了一份致消费者的致歉信,当中提到存在问题的 9 个批次“纯茶油产品”是“在浸出环节出现工艺缺陷进而导致超标” ,声明“采用浸出工艺生产的纯茶油仅
4、占公司产量的 1.08%”,试图甩掉因“浸出”而生的包袱。 然而,此番致歉却道出了金浩问题茶油的一个重大事实它们都是“浸出油” 。记者查阅了金浩的茶油招商手册、产品外包装标贴以及网络产品宣传等,均未查到金浩之前承认过自己的茶油当中有“浸出” ,而“低温冷榨,非转基因”之类宣传处处可见。如招商手册上赫然写道,其产品采用“德国 6S 冷榨技术” , “无化学溶剂污染,确保油品质质量安全” 。 有法律人士向记者指出,如果金浩隐瞒了其油品属于“浸出” ,而按“压榨”标注,则属于虚假宣传,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应当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于浸出油价格低廉,出油率高,所以比之压榨油更受生产企
5、业青睐。据陈湘宁介绍,从市场占用率看,采用浸出工艺制取的食用油大概占到 80%甚至更高。然而,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北京的家乐福、华堂、沃尔玛等大超市,发现在产品外包装上明确标出“浸出”的可谓微乎其微,且主要集中于大豆油,其他单一成分植物油及调和油几乎都高调声称系“压榨”所产。 一位熟悉食用油市场的人士证实,几乎所有茶油都没有标注“浸出” ,而其他一些食用油即便写明是“压榨” ,其价格之低也难以令人相信。 油兑油,鬼见愁 申铭对记者说,他的公司以国内顶级茶油为主打目标,如何定价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现在众多品牌每 500 毫升的售价大都在 20 多元,可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申铭发现如果要老老实实做
6、好茶油,售价根本就下不来。 “今年以来,光油的成本就要 20 多元将近 30 元,包装、运输、人力、设备、进店费、品牌宣传、运营成本摊薄、适当利润等都要算,而且茶油是小油种,市场还需要培育,营销、超市等各个环节也要赚钱(好的营销人才都跑去干房地产了) ,500 毫升卖到 70100 多元实在太正常了。 ”申铭一脸认真地向记者掐指点算他的油价构成。 然而,市场上 500 毫升“纯茶油”17 元就可交易,这样的“赔本”买卖照样有人做。江西山村油脂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村公司)董事长刘德庆对记者说 11 氏价格战已成为同行恶性竞争的手段,价格之低根本无法用正常的商业思维去理解,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当
7、中掺入了其他油。 位于北京东四环金长安大厦的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销售分公司门前。 创办于 2003 年的山村公司是专业做山茶油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刘德庆向记者透露,他们单纯生产油的成本就需要 28 元/500 毫升。上述技术总管王经理亦告诉记者,由于去年油茶籽减产,质量上好的未精炼茶油原油目前已卖出 30-40 元/市斤的高价。 当年初出茅庐时,申铭也曾想过向同行“偷师” ,要从某茶油大企业挖“技术人才” ,可来人向他支招说,诀窍就只两个字勾兑。 “油兑油,鬼见愁” ,这句行话正是一些无良商家的生财“法宝” 。陈湘宁说,采用测定折光率或核磁其振等高科技方法,能够鉴别勾兑油的成分,
8、但成本之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 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用浸出油来勾兑或完全替代压榨油,或用其他低价油(如大豆油、棕榈油甚至地沟油)来勾兑高价油,以此降低成本,在业内非常普遍。 在茶油行业,此道也甚为流行。据了解,经压榨之后,所余茶饼仍含有 5-8%的茶油,而每吨茶饼的售价因油茶的丰歉而异,大致在 7002000 元之间浮动。油脂企业买来茶饼后,采用“浸出工艺”浸出茶油,此系业内接受的普遍做法。但生产者往往还掺入大豆油或棕榈油甚至少量的地沟油等加以浸泡。待成品油浸出之后,茶饼渣滓仍可出售给水产行业(用于毒鱼、清塘等) ,如此一来,浸出法的成本就可再度摊薄。 让申铭困惑的是,油茶产量非常有限,本来供
9、给越少、品质越高,价格就应该越高,而如今僧多粥少,油厂遍地开花,原材料供应不足且年年涨价,但奇怪的是茶油价格却一直在低价徘徊。他对记者说,按照现在的市场价,现有的茶油供应早就应该告罄。 湖南茶油企业金拓天公司就遭遇过供应支撑不了货价的“憾事”:去年,该公司开发了一款 3 升装的高档茶油,售价 200 元,销售喜人,但终因原材料供应不足,只好忍痛放弃。 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年产茶油仅 26 万多吨,年产值约 110 亿元。而全国上规模的茶油企业就有 200 多家,民间的小作坊更是星罗棋布。仅以湖南为例,大大小小的茶油加工企业就多达 2000 多家,但茶油年产量只有区区 12 万吨。低供应量,高出品
10、量,价格低廉,当中的玄妙不得不令人生疑,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茶油产品却是眼见的事实。 据北美加拿大健康食品代理商汤涌分析,山茶油与橄榄油均是受到国际认同的健康食用油,但大陆山茶的产量要远低于国外橄榄,故山茶油的价格也应该高于橄榄油,但考虑到大陆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因素,山茶油的生产成本应与橄榄油相当。 但据中国油脂网近日公布的数据,初榨橄榄油的基本售价是 50-80元/500 毫升比山茶油要贵 2 倍多。 月见草油、核桃油、南瓜籽油、紫苏籽油等同样是小油种,但每 500毫升的售价多在百元上下,申铭感慨茶油被其“盛名所累” ,落得“同油不同命” 。他对记者说,较之其他小油种,茶油有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尤
11、其在南方地区更有不少“拥趸” ,于是许多茶油生产企业都想用它开拓市场,将其跟大油种比拼低价,还指望用更低的价格迎接“身份不明”的调和油的挑战。 含混不清的调和油 如果说上述食用油新标准给油脂企业关上了一扇窗,那么它还留下了一扇门调和油。 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在做单一成分油的情况下,如果“货不对板” ,勾兑了其他油种,即构成违规造假;但如果在产品上标明了是“调和油” ,那就万事大吉,大可包容各式各样的勾兑。而调和油并不受上述食用油新标准的制约,执行的仍是十几年前制定的 SB/T10292-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食用调和油) 。 简言之,食用调和油之价值不在于“混”而在于“调” 。可就算
12、是这份行业标准也对调和油表现得相当“宽大” ,对其成分比例未作任何要求,这无疑为油脂企业任意发挥提供了便利,也为消费者徒增了困扰。 据悉,为了制造或增加油品的香味,有些油脂企业甚至不惜用花生油和芝麻油香精来替代花生油和芝麻油。 早在 2004 年制定公布食用油新标准时,当时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的人士向媒体透露,调和油的标准应该很快就会推出。然而,6 年过去,相关规定仍未出台。据了解,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实际从 2005 年已开始制定,2009 年 2 月开始征集意见。在草案中首次提出,当以某种或某类原料成品油对产品进行冠名时,应注明该种或该类原料成品油的实际含量,且文字和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 1
13、.8mm。 在此过程中,对于如何规范命名存在较大争议:一种意见是主原料占比不应少于 50%,另一种意见是要超过三分之一,还有人主张应该用占比最大的油料名称来命名。 上述法律人士指出,就算标准未作要求,注脂生产企业也应当依法告知消费者所提供商品的成分及比例。因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但记者在北京几家大超市调查发现,在产品名称中突出的油料成分往往在成分表中只占据第二三位甚至更靠后的位置,在商品外包装上对于生产工艺及成分比例几乎均无说明,而且从销售价格倒推,用以命名的原料也难以达到上述建议的比例。 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大多
14、调和油的名称只是在玩“噱头” ,时兴什么就叫什么,实际上大多都是以廉价的大豆油、玉米油等普通油种为主,而且很多都是选用转基因的大豆、玉米等作为原料。 申铭不明白,为什么调和油饱受诟病,但国家标准却迟迟不能明确。“滴进 1%的茶籽油也能叫茶籽油调和油 ,这肯定违反商业诚信,误导消费者,而且也会把我们这些真正想做品质的企业挤垮了。 ”申铭对此深感无奈。 被省掉的质量 对于其茶油产品为何会出现苯并(a)芘超标,金浩方面的解释是“农户对茶籽反复烘烤、蒸炒” ,加之在萃取过程中存在苯物质与溶剂油发生高温化学反应现象所致。 陈湘宁认为,反复烘烤、蒸炒以及浸出工艺过程出现问题,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因为苯并(a
15、)芘的沸点比较高,当加热达到一定高温时油烟当中就很容易产生;如果初级原料中带有苯并(a)芘,而在后期又不加以去除,最终产品自然就会有。 为了摆脱金浩事件的阴霾,增加消费者信心,刘德庆所在的山村公司主动将样品提交给江西和湖南的质检部门进行检验,结果苯并(a)芘都没有超标。在刘德庆看来,采用压榨还是浸出不是问题,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去做,浸出同样不会出现超标,归根结底,金浩事件之出现还是企业自身管理出了问题。 刘德庆告诉记者,有些 17 为了降低成本,就想方设法偷工减料,并没有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质量要求。例如一个工序本来要求两小时的,执行不到一小时就转到下一工序去了。 但申铭却感叹,在竞争高度激烈
16、、诚信普遍缺失的大陆市场,追求高品质还真不容易。他介绍说,为了维持自己品牌的质量,公司从种植、炼制到包装出品都派员实行质量监控,在投放市场之前还实行厂方、供方和销方三地检测,照此计算,成本上就比别人高出约 20%。 申铭称自己步步为营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能省则省”已经是整个食用油行业的风气,你不知道哪个环节就会有人被“策反” 。整个产业链条都在竭力维持低价竞争,人工如果减不了,那么减损品质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被重创的茶油行业 金浩在致歉信中表示, “问题产品仅限于今年年初的 9 个批次,影响的却是我公司的全部产品和整个茶油行业的信誉。 ”据不完全统计金浩此次市场损失已超过亿元。 金浩的此
17、番表述,对许多油茶同行来说却是真真切切的痛。刘德庆告诉记者,本来中秋、国庆是食用油的销售旺季,受金浩事件影响,山村公司的销售同比下降至少达到 50%。 以记者走访几家超市的情况看,茶油销售确实受影响不小:望京家乐福的售货员告诉记者,去年同期茶油的销售可谓“火爆” ,而今年就惨淡许多,现在橄榄油成了销售热点;在北四环华堂商场,未见有任何茶油产品出售。 陈湘宁则认为,此次事件可能只在短期内对老百姓的心理产生影响,不是因为此次事件影响不深,而是因为金浩暴露的问题不单存在于茶油,对所有的食用油来说都存在共性。她指出, “浸出工艺不仅茶油采用,其他油也在用;溶剂残留不仅茶油可能出现,其他油一样也有可能。
18、反而,茶油本身还有许多功能成分,如抗氧化较好,促进组织修复,防感染,去热化湿等。 ” 据了解,大陆政府对油茶产业本寄予“厚望” ,多次针对油茶产业做出规划:2007 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2009 年 11 月初,国务院提出 2020 年全国油茶产业年产值由 110 亿元提高到 1120 亿元。 在政策扶持的背后,暗藏的是食用油定价权的争夺。有资料显示,大陆食用植物油 60%依靠进口,是世界上最大食用植物油进口国。2009年 10 月 9 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中央党校报告中称,油茶是中国特有的优质油料树种,茶油品质比橄榄油还好。
19、如果种植和改造 9000 万亩高产油茶林,就可年产茶油 450 万吨。不仅可使食用植物油进口量锐减 50%,还可腾出 1 亿亩种植油菜的耕地来种植粮食。 据悉,目前茶油只占中国食用油产量的 1-2%,如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规划,最终将上升至 15-20%,发展空间可谓巨大。 但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大陆茶油行业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市场较小,茶油产业未来发展依然困难重重。他说, “茶油行业中,缺乏叫得响的强势品牌也是一项重要的阻碍因素。 ” 然而,要打造“强势品牌”却存在众多的掣肘。汤涌认为,低价竞争已经存在于整个食用油行业,茶油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而合理地降低价格,就需要扩大产量,或提高出油率。为达此目标,有些企业过分使用药物催长或化学药剂浸泡,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减损了产品的品质。刘德庆告诉记者,为保持油脂质量,立稳市场,山村公司不得不奉守“能销多少就生产多少”的宗旨,未敢求大求快生产。这一做法似乎和有关部门的思路不谋而合,据媒体引述国家林业局人士介绍,现在林业部门对于企业不再号召动员,而是泼冷水, “不希望油茶加工产业热过头。 ” 据悉, “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农户”是大陆官方建议的发展模式。然而,目前集油茶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上规模企业在全国却不超过 10 家。像中粮集团这样的龙头企业目前也只做茶油的精炼,而不涉及前期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