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考试.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149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考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考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考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考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考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2.就个体水平而言,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在心理学中,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一般是可以通用的。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4.人与人的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5.1897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6.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冯特。 7.1913 年,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 行为主义的诞生。其研究路线可用 “ 刺激 -反应 ” 公式来表示。 8.精神分析学说是

2、弗洛伊德创立的,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9.1967 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创立。反对心理学中的 “ 第一势力 ” 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 “ 第二势力 ” 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因而被称为 “ 第三势力 ” 11.心理学的任务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年光绪年间 12.由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心理学 。廖世承于 1924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13.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

3、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14.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 15.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 16.人的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青少年期是由儿童成长为成人、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时期。青少年晚期(十七八岁至二十一二岁)相当于大学阶段,是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 17.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对大学生的认知发 展进行了跟踪研究,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

4、事物的不同解释,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在约定性阶段,个体不仅能够进行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能够确定 “ 这对于我是正确的 ” 18.气质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19.性 格和气质不同,气质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性格具有好坏之分。 20.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时期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 1、陪伴 2、放松 3、工具性支持 4、自我意向的支持 5、社会比较 6、亲密 21.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点是有明显差别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实际上除极

5、少数人外,大多数人往往较多地具有某一气质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类型的一些特点,整体上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 22.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3.大学生的性格差异 ,外倾型性格明显多于内倾型性格。外倾型大学生感情表露于外,自由奔放、当机立断、不拘小节、独立性强、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善于交际,但比较轻率。而内倾型的大学生以自我为出发点,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缺乏实际行动,顾虑多,易困感,适应环境困难,交际面窄。 24.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25.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 1986 年提出了人类智力三

6、元理论。 26.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 27.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28.在我国,往往倾向于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对学习风格进行划分。 29.社会心理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模式。 30.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经历一下三个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2、角色认同阶段 3、角色信念阶段。 31.广泛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一般来说,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32.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活动

7、而积累经验,进而产生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 的过程。 33.学生得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34.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主要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 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 3、行为规范的学习。 35.加涅在 1965 年出版了学习的条件一书,根据学习的情境、学习的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为八种类型。 36.认知策略,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内部组织起来的,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7.奥苏泊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 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8、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38.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用猫学习解决疑难问题是他的经典实验。 “ 尝试错误说 ” ,或简称 “ 试误说 ” 。 39.斯金纳,以他的强化理论为依据,提倡程序教学。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受四个子过程的影响,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者活动的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换成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形象;再造过程是以内部形象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份组合成新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学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40.学习的认 知理论产生于德国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或完型说。) 41.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

9、习方式。奥苏泊尔提倡接受学习。 4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心理意义是指学习者必须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 43.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44.根据迁移的性质,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地促进作用称 “ 正迁移 ” ;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或抑制作用称 “ 负迁移 ” 。根据迁移的层次分类,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先前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称横向迁移,又称 “ 水平迁移 ” 。先前学习向

10、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更高级的学习)发生的迁移,称 “ 纵向迁移 ” 又称 “ 累积学习 ” 。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凡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 “ 顺向迁移 ” ,凡是后一种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 “ 逆向迁移 ” 。 45.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该学说的心理学基础是欧洲从古代到近代一直比较流行的官能心理学。 46.概括化理论又称 “ 经验类 化说 ” ,是由贾德提出的,贾德的 “ 水下击靶 ” 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47.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 48.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经典实验为学习定势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11、 49.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用以说明有机体为什么做出这样或那样行为的原因。 50.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类,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间接的学习动机和直接的学习动机。根据动机作用的主次关系分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51.美国心理学家索里认为,在人类的社会性动机中, 有交往性动机和威信性动机,交往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得教师、家长和朋友的喜欢,害怕被人冷淡、孤单而学习的动机。威信性动机就是为了使别人赞扬、尊敬自己而学习的动机,它被认为是比交往性动机更高一级的社会性动机,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的愿望的体现,这类动机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

12、基础。 52.耶尔克斯 -多德森定律表明了动机作用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的难度,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 53.成就动机,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努力达 到完美程度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54.“ 成就动机 ” 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 20世纪 30年代默里所提出的 “ 成就需要 ” 。 55.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两种: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56.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把众多的原因按其特性划分为三个维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维度。 57.1977 年,班杜

13、拉首次提出 “ 自我效能感 ” 这个概念。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8.现代认知心理学一般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划分为陈述 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59.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 60.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

14、。 61.奥苏泊尔提出三种有意义的学习机制: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又称代表性学习 ,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概念学习实质上就是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62.下位学习,又称 “ 类属学习 ” 例如学完 “ 花 ” 的概念在学习新概念 “ 百合花 ” 属 。上位学习又称 “ 总括学习 ” ,例如学习有关面积面积的概念,先比较桌面、操场的面积大小,最后概括出 “ 面积就是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属 。并列结合学习,例如学习质量和能量、遗传和变

15、异就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63.一般把概念从 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概念的名称、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属性、概念的定义。 64.按照概念的抽象水平。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 65.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例证的变化。 66.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一般方法,它主要包括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67.桑代克的 “ 尝试 -错误模型 ” 。苛勒的顿悟模型。 68.布朗斯福特与斯特恩把问题解决的过程概括为五个步骤。 69.心理学上对创造性测量,最常用的是发散思维测验,这类实验中最著名的是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发散性能力测 验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70

16、.头脑风暴法又称 “ 智力激励法 ” 是奥斯本于 1939 年提出、 1953 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71.品德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 72.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份构成的。 73.皮亚杰通过成对故事的观察实验,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提出品德发展具有固定顺序的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并将六个阶段划分为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74.群体是人们按照某些 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 75.群体的种类:正式群体和

17、非正式群体。 76.社会助长作用是指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效率的提高。相反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降低了个人活动效率,就是社会制约作用。 77.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如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78.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认知上的偏差:晕轮效应、刻板印象、角色固着、自我认识。 79.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我们把心理咨询划分为发展性心理咨询和 调适性心理咨询两大类。论述重点题一: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

18、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 学能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 3 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 /反思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学习高等教育有助于 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2、

19、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1、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3、高校教师掌握 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论述重点题二: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不良反应等消极心态,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 论述重点题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即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有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学活动尽量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通过各种方

20、式来增强学生的内部动机,但要避免兴趣主义 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教师要注意不能过多的进行竞赛,采取适当方式,增多获胜的机会,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论述重点题四:结合实际说明在高等教育 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答: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创造性的高低受制于许多因素,中体现在校风、学风和班风上,良好的校风、学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得心理品质,团结友爱的校风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处于积极向上的、宽松友好的班风中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行专题讲座 设置心理教育大学

21、生的学习迁移 1 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两种学习间迁移是因为其存在共同因素和相同原理,让学生 充分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似的情境。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为了促进原理或规则的教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原理,让他们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其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或规则的迁移,这是训练迁移的最有效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善于把对学生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探索的盲目性,提高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从而使学习方法产生最大的迁移效果 发挥

22、的定 势的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利用定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具体方法,又要变化问题,帮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消极作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增加学校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形成关于学校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形成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绪、 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 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积极因素。 一、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其中心环节就是让大学生形成对成就的需要。 进行学习责任成就感教育,增强学习积极性。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其学习的主

23、要动力已经不是单纯的好奇心,信念和理想则起着支配作用,如果学生产生了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学生有责任心,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其学习 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证明,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大学生去探究知识,他能推动大学生去更多;更深入的获取知识。 利用原有动机迁移,使学生 产生学习需要。动机的迁移,是指学生在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和情境,引导大学生把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二、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认

24、识到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在每次教学之前要向学生说明该知识单元的目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谓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 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一定能够成功的解决问题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应该使教 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认知、动力、人格特征和环境四个方面。 (一 )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丰富的领域知识是个体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并非创造性的充分条件,教师在实际教

25、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注意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索态度,是培养创造性的基础。 有意识传授创造技 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技法对创造潜能的发展非常必要,人们现在已经提出了许多技巧来训练学生得创造性思维,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技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得不同情况,有选择的加以传授。 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培养科学实验能力要注意几点:求真精神、了解实验的客观性、典型性、可控性特点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掌握和学习运用设备、仪器等能力、要耐心、细心精心地操作 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 (二 )激发创造性动机 确立目标和意图 激发好奇与探索欲 鼓励自我竞争 (三 )塑造创

26、造性人格 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机 培养良 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得自学能力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确立创造的信念 (四 )创设创造性环境 给学生提供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 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性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论述重点题五: .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答: (一 )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集 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校内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校刊、学生组织的交流刊物、广播、板报等,在促 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都起到

27、潜移默化地作用。 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二 )大学生要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学习负担要适量 生活节奏要合理 用脑要科学( 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培养个人的幽默感 增强生活适应能力。五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 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识,是 “ 以各种认 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 。 六简述大学生的能力差异与教育 大

28、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 1、能力的类型差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 1)、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划分,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在大学生中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人擅于模仿而不擅于创造,有人既擅于模仿又擅于创造( 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划分( 3)、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划分。 2、能力的水平差异:在学习活动中,大学生能力水平的差异主 要体现在智力方面, 智力水平的高低用智商表示,就大学生的总体智商水平而言,明显高于全国同龄人的智商水平, IQ 大都在 100 以上。( 1)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学科差异,这

29、种学科差异不是体现在一般智力上,而是体现在特殊智力方面,即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智力发展的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智力的各要素方面却存在差异( 2)大学生智力水平,从智力发展的整体水平看,男女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从智力各要素看,却存在性别差异。个体在认知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数学能力、空间能力和言语能力三个方面。如数学方面,女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 解决能力不如男生,言语能力方面,女生往往比男生有更好的表现。 大学生能力差异的教育含义 1、针对大学生的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教师培养大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教育、实践、学生的勤奋,总之,在大学生能力培养上,要把不同层次的能力同不同

30、形式的培养方式结合起来,使处于不同状态下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认真培养和能力的开发 2、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为了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水平的高低,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式:掌握教学、个别指示教学、个别化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七、什么 是教师角色?教师角色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教师的社会角色心理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和职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包括学生及家长)期待的模式和规范。人们对教师角色的期待有:知识的传播者、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学生得榜样和价值导向者、家长的代理人、心理调节或心理治疗者、科学研究人员。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要素: 1、教师的知识水平

31、 2、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在所有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认知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与教 师的知识水平特别是知识结构有关,这种 能力表现在四个方面: 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 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 教学设计的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而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 语言操作能力 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3、教师的人格素质特征,国内学者总结认为,情绪稳定、有恒、负责、敢想、敢为、热情、外向、善于交际是有成就教师最突出的个性特征

32、 4、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教师职业的积极情感主要包括教师的威信、教育信念、责任感和自我教学效能感等方面的内容。八、大 学生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有: 1、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2、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阶段 专业课阶段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阶段 3、学习内容的特殊性 4、学习组织的主体性。 九、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什么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大学生四种主导性学习动机: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的动机、自尊自主的动机。 2、学习动机的发展性 3、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4、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5、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33、十高校教学中应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 握? 根据目前对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理解和有关的教学研究,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注意合理运用以下策略: 1、动机激发策略,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首先是学习者从外界选择性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地建构并生成意义的学习。学习者动机的激发直接影响其对原有知识激活的程度及新意义主动建构的水平。首先,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其次,要及时修正学生的动机归因,努力使学生相信在陈述性知识的建构意义及其与记忆的关系方面下功夫的话就能有效、充分地理解学习的知识,以 促成学生自愿生成意义的习惯,再次,使新知识和预期同时呈现,在学习新知识前 ,教师最好告知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

34、价值,以唤起学生得关注和重视。同时,教师还应提供给学生成功产生动机的机会,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呈现信息。新信息要适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难度适当,既要源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又要高于学生得知识背景,这样有利于激活原有知识;积极生成意义,使学生及时获得积极地信息反馈,从而引导学生体验成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2、注意选择策略,注意选择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力集中于有关的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觉状态的学习策略。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 学习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获得信息,要使信息便于学生接受,就必须精心加以组织和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

35、方法:( 1)在教课书中采用符号标志技术,如把重要的概念用黑字体印出,把课文中要阐明的观点用小标题列出,把说明的逻辑层次用第一、第二、等列出( 2)静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的呈现方式,好的板书突出新授知识的组织结构,弥补听觉获得信息的缺陷,直观材料的呈现要凸显新知识的关键特征。( 3)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教师呈现给学生得刺激要清晰、明确。如教师发音要清晰准确,说话响亮有逻辑,有助于学生听得清楚。板 书应工整 3、复述策略,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时,让学生复述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有利于新旧知识联系的建立,即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若要达到促进学生对知识长久保持

36、的效果,最好采用复述与结果检验项结合的方法。 4、意义建构策略,意义建构策略泛指帮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对新学知识产生适当理解的各种措施。在实际教学中,这类策略主要包括精加工、设计组织者、鼓励猜测、及时反馈等多种形式。精加工是指要求学生对学习的材料做精细加工活动,运用较多的精细加工技术是笔记技术,它包括摘抄、评注、加 标题、写概括语和结构提纲等活动,笔记不但有助于学生控制自己的注意、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组织者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擅于运用 “ 先行组织者 ” 、“ 说明性组织者 ”“ 比较性组织者

37、 ” 指导学生陈述性知识的学习。鼓励合理猜测也是高校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地意义建构港市,教师应鼓励学生不只了解教科书或教师的观点,还要结合其他信息来源对有关现象、事实作出自己的解释、判断,形成个人见解,可能的话也可进行验证。 5、认知结构优化策略,认 知结构优化策略是促使学生发现不同新旧知识之间在意义上的多种联系并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措施。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类、组织和系统化,才能促使学生的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建构出最优化的认知结构。具体措施主要有:( 1)经常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 2)指导学生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 3)加强抽象知识与感性知识的联系( 4)提高

38、课堂提问艺术,多提指向知识结构问题。 十一、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1、定义不同:从定义上看,陈述性知识是关于 “ 是 什么 ” 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 “ 怎样做 ” 的知识。 2、测量方式不同:陈述性知识可以通过 “ 陈述 ” 或 “ 告诉 ” 的方式加以测量;而程序性知识往往只能借助于某种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 3、表征形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表象等形式在头脑中得到表征,而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等形式来表征。 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陈述性知识的激活速度一般较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得搜寻过程,要求有较好的意识控制,而程序性知识的激活

39、速度较快,能相互激活,一旦启动之后,意识控制程度的要求很低,特别是当某项操作达到自 5、动话水平之后更是如此。习得与遗忘 速度不同:陈述性知识习得的速度较快,遗忘也快。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相对较慢,遗忘较慢,有的技能甚至能终生不忘。 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往往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 5、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 6、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 7、能很好地监视自己。十四、培养大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 问题 2、自我认知失调 3、人际关系障碍 4、情绪情感不稳定 5、性适应不良 6、紧张和压抑 1、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 策略性思维的习惯 2、发展元认知 3、增强自我监控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先知道 “ 是什么 ” ,才能学会 “ 怎么做 ” ;同时,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也为获得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保障,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互为条件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虽然属于不同性质的两种知识,但在学习和用于解决问题期间是多种方式相互作用的 十二、谈谈在高校教学中应如何加强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