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摘 要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国家的安全稳定。近几年来,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从小商小贩的不法行为,到中小食品企业,甚至大型规模企业的违法违规,由此可见,加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监管对策。 关键词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331-0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这句话道出了食品在每个人生活中的极端重要性。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
2、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国家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是,近几年来,国内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诸如:孔雀石绿事件、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塑化剂事件,这些事件已经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此,探索研究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已俨然成为当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1.食品(原辅材料)污染问题、农药(兽药)残留问题、超限量(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非食用物质)问题等重点问题突出,社会危害大。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随着食品生产加工业的发展、行业竞争的加大以及消费饮食观念的改变,加上个别不法食品生产企业(商贩)在利益
3、的驱动下,新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社会危害极大。 2.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条件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食品加工行业整体水平较下。从整体状况看,占有较大比例的食品生产企业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体系,相关管理制度欠缺或不健全,甚至还有相当多的企业仍然采用简单传统的家庭式管理方法,可见,我过食品加工行业整体水平低下。 3.假冒伪劣甚至有毒有害食品大量存在于市场。生产者或销售者为牟取非法利益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或者偷工减料、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产品,对食品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危害,进而导致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这不但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广大居民的
4、食品消费心理,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二、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监管理念落后,尚未树立长期监管意识。一是地方监管理念存在较大偏差,执行不力,由于是多元化监管体制,各部门体制不同,各有其主,这不仅影响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效力,更造成了问责不明确的弊端。二是地方政府尚未树立长期监管意识,往往是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后才进行突击检查和处理,往往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救火式”治理,事情过后便偃旗息鼓,导致部分问题企业有空子可钻,甚全愈演愈烈。 2.监管主体单一,社会监督力量薄弱。一是绝大多数行业协会监督虚位,缺乏责任性和权威性。二是消费者力量软弱,特别是后发展地区消费者买了
5、假冒伪劣食品时,由于维权意识淡薄,很少寻求法律保护。三是社会舆论监督意识缺乏,公众舆论监督意识较为淡薄,甚至有些公众抵制新闻媒体的监督。 3.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我国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协调性,主要表现为各部门间协调性差、部门利益化、监管效率低等问题。尽管我国已发布的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很多,但这些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都很差,没有构成一个有规则的系统。相反,由于当时利益部门化,造成了监管权力的分割和监管标准的混乱,甚至在某些环节上的监管缺位。4.食品检验检测水平较弱,不能满足当前检验检测的市场需要。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分布
6、在农业部门、卫生部门、检验检验部门等多个政府部门,多部门均从事食品检验检测,其切入点和管理手段基本都差不多,这其实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检测手段落后,地方政府缺乏先进检测技术与仪器设备的研究投入,多数为小型和常规设备,操作性差、功能性低,不能很好地满足检验检测的市场需求。 5.财政投入不足,监管人员配置不足。一是用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财政投入不足,技术装备不够,专项经费不充足,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覆盖率低。二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部门中从事食品监管的人员配置不充足,而且在监管人员队伍中既懂得宏观管理又懂得微观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特别是基层监管人员配置严重不足,业务素质不高,业务培训少
7、,不能很好地适应监督工作开展的需要。 三、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法规体系。应为食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并充分发挥竞争机制,为竞争者提供互动性的法律约束。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探索并发展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建立以科学为基础、重在防范的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风险预警制度,危机处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 2.建立科学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尽快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应涵盖社会效益,把食品质量安全作为一个能带来社会效率的
8、指标纳入到绩效考评体系中去,规范官员的行为取向以及行为模式,用来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法制正常化,从而最终达到改善协调政府之间利益关系的目的,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3.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那些应该主动监管而没有起到监管作用,从而导致重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引起特别严重恶劣影响的领导启用引咎辞职制,并且不得再任职于其他部门。对于应当追查彻底却没有彻查清楚的,案件虽然超出本部门地区职权管辖范围,应当及时与相关地区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查而不作为的,造成接到投诉、举报不及时回应的或受理举报案件后不及时通知的、案件应当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而没有及时移送的或者查处不力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 4.改进食品
9、质量安全监管技术。统一技术标准,解决执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交叉、缺陷、强度不够等问题,增强法律效力。完善监测检验体系,尽快建立公正权威的食品质量安全公共实验室,提升各地方政府实验室的硬件配置,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5.加强食品质量安全行业协会组织的建设。社会中介组织是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治理的三大主体之一,其中行业协会是非常重要的中间层主体,行业协会的发展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的,地方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和支持行业协会的合法设立以及正常运转,引导其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 6.鼓励新闻媒体参与监督工作。当食品质量安全影响到公众的生命安全时,作为社会信
10、息渠道的媒介应该负责任地披露相关信息,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并正确引导舆论。政府也应创造宽松有利的环境鼓励新闻媒体开展广泛深入地舆论监督工作,支持并且积极配合新闻媒体对食品质量安全案件的协查和报道,使之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7.动员激励消费者参与食品质量安全治理。消费者作为最基础的治理力量,应学会自我保护。同时也应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食品质量安全案件的渠道,规范举报、投诉回应机制。另外,政府还应降低消费者参加食品质量安全治理的成本,比如搜集信息、调查取证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以激发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刘兰兰.由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0(6). 2 李淑敏张天.浅谈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民营科技2013 年第一期. 3 汤云,朱云松.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7) 作者简介 伍雪峰(1982 年出生) ,男,江西都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