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用课堂练习,成就高效课堂摘 要:华罗庚说过:“学数学不做练习,就有如入宝山而空回。 ”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情感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很多一线专家也说过,一节数学课堂中,学生要有不低于十分钟的独立练习时间。数学练习是学生由懂到熟,由熟到巧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有效练习;数学课堂;梯度设计;最大效果 课堂练习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信息反馈及时,促进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或技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堂练习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他对优化
2、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思维,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练习要注重核心内容的发展 在练习设计中, “矫枉”难免“过正” ,我们该如何创新呢?我觉得,保底的练习还是必要的。口算的训练、笔算的训练等一些基本练习是有必要训练的。在练的同时也要注意练习与知识本身的呼应,让学生在练过之后,有一定的提高和发展。 我们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目标,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错点与疑难点,要有目的地设计专项练习、对比练习、辨析练习等,促进学生对新知的建构、理解和掌握。我们在用好教材中习题的基础上,使教材中的习题得到最优化。还要根据自己学生的
3、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补充与调整,如“运算定律”的整理复习中,为了突出比较辨别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我设计了以下两组练习: 25(4+8)12584125 25(48)1258+4125 在练习这两个算式的时候,有些学生因为对定义理解的不彻底、不全面,很容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弄混,也有的因为粗心马虎等原因,这两题很容易弄混淆,所以在练习的时候以题组模式呈现,学生在练习对比的过程中,能够比较清楚的区分两种定义,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梳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框架。 二、练习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规律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学的所有出发点都是学生。我们的练习设计只有学生内心愿意去做与体
4、会,才真正体现练习的价值。因此以,我们的练习设计一定要做到趣味与开放。让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有意思的事情,让他想去做,当然,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有挑战的,以及上升的空间。 1.练习要具有趣味性 练中生趣,可减轻学生练习的心理负担,提高练习效率。如在一年级“20 以内加减”练习: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8+8= 9+8= 5+9= 6+8= 6+2= 5+5= 10-2= 17-7= 14-1= 13-9= 4+10= 12+2= 我们也可以把这些算式变成小马过河的情境。 同样的练习,前者是干巴巴的计算,后者通过情境后,一年级孩子的兴趣也就被勾起来了。只是简单的换一个练习的呈现
5、方式,孩子的兴趣就被练习带动起来,同时,又不失练习的目的。 2.练习要有开放性 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有助于学生视野开阔,见解独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及求异性。如“多边形的面积”中,袁晓萍老师设计的一个练习; 师:请连接各个正方形的顶点或其中的中点,构成一个图形,涂上阴影部分,并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连得越多,说明水平越高。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会连得很多。: 如果反过来,我们画好图给孩子求阴影部分面积,孩子就会有一种练习好多的不满情绪,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已经在心里谩骂起来。 同样的练习,只要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换个呈现方法或是开放练习的结论,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
6、通过简单的材料,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练习要有层次,循序渐进 课堂练习一般要经历模仿、熟练、创造三个阶段。我们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练习的设计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出层次与坡度,做到逐步深入,逐步提高。例如,在“乘法分配律”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巩固练习,内化规律 片段一: 师: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也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了,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简单的练习巩固一下: (93+28)11=93+28 (85+13)=29+29 47(100+2)=+ 3A+A=(+7) 师:你能说一说在这个算式里,哪个数相当于 a,哪个数相当于 b,哪个数相当于 c 吗? 乘法分配律涉及到
7、乘、加两级运算以及括号的变化,对于学生来说,在经历探索规律之后,如果没有巩固加深的练习设计,那么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往往只会生成一种空洞的概念。通过这倒练习,让学生通过先写一写,再说一说,在说写的同时,也是孩子在反复论证乘法分配律定义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提高数对概念掌握的熟练程度,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变式练习,拓展规律 片段二: 师:同学们,其实很早以前我们就接触过乘法分配律,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出示) (1)二年级乘法口诀 7x6+7。 (2)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 24x12。 (3)生活着的应用购物:一件上衣 32 元,一条裤子 28 元,买三套这样的衣服需要多少元? 在研读教材
8、的时候发现,书本例题的乘法分配律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而课后练习以及后续的练习当中都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做了相应的拓展,所以我在对这节课练习的内容进行适度的变式,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能够联系两个数的和的运算,举一反三,尝试着纳出“两个数的差”以及“多个数的和”的定义。也就是: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相减) 总之,练习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有效性的提升直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有效练习成为减负的根基增效的保证,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让数学课堂练习具有走向远方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善坤.优化练习设计的几点做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 2徐峥.小学数学个性化练习设计浅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9) 3陈钰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策略J.克拉玛依学刊.2012(04) 4周永元.数学练习设计要凸显“四个注重”J.教育教学论坛.2013(04) 5常梅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