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数民族档案与文化价值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都曾经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全国 56 个民族中,云南有 25 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边疆省份。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档案,大力挖掘民族档案中的文化资源,繁荣民族文化,充分实现民族文化价值,是少数民族档案价值的重要体现。 一、少数民族档案管理现状 所谓少数民族档案,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 进行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和对外交往中,采用自己本民族创造的文字或借用其他民族文字形成的各种记录材料。同时,也包括在各个历史朝代的统治机构或社会组织在处理
2、少数民族事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字记录。根据这个概念,少数民族档案史料所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它包括民族史、民族风情、民族文学、民族民间艺术和民族特长等诸多领域。但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信息的高速传播打破了传统的民族地区较为封闭的格局,许多外来文化不断渗入当地民族文化中,使原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甚至面临流失的困境,综合各方面因素,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民族文化传承人受社会发展冲击。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外出赚钱谋生,传统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无人,同时,这些民族地区民族档案的持有人多为老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已经不在世上,使档案的传承脱节;二
3、是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制约着少数民族档案价值的实现。在促进少数民族档案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一些地区或者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对民族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和研究,没有将少数民族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代发展和文化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对民族档案蕴含的丰富内涵没有充分的认识,使得民族档案永远是一塘死水,档案价值无法实现。三是主管单位和领导重视程序不够。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档案部门一直均属于非主流部门,对于民族档案的开发与利用社会的观注度较低,档案部门维持日常工作运转的资金普通均是捉襟见肘,档案管理单位或部门开发利用民族档案在人力和财力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举步维艰。 二、梅葛的定义 笔者
4、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彝族中一员,一直对本民族的传 统文化怀着敬畏之感, 梅葛是云南楚雄彝族的创世史诗之一,最早发源于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总称,“梅”在彝语里是“嘴、唱、说”的意思, “葛”是“过去、历史、回转”的意思, “梅葛”就是指“唱说过去” 、 “唱说历史” 、 “唱说古今” 。当地彝人每逢年节都要咏唱梅葛三天,并视梅葛为“根谱”而世代口耳相传。 “梅葛”本为一种彝族歌调的名称,由于采用这种调子来唱彝族创世史,因而人们将这部创世史诗称为梅葛 。 梅葛并没有一个从头至尾贯成一气的完整故事,它的每一部分由许多篇章组成,每一篇又可以独立成章,单独咏唱。但同时,每一篇章
5、又是全诗的有机构成部分。史诗将神话与纪事相结合,用创世这一根主线贯穿全诗,呈现了彝族先民对天地万物起源的朴素、大胆和神奇的想象,又概括了彝族人民生活历史的发展轮廓,反映了古代彝族先民的原始宇宙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堪称是彝族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因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梅葛这种民间活动曾一度被取缔,梅葛传唱也作为封建迷信被严格禁止,改革开放后,马游梅葛文化站正式挂牌成立,梅葛文化再次在民间兴起,姚安县由于民间梅葛文化人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以及后续传承人的匮乏等原因,梅葛艺术几乎要消失于民间,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频临流失的彝族史诗梅葛文化开展拯救行动,使得这一古老的彝族文化有幸得以完整的保
6、存和流传,这一民族瑰宝才再次得以传承。 三、从梅葛看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价值 作为档案工作之一的少数民族档案史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但是,多年来,我们研究档案史料的出发点一直停留在政治性、知识性和信息性上,从没将它置于文化环境中探讨,事实上,档案史料其实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有着其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挖掘、发扬和继承。 一是梅葛作为对外交流的艺术价值。梅葛的唱诵流传、历史悠久、唱腔丰富多样,在当地彝族两大支系罗罗颇和俚颇中广为传唱,是彝族人通过代代口耳相传,已基本定型的彝家“根谱” 。从文化档案的角度来说,梅葛是楚雄州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彝族梅葛的艺术魅力
7、就开始伴随着彝族歌舞扬名海内外:歌场两亲家 、查德恩塔等彝剧就在 1985 年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录像演出奖;1985 年 6 月,大型彝族舞剧咪鲁伊也赴北京获得巨大成功,1990 年楚雄州民间艺术团的彝族歌舞梅葛和婚俗歌在日本石恒市举办的第三届民间艺术节表演中引起轰动,彝族歌手李章芬也曾多次应邀到日本演唱彝族梅葛。 二是梅葛展示的民俗文化价值。梅葛源于彝族人的生活,通过了解彝族梅葛的过程,我们可以体检到彝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最早的“梅葛”演唱不是一场表演而是神圣的纪念仪式,整个过程都彰显了彝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禁忌等文化。自古以来毕摩是祭祀和丧葬仪式的主持者和表演者,他吟唱着毕摩梅葛开
8、展一些法事活动,在座的其他人连跟着哼唱都不行,平时更不能随意传唱,参加这些活动的人也有一些禁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参加的。举行农耕祭祀或祭祖活动时,彝族人除了杀鸡宰羊祭山神,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听毕摩吟唱开天辟地、唱万物产生在白事场合,彝族人也必须请毕摩来主持仪式,当地人认为毕摩是唯一可以跟神沟通的人,在仪式中,毕摩手拿法器做法事,边歌边舞,其他人安静地坐在旁边虔诚地聆听着毕摩用吟诵与神灵交流,毕摩时而诵经时而唱经,整个场面神圣又富于神秘感。近几十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当地宗教活动渐渐简化,毕摩也逐渐减少,一些老人也开始被允许主持丧葬祭祀活动,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演唱角色,在他们的吟唱中我们依稀
9、可见一些遗存的祭祀风俗。 在彝家婚礼上毕摩或老人唱“梅葛”展示着当地另一种民俗文化。首先,新娘必须伴随着母亲唱的交亲调踏出娘家门,而在新郎家,大家唱着梅葛调用松树枝和青冈栎树搭成“青棚” ,屋子里洒满族人从山上采来的松毛,屋顶上铺上梅叶香树枝,准备好一切就等新娘家送亲队伍的到来。在新娘踏进新郎家之前,由毕摩或老人唱“辅梅葛”主持驱邪仪式以驱赶邪魔,此仪式后新娘才能进门。在婚宴上,梅葛的禁忌被彻底打破,歌手们可以尽情演唱梅葛直到第二天。如今的传统节日中,当地人用唱“梅葛”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美好生活。尤其到了春节、插花节、赛装节等彝族重要节日,彝族人从不同的村落汇集到一起,大家唱“梅葛” 、赛“梅葛” 、学“梅葛” ,围在篝火旁跳着芦笙舞。 三是梅葛的文化传承价值。梅葛是一部古老的彝族创世史诗。它在1958 年由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楚雄调查队搜集整理翻译,云南人民出版社 1959 年 9 月出版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但作为创世史诗,现如今却面临着没有人能唱得完整的危机。究其原因,除了特定环境的消失,老毕摩的逐渐逝去、后继无人的尴尬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缺乏梅葛在文化传承价值中的认识。我想只有通过彝族艺人培养、梅葛调的搜集记录,在特定的演唱氛围把史诗梅葛完整的演绎出来,梅葛才能以活形态的方式得到保护和传承,这一少数民族文化档案才能代代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