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家宝谈“政改”8 月开始,繁忙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一条日渐清晰的主线“政改”话题,吸附了众多人的情绪、心智。 50 天八谈政改 8 月 22 日,温家宝站在深圳特区这片改革开放试验田上表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话一落,如石子抛入湖面,涟漪开始震荡扩散。 5 天后,回京的温家宝主持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会上大篇幅地称,中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各方面的改革必须协调推进。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 9月 23 日,温家宝在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 进入 9 月,温家宝谈论政改话题的频率加速。9 月 6
2、日温家宝在与美国前总统卡特会面时,表达了中国政治改革的方向与决心。 9 月 13 日在天津达沃斯论坛,面对五湖四海的头面人物,温家宝讲话到最后说: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我们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全面改革,使整个体制更加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有利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9 月下旬,温家宝飞赴美国,开始了连轴转式的政改谈话。9 月 22日,温家宝在与美国华文媒体和港澳媒体负责人座谈会上重申自己在深圳的说法:经济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也不会彻底取得成功,甚至已经取得的成果还会得
3、而复失。 9 月 23 日,温家宝在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再次重申自己的政经观,并延伸表示:我们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是民主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 一般性辩论结束后的当天,温家宝总理接受美国 CNN 主持人采访。温家宝以更为强有力的语势,再次谈及政治体制改革和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并对胡耀邦生前作出的贡献予以肯定。温家宝个性化地袒露:推动政治改革,风雨不倒,至死方休。 短短美国之行,温家宝三谈政改,一次比一次“激烈” 。 回国后,温家宝总理在 9 月 30 日举行的国庆招待会致辞中依然不忘提醒,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并以四个“更加”阐明其意义。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段内,从深圳到北京、天津,再到纽约与联合国,温家宝点点滴滴,连续 8 次谈论政治体制改革。若加上今年的 3 月、6 月,温谈政改则已有 11 次。如此频率,被海外舆论视为是若干年来很少有的事情。 “温家宝现象”的称法,也随之流传。 在此之前的一个高峰是 24 年前的 1986 年。在这一年,根据统计,邓小平涉及政改的讲话,也一共达 11 次。 温家宝谈政改,迅速在大陆民间网络平台上,引发起巨大讨论。一个名叫凯迪社区的大陆网络论坛,关于温总理接受 CNN 访谈的帖子在 40个小时内点击数达 74 万,跟帖 2 万,多达 862 页。一个叫“神花子
5、”的网友跟帖惊叹:自己“被老茧子包裹的心,也怦怦地跳了几下” 。之后,更有坊间一些团体和人士相继以各种形式座谈“温家宝谈政改”现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一位政治学教授对凤凰周刊记者表示,温总理谈论政改的密度系数,类似当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客观上打开了一个重大的话题空间。 时机的选择 如此高频率地谈政改,时机选择在 2010 年并且是下半年,海外媒体对其动因纷纷展开推测。 如果说每五年一次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和每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必谈政治体制改革,更多是属于固定动作,那么温家宝近期在多个场合言谈政改,则似乎更多地属于自选动作。 一些观察人士发现,自选动作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是温家宝的性
6、格。温家宝被普遍认同为是一个很有些历史感的人。今年 4 月温家宝在人民日报撰文回忆胡耀邦,温情长流。对于自己的任期快要结束,温家宝则更是认识清醒且不回避。3 月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温家宝表白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将以此明志,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8 月深圳讲话中,温家宝又提到“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五年一小换、十年一大换的周期来看,再过两年,中共中央到十八大上,将再次进入政治局常委新老交替阶段。由此, “时间感”凸显出来。而“时间感”往往让人将思绪聚焦到大事上。而本届党政的工作安排是由 2007 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所定。在十七大报告第六节“坚定不移发展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曾确立几个明确目标: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如今,时间过半,一些目标尚没有完全落实。 此外,政改谈机的选择性空间,也与经济环境相连。经济高涨的2008 年上半年,从各地到中央掀起了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不过到下半年,太平洋彼岸的金融风暴开始云卷中国大陆,到 2009年伊始, “救经济”成为中央核心任务。这使得各项工作不能均衡使力,有进有守。于是一些领导与相关部门释放声音,强调政治上稳定。 2010 年经济尽管存在通胀风险和结构升级艰难,但 8%的增长率基本无忧
8、。更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坐上世界第二把交椅,30 多年来竞赛式的富国运动告以基本性胜利,为转身投注于国内的民富民享创造宽松空间。但民富问题又就涉及到分配制度改革、机会均等化、权力制约等建设,这些已非经济政策所能施治。 与此同时,随着 2009-2010 年东西方经济态势的此起彼落,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殊异感也越发强烈。这种对中国政治的殊异感,阻滞了中国企业和资本的海外经济扩张,也为中国维护周边地区的正当权益增添国际阻力。这种粘滞情境,靠反复的经济话语,稀释缓慢,此时转换为共通的政治术语,则能添分。 因温家宝 9 月在国际场合一系列政治、经济话语坦诚而平衡地使用,他登上了 10 月美国时代杂
9、志封面。 海外观察人士猜测,温家宝谈政改,还有一个可能更切近的语境是10 月中旬举行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 这次全会对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政策走向和力度起决定性作用。此前“胡温新政”推行 7 年来,诸多改革的推行被证明阻力重重。此时,若活跃大陆政治氛围,进而新的社会动员,则能助力找到施政的着力点。扩展政改内容 听读温家宝今年的系列政改讲话内容,让一些人似乎感觉观点“激烈” 。但置入纵向时间轴,则其论述政改的必要性及政治与经济间的关系,与邓小平一脉相承。 温家宝 9 月在接受 CNN 专访时说:其实,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多年以前由邓小平提出并推动的,我想任何一个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这一点深入
10、思考并投诸行动。 1986 年 6 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讲话称,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 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结了当年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的一些看法,包括:不改革政治体制必然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所有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长期目标,绝不动摇;党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改革要有期限,不能太迟。 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着力点,今年以前,难以查到温家宝关于政改内容的清晰论述。而到 2010 年,内容得以清晰,温家宝在海外访问期间三次
11、进行了明确归纳。 第一次是 6 月 1 日。温家宝在东京接受 NHK 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政治体制改革概括起来应该注重解决四方面问题:第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公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第三是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四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第二次是 9 月 22 日。在美国华文媒体和港澳媒体负责人座谈会上,温家宝说: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最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就是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就是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挥独立精神和创造思维,就是要使
12、人能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应该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内涵。 等到第二天的 CNN 专访,温家宝将他的政治理念归纳为四句话:让人有尊严地幸福生活,让人感到安全可靠,让社会充满公正,让人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这三次谈及政改方向中,都有“人的自由”与“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而这两块内容,在 1987 年的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没有明显涉及。有政治分析人士认为,这显示了温家宝的某些情结。 温家宝虽是地质学出身,但彰显强烈的人文社会学科情怀。温家宝曾多次言到,亚当斯密的书,他出差时常随身携带。而斯密的国富论强调了人的自由和市场力量的重要性,另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则主张社会正义。温家宝一度表示,自己心中最高的道德规
13、范便是“公正” 。 不过,大陆近年来每有政改言论释放,外界随之有一种担心,即怕没有实际改革举措。这种担心在时间上也渐生出一种焦虑。CNN 主持人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9 月 23 日直接将这种外界担心和焦虑向温总理提了出来。 温家宝对此回答, “尽管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议论,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阻挠,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在我能力范围内,贯彻我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 ” 对于说话的功能,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社会批评家崔卫平表示,在政治生活中,说话便是行动。 事实上,追求深刻的人们忽视了 8 月 27 日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温家宝在近 8 干字的讲稿中,详述了王政国务院 7 年来在其能力范围内的政治改革举措,包括大幅裁减行政审批、政务公开等。然后温家宝布置了行政系统内今后的改革目标。 说到政改的未来,温家宝很有信心 9 月 23 日那天,温家宝说话力透耳膜:是人民以及人民的力量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和历史人民的希望和意愿不会止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编辑 罗科 美编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