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1930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差异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差异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差异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差异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差异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差异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摘要】文化的差异影响着中国留学生的成长,不同年龄有着不同的特点,汲取进步文化之精髓,完善自我修养之塑造,兼收并蓄,健康发展是当代中国留学生面对西方文化应有的态度。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冲击 留学生 文化交融 年龄层面 随着国际化大趋势日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选择把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在上世纪之末,中国学生普遍是在大学毕业后选择公费留学深造,一般是修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本世纪之初,很多学生家庭选择去国外读大学,这样就使得留学生在国内只是完成基础课程后直接在国外获得专业学习;近些年来,留学生的年龄越来越年轻化,更多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在高中

2、甚至初中、小学就直接在国外就读。留学生年轻化使得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出现了不同于早期的变化。早期对于文化的冲击,我们秉承“汲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理念来吸收和接受外国文化,而随着留学人数的大量激增和年轻化,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出现了交融,也使得外国文化对留学生产生的影响发生了改变。 从文化角度而言,中国文化根源于儒家文化,讲求内敛和儒雅,不张扬,是古老而传统的代名词。中国虽有五千年文化传承,中国学生也是在这深厚的文化奠基上成长起来的,但是由于不善表达和缺乏创新,往往很难把内在的文化素养表露出来。远在大洋彼岸的欧洲文化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地域的限定,整个欧洲文明是一种“百花

3、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德国人的严谨,法国人的浪漫,英国人的保守,意大利人的散漫,西班牙人的奔放,都在欧洲文化上树立了各自颜色鲜明的旗帜。然而美国甚至美洲文化又不同于上述二者,它讲求自由、个性和张扬。虽然它的文化渊源并非久远,也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传承,更多的是多元文化的综合体或者说是独成一体。但似乎每个美国人都有着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而且完全的自我意识强大,愿意并积极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表达出来。当我们的留学生走出国门,他们将要面临的是完全不同的北美文化或欧洲文化,加之语言方面的障碍,使得文化交流和沟通更难于捕捉,究其根本是文化的冲击。 从定义上讲,文化冲击是人突然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到另一个

4、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而引起的感情失调、孤独或困惑过程。当两种不同文化相遇,并且作用于一体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相互的撞击,先进文化将会以侵袭的方式占据主体空间,主体在不断的吸收和引进;另一方面主体原有文化架构中的某些部分要不断被新的概念所取代,这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取舍过程,从而造成主体的失衡也在所难免。文化冲击可以从下面的几个维度来分析:语言,社会活动,价值观。语言是沟通和了解文化的基础。对于刚刚走出国门的留学生,无论之前在语言上多么优秀,都要面临去适应一个新语言的过程。语言障碍会影响其它方面的进一步沟通,没有了沟通的桥梁,其它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真正克服了语言方面的限制,才可能实现下一步的文化融

5、合。社会活动是国外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对于在中国成长的学生对此项活动会比较陌生,而恰恰是社会活动体现了学生真正的能力。只有经常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的理解,开拓视野,为了将来更好的融入打下基础。价值观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会影响一个人一生对于事物的看待和理解,对于生活的态度。留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形成的过程中,文化的影响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文化的影响而言,正反两方面都是要考虑的因素。正面影响能够引导一个人不断地进步,能够把先进的发扬光大。语言方面的影响是最直观的,也是所有影响中最正确有效的。大部分的留学生都能够实现双语交流,甚

6、至是同时掌握三种语言。克服了语言障碍,使得他们成为国际化人才更近了一步。另外西方文化中自由独立、创新发展的一方面,影响到中国留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他们能够突破思想的禁锢,插上理想的翅膀自由飞翔。负面影响,不言而喻,比如毒品,酗酒和两性关系等,在国外青春期一定会遭遇的事情,同样会考验着中国留学生,直接影响他们对于生活态度价值观等。如果有些留学生缺乏自控能力,这些完全负面的“新鲜事物”将他们直接带入黑暗世界。 文化的交融,顾名思义,就是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是跨文化交流中最理想的状态,文化能够在彼此交叉的情况下求同存异,共同进步。留学生是最容易找到文化平衡点的群体,因为他们是在多年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不

7、断磨合逐渐平衡积淀下来的。他们既能充当吸收西方文化的“天使” ,又能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传道士”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文化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而留学生恰恰是中国文化的一面镜子,他们不仅是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实体,还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出国门,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将文化传播出去的窗口。同时他们也需要自身完成中国先进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合二为一。 再进一步剖析文化的影响和文化的交融最终落实到不同年龄层面的留学生。从年龄层面,七零后(1970 至 1979 出生)的一代人是传统教育观和改革开放共同作用的一代,喜欢稳扎稳打,相信十年寒窗,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这一代人大多是属于

8、公费出国或出国读研的一批人,二十多年中国传统教育已经根深蒂固的固化了他们的思想,外国文化带给他们的影响只是起到了很小的作用,或者说只是生活方式上的一些影响,而思维方式还是中国式的。八零后(1980 至 1989 出生)是独生子女和改革开放的一代。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得到了更多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一代人在父母的关注下长大,似乎一切都是设计好了的。他们是最纠结的一代人,没有七零那么传统,也没有九零那么开放。他们的思想文化境遇似乎是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既自我又不自我,既现代又不现代。他们更容易接受和适应西方文化,但是这一代人自始至终就充斥着矛盾。他们中有的人非常西化,中国传统元素保留甚少;有些

9、人又非常的洋为中用,秉承中国的基本传统不放弃,用两极化来概括这一代人尤为合适。九零后(1990 至 1999 出生)是小皇帝和小公主的一代,他们得到的是两代人专注的关爱,思想完全以自我意识为中心。这一代人走出国门一般是在初中或高中,他们年轻一代的留学生,他们以飞快的速度接收着外国文化,同时求同存异,能够做到中西合璧,完美融合。他们独立的个性和自由张扬的风格已经很接近西方文化中的对应部分,他们面临的只是适应,而不是改变。零零后(2000 至 2009 出生)是素质教育的一代,年轻一代的父母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使得这一代人过着高质量的生活。他们在很小来到国外,完全西化,使得中国传统元素保留的很少。

10、纵然有些家长会充分利用家庭氛围来培养他们的中文修养,但收效甚微。这一代人谈不上是“留学” ,他们本身就是在西方文化下成长起来的“香蕉人” 。 总而言之,文化冲击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影响是不同的。每个年龄层面各自的特点使得他们对于文化的接受、应用和舍弃的不同判断。如果文化冲击解决不好,各种各样的弊病就会暴露出来,可能导致失去自信心,难于朋友,无法融入,语言障碍,无法完成学业,失去工作机会,思乡心切甚至有些留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激进而又叛逆,较早的离开了父母,容易受外界影响,情绪不稳定,各种文化因素共同作用会使得他们应接不暇。外国文化中独立自由的方面,使得他们能够独立面对生活;而事务总是有其两面性

11、的,外国文化中一些负面的东西,也同样会被年轻的孩子们遭遇,他们很难自控,如果又缺少正确的疏导,极容易走向堕落的边缘。中国留学生所面临的“中体西用” 、 “洋为中用” 、“全盘西化”等情况都是在当代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文化背景、特殊的经济形势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下形成的文化“模式” 。不同年代的中国留学生面临着不同方向的考验,他们要在不丧失自我的前提下将外国文化很好的加以吸收和利用,才能够不辱使命。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文化对于留学生的影响正在沿着正确方向的轨道发展,那些污秽或者负面的影响只是呈现在个案上,长此以往中国留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必将会越来越强。 由于留学生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文化的影响较之以往

12、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来外国文化单边倾倒的方式已经逐渐变弱,中国元素在慢慢渗透到国际交流当中;加之中国国力的强大,使得外国人也更倾向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新生的年轻一代留学生朝气蓬勃,即现代又传统,正是母国文化传播的窗口之一,差异化的减弱,使得他们能够更轻松的面对异域文化冲击和生活。 近些年来,国际形势和国际金融格局的改变,使得国际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促使着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留学生无疑是国际化人才的中坚力量,进步需要汲取,发展需要交流,求同存异,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留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吸收国外文化的精髓,健康发展,必将能够成为二十一世纪炙手可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1992. 2刘晓琴.中国近代留英教育史.2005. 3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1996. 4李喜所.中国留学通史.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