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 年湖北经济形势回顾及 2008 年走势展望 湖北省统计局/魏尚平2007 年,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面貌出现可喜变化,经济结构不断改善,节能减排取得一定进展,改革开放继续深化,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社会预期目标除物价涨幅外,其他目标均超额完成。同时,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2008 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全年经济仍可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一、2007 年全省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预计 2007 年全省生产总值可达到 8800 亿元,增长 14%以上,增幅高于全国水平,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增长 10%的目标。自 2004 年以来,我省 GD
2、P 已连续15 个季度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已连续 8 个季度保持 12%以上的增长水平,这表明我省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除油料减产外,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都将比上年有一定幅度地增长。2007 年粮食总产可达到 2285万吨左右,比上年增加 75 万吨,增长 3%左右。夏粮总产增长 10.1%,早稻总产略增,中稻增产,晚稻持平略增,秋杂持平略减。棉花总产 45 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油料由于面积减少,总产下降。畜牧生产逐步恢复,生猪、家禽等存栏明显增加。水产品、蔬菜、水果、茶叶等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二)工业经济加速预计
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2800 亿元,增长 22以上。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省工业实现销售产值 8441.83 亿元,同比增长 28.7%,增幅快于现价工业总产值 0.2 个百分点;产销率为 97.72%,比上年同期提高 0.11 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18 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43.7%和 67.3%。工业生产运行呈现以下特点:1.轻工业生产增速持续快于重工业。111 月份,全省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49.39 亿元,同比增长 28.2%,增幅比全省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快 4.7 和 6.5 个百分点。2.股份制和私营工业增长较快。111 月份,股份制工业和以私营企业
4、为主体的其它经济类型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 1291.12 亿元和 131.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1%和 34.6%,增幅比全省工业分别高 2.6 和 11.1 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稳定增长,111 月完成增加值 1205.6 亿元,同比增长 19.2%;其中,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 529.05 亿元,增长 19.9%。3.支柱行业、重点企业支撑作用较强。111 月,全省 11 个工业增加值过百亿元的行业中,有 7 个行业增幅高于全省水平,其中,食品、烟草、电气机械及器材分别增长 34.8%、46.3%和 39.1%,化工、建材、钢铁、汽车分别增长24%、24.9%、23.8%和
5、26.6%,纺织、通用设备、电子、电力行业也保持稳定增长。从重点企业看,武钢、东风汽车、东风本田、武烟集团、东风汽车股份、大冶有色等企业工业总产值增幅达到 29%50%。(三)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省投资运行呈现以下主要特点:1.投资保持高位平稳运行。2007 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从 2 月份以35.0%高开,到 110 月的 29.9%,前 10 个月投资增幅始终保持在 29.9%35.0%之间,每月之间增长幅度都在 2 个百分点以内波动,前1 个月的总的波动幅度也只有 5.1 个百分点。投资的这种高位平稳运行是多年来少有的。2.外商及民间投资增长较快。111 月,全省城镇投资中,外商投
6、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139.50 亿元,同比增长 31.6%,高于全省投资的平均水平 1.7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 1338.55 亿元,同比增长 40.3%,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 10.4 个百分点,其中,集体经济投资增长 44.8%,私营个体投资增长62.5%。3.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加快。全省安排的 68 个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到 11 月底已经有 67 个项目有施工进度。111 月,68 个省重点项目累计到位资金 682.06亿元,占全年计划的 92.5%,完成投资 642.87 亿元,同比增长 34.5%,比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高 4.6 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 87.2%,占全省完
7、成投资的比重为 18.3%。4.工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省投资平均水平,产业内部结构改善。111 月,全省工业投资完成 1361.71 亿元,同比增长 31.5%,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 1.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比重达到 38.8%,比上年同期提高 0.5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 1022.11 亿元,增长 43.9%,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平均增长水平 14 个百分点。支柱产业投资增长突出。如:以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投资增长 39%,以美尔雅为代表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增长 41.5%,以武汉中芯国际、富士康产业园为代表的电子工业增长 155.4%,以湖北宜化、双环科技为代表的化工工
8、业增长 61.6%。5.高耗能投资继续下降。111 月,全省高耗能行业投资累计完成 277.71亿元,同比增长 16.7%,低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 13.2 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炼焦业完成投资同比分别下降 18.4%和 92.5%;纸浆、水泥、钢铁、有色金属完成投资虽然为增长,但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地回落。6.经济适用房投资高位增长,商品房销售上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回落,经济适用房投资保持高位增长。111 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84.87 亿元,同比增长 30.1%,增幅逐步回落;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完成36.61 亿元,同比增长 119.7%,高于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平均增幅 8
9、9.6 个百分点,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 75.7 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上升。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21.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8.4 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22.4%,比上年同期提高 12.9个百分点。实现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 42.7%,比上年同期提高 28.4 个百分点。到 11 月底,全省空置商品房面积 189.69 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 64.65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5.4%,而上年同期为上升 12.2%。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15.88 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 81.77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41.4%,而上年同期为上升 23.5%。7.投资资金到位情况较
10、好。111 月,本年投资资金累计到位 3789.88 亿元,同比增长 31.4%,比实际完成投资增幅高 1.5 个百分点。本年到位资金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 424.67 亿元,同比增长 48.6%;国内银行贷款到位 675.01亿元,同比增长 13.8%;利用外资到位 72.97 亿元,同比增长 8.8%;自筹资金到位 2074.65 亿元,同比增长 37.4%。(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加速受“六城会”和“八艺节”等拉动,湖北省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111 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591.25 亿元,同比增长 17.9%,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3 个百分点,增幅创 1997 年以来
11、同期新高。预计全年零售额达到 4000亿元,增长 17.2%。消费市场呈现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明显加速,城乡市场同步增长,汽车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的发展态势。(四)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保持增长111 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 133.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7%。其中,出口 73.12 亿美元,增长 30.4%,进口增长 18.5%。预计全年外贸出口 80 亿美元,增长 27.8%。全省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为 3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91.3%;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 25.05 亿美元,增长 10.1%。(五)财政收入平稳增长111 月,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527.32 亿元,同比增长
12、24.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 26.1%,非税收入增长 19.6%。预计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588 亿元,增长 23.5%。(六)金融运行基本稳定11 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 10965.82 亿元,同比增长 15.4%,比年初增加 1367.61 亿元,同比多增 83.95 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受股市影响继续分流,比年初增加 169.71 亿元,同比少增 418.12 亿元。11 月末,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 7494.26 亿元,同比增长 16.5%,比年初增加 1059.41亿元,同比多增 279.87 亿元。(七)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得到的实惠也
13、越来越多,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19 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665 元,同比增长 16.9%,增速是近十一年以来最快的一年。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00 元,比上年增加1500 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2878 元,同比增加 461.55 元,增长 19.1%,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 8.4 个百分点。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 13260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2618 元,增速为 24.6%,比上年同期提高 9.5 个百分点。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可控制在 4.3%以内。(八)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进展节能减排工作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能耗水平有所下降。2006 年,我省单
14、位 GDP 能耗为 1.46 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 3.21%,降低率快于全国 1.88个百分点。2007 年 13 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产值能耗为 0.65 吨标准煤,同比下降 10.7%。排污治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市场物价和房价持续上涨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涨、粮食减产和国内油料减产、猪源周期性短缺等因素影响,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上升,特别是猪肉、食用油、柴油、液化气等价格上涨较多,推动了市场物价持续上涨。2007 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呈逐月扩大之势,特别是 11 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达 7.1%,创年内各月最高水平;
15、111 月累计涨幅为 4.7%,突破了年初确定的控制在 3%以内目标,比全国高 0.1 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可控制在 5%以内。房价也呈持续上扬之势。111 月,全省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 3156 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高 467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17.4%。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为 3047 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高 523 元/平方米,同比上涨 20.7%。(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近几年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总体上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而由于各级财政资金
16、有限,对点多面广的小型泵站实施改造比较困难。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对道路交通、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只能按“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有的水库、堰塘承包给个人后,由于管理维护不善,基础设施每况愈下。农业生产仍面临自然灾害、疫情、市场等风险,农民增收的渠道不宽。一些地方饮水安全仍然存在隐患。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有田无人种和有人无田种的矛盾。同时,偷鸡盗牛、偷盗电力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三)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湖北省是耗能大省,能耗水平较高,2006 年湖北省单位 GDP 能耗为 1.46吨标准煤,虽然比上年有所下降,但仍比全国高 0.25 吨标准煤。目前,湖北省工业经济增长
17、仍主要依靠高耗能行业。111 月,湖北省 6 大高耗能工业行业除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增幅低于全省工业增长水平外,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幅均明显高于全省工业增长水平,对全省工业经济的推动作用突出。虽然这 6 大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 40%,比重较大,但其能耗总量所占比重更大,13季度达到 83.6%。在 13 季度全省工业能耗新增量中,有 78.4%来自这 6 大行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业能耗新增量分别占全省工业能耗新增量的
18、 37%、17.7%和 15.1%。三、2008 年经济走势分析2008 年,影响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同时存在。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和全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总体环境较为宽松,从而为湖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上,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流,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世界银行预计,2008 年世界经济将增长 3.6%,比 2007 年有所回升。在国内,党的十七大取得圆满成功,为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经济可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这对湖北扩大对外开放,承接国外及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创造
19、了有利条件和环境。(二)从微观层面看,市场主体对经济发展前景看好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攀升,企业对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发展的信心进一步增强。2007 年 3 季度,全省企业景气指数为 136.1,同比提高 10.3点,处于历史上仅次于二季度的高水平。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 142.6,创出历史最高水平。3 季度产品订货景气指数除住宿餐饮业同比略有下降外,其他 7大行业同比均有提升,其中信息传输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同比提高 22.2 点,工业企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同比提高 10.5 点,显示出企业良好的发展后劲和前景。对未来预期的调查显示,4 季度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延续高位运行态势,对
20、 4 季度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形势表示乐观的企业占 52.6%,表示持平的占 40.3%;对 4 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表示上升的企业占 51.4%,表示持平的占 43.8%。总体预期全年全省企业生产经营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三)从省内情况看,供给和需求均可支撑全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供给方面比较充足。去年粮棉增产,油料减产幅度不大,生猪、家禽等存栏增加,水产、蔬菜、水果等生产形势较好,主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足。工业生产因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信贷资金稳定增加,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有所缓解,企业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和资源等条件相对比较宽松,能够支撑工业生产较快增长。需求方面较为强劲。从投资看,随着武钢、东汽、富
21、士康、新芯国际、天兴洲大桥、天河机场等一批重点项目投资大幅度增加,将有力推动全省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从消费看,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将保持加快增长态势。从外需看,尽管由于出口政策的调整,目前出口增速有所减缓,但随着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国际贸易环境总体较为宽松,全省出口仍将保持增长。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国际石油价格高位攀升,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增大了我国通胀的外部压力;国内虽然宏观调控大的政策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国家将出台哪些新的微调措施不可预期;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将受到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和资源环境的约束;省内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仍然存在,都对经济
22、发展有一定影响。综合来看,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仍然居多,今年全省经济将延续去年平稳快速增长态势。初步预计,今年全省 GDP 可望突破 10000 亿元大关,增长12%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望达到 5000 亿元,增长 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600 亿元,增长 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680 亿元,增长 15%;外贸出口力争突破 100 亿美元,增长 20%以上。四、建议2008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为此,我们建议,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3、要努力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调控工作。虽然我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库存充足,国内消费品供应总体上能够满足需求,目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但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较大。因此,应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一是认真落实扶持粮食、油料、生猪、奶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稳定粮食生产,增加油料生产,扩大冬季蔬菜生产,做好畜禽防疫工作,落实“米袋子” 、 “菜蓝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储备体系,保障供给;二是有关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串通定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制假售假、商业
24、欺诈等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三是提高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标准,确保困难群众生活稳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湖北的实际是发展不够,投资不足。因此,发改、土地、环保、安全、金融等部门应密切配合,进一步做好投资工作,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快投资建设步伐。要抓紧储备和启动一批新项目,加强中央项目的争取和落实工作,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强投资增长后续能力,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打好基础,努力增强全省经济发展后劲。注重加大住房供给的结构调整,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开发,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土地供应、建设和销售环节的规范管理,真正让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进入中低收
25、入家庭。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调控政策,加大房地产市场规范和监管力度,抑制投机性和投资性住房需求。同时,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努力扩大消费需求。(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把“三农”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创新“三农”工作思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继续抓好 21 个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县标准农业田建设,扩大优质水稻、优质小麦、玉米、大豆
26、面积,加快生猪生产。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今年力争再培育 5 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的加工型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村劳力转移培训工作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抓好“科技入户工程” ,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抓好“百镇千村”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和“双百”市场工程建设,解决部分地方吃水难问题,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深入推进扶贫开发,让广大农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应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27、,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应充分发挥人才大省的优势,建立鼓励科教人才技术创新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进一步运用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继续抓好“千亿元产业计划”的实施,今年重点抓好电子信息、纺织、食品产业做大做强。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帮助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产品、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支持中芯国际、富士康、80 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湖北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和后劲。(四)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服务业发展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必
28、须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要实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强化“五个专项治理工程”工作责任。对各地、各相关单位、各企业节能减排进行全年跟踪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和奖惩兑现,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抓好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建筑等重点能耗行业及年耗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和 289 家国控重点排污企业的减排工作,做好“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的关停工作。今年没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市州县一律不批新投资项目,对没完成节能减排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服务业发展,既是提高产业水平的需要,又是改善
29、能耗结构,从总体上降低能耗排污水平的重大举措。应充分发挥湖北服务业基础较好的优势,落实好国家扶持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促进服务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以改革开放促发展。要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要创新对外开放工作思路,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重点推进外贸主体队伍、 “出口创新基地”和出口品牌建设,扩
30、大出口规模。同时,抓住当前人民币升值和国家出台鼓励进口政策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进口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机遇,继续推进园区招商、集约招商、以商招商,促进产业链和专业配套体系的集群招商。引导外资投向高新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六)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要坚持一手抓武汉城市圈建设,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区域一体化进程,抓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及市场体系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全省加快
31、发展。按照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之路的“一主三化”方针,进一步对县市放权、放活,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同时,加快宜昌、襄樊两个副中心和“一江两线”等区域发展步伐。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距。(七)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健全职业培训制度,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民困难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项目建设,提高对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杂费的比例。加快廉租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