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7027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从 2013 年 1 月2015 年 3 月来我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选出 96 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并研究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46/48) ,明显高于对比组 85.42%(41/48)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 2.08%(1/48) ,明显低于对比组 10.42%(5/48) 。两组患者治疗前灼烧

2、、胸痛以及反酸概率没有较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方法 将 96 例患者随机分为每组 48 例的两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患者分别在早起后和晚睡前进行服用(2 次/d) ,口服 1 粒/次,进行为期 42 d 的治疗。对另外一组则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口服 1 次/d,1 粒/次,如患者反流情况较为严重可在午餐前加用 1 次,同样进行为期 42 d 的治疗2。 1.3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将患者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其中疗效显著患者食管反流病症完全消失,胃部炎症区域完全消失;治疗

3、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在胃镜下胃内炎症区域明显减少(超过 50%) ;治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胃内炎症区域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 n 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 2 对数据进行检验,以 P0.05 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疗效显著共 43 例,占比89.58%;治疗有效患者共 3 例,占比 6.25%;治疗无效患者共 2 例,占比4.17%,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46/48) 。 对比组患者疗效显著共 35 例,占比 72.92%;治疗有效患者共 6 例,占比

4、 14.58%;治疗无效患者共 7 例,占比 14.58%;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41/48) 。 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中仅有 1 例出现排便过稀的情况,在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不良反应率为 2.08%;对比组患者中有 1 例出现明显腹痛,有 4 例患者感觉腰膝酸软和夜尿频多,但在治疗后病症自行消失,不良反应率为 10.42%。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临床症状变化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反酸者共 43 例,占比47

5、.92%;灼烧感者共 10 例,占比 20.83%;胸痛者共 15 例,占比31.25%。在治疗后反酸者共 2 例,占比 4.17%;灼烧感者共 0 例,占比0.00%;胸痛者共 0 例,占比 0.00%。 对比组患者中治疗前反酸的共 24 例,占比 50.00%;具有灼烧感的共9 例,占比 18.75%;具有胸痛感的共 13 例,占比 27.08%。在治疗后反酸者共 6 例,占比 12.50%;灼烧感者共 2 例,占比 4.17%;胸痛者共 3 例,占比 6.25%。 由此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没有较大差异,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趋势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

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的诱因主要是患者胃肠道蠕动功能发生障碍,同时其食道下括约肌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引发胃溃疡、食管溃疡或糜烂等不良症状。医疗工作者认为该类疾病的首要诱因在于胃肠道蠕动功能下降,导致胃部食物无法运送到肠道,当胃部充盈时就会产生反流情况,此时胃内的食物残渣和胃酸等物质进入食管和咽喉部,对其周围的括约肌组织产生损伤,加之远端胃酸物质的刺激,使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进一步影响呼吸道,患者就会出现急性咳嗽和气道痉挛症状。部分患者还会由于胃酸物质呛入肺部对肺组织造成损伤引发肺炎、慢性咽炎等病症3。因此胃食管反流病就成为了临床较为严重的消化内科并发症状

7、,导致患者食欲下降,机体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使得自身抵抗能力更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性就更强,产生了恶性循环的情况。 而胃酸的反流也会给患者带来咽部灼痛感、胸痛、反酸等症状,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以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部压强作为主要治疗目的。雷尼替丁属于 H2 受体拮抗剂,其能够直接作用于胃壁细胞,减少胃酸的分泌量,但其临床疗效一般,并且会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以通过小肠的吸收被转运到胃壁细胞当中,同样能够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这类药物还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在胃部的滋生,从多方面缓解病症4。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法,这两种药物具有同样的药理特点

8、,同属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使用后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率较低,两种药物的专一性相同,能够有效作用于病情一点。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为患者提供抗菌治疗,主要是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进行抑制,改善患者胃部环境,降低感染引发的胃粘膜损伤,并且降低患者胃痛等症状的影响。另外,还需要辅助提供改善胃动力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胃肠道的蠕动能力,降低胃部、食管等的痉挛情况,降低反酸的几率,使得患者灼痛感减弱。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等均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其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也高于对比组。 参考文献: 1许英萍.胃食管反流病外表现 45 例临床分析J.健康研究,2011,31(01):21-22,25. 2张婷,江米足.儿童胃食管反流的食管外症状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 (05):391-395. 3戴结,周淑萍,戎建明,等.门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2):1111-1115. 4陈文树,付向宁,徐澄澄,等.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40(05):593-596. 编辑/肖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