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分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27734 上传时间:2019-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分析【摘 要】 本文介绍了行政诉讼立法目的的争论观点,阐述了行政诉讼立法目的异同的分析路径,探讨了新行政诉讼法之立法目的。认为,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质上采纳了综合目的说,为我国行政诉讼具体制度规定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新行政诉讼法 ;立法目的;主观诉讼;客观诉讼 一、对行政诉讼立法目的的争论 行政诉讼立法目的一直是我国理论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对此,近年来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即唯一目的说和一元主导下的三重目的说。 持唯一目的说的学者认为, “只有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才是行政诉讼的真实追求,只有以此为目的进行相关的诉讼制度设计才能真正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

2、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的不法侵害后能够得到应有的法律救济。 ”结合我国的法治实践来看,老百姓“信访不信讼” ,大量的行政纠纷都靠上访解决,这代表我国的老百姓并非没有权利意识, “权利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人不愿意行使权利的根本原因不是人的权利意识淡薄、丧失,而是国家围绕权利所建立的行政诉讼制度不能吸引人们去行使保护权利的请求权。 ”而监督行政、解决行政纠纷都是为了实现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目的。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免有些欠缺,这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论述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很难体现出行政诉讼立法目的的特殊性。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似乎仍没有摆脱传统的法制观念,维持统治秩序的

3、因素还体现在行政诉讼制度之中,因此主张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是行政诉讼的唯一目的难免有些绝对。 其实,近年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争论更多的集中在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权益与监督行政机关三者之上或三者关系的处理上。这一类的学说都主张三重目的并存,但三重目的中有一主要的目的。比如马怀德教授认为, “行政诉讼的首要目的和根本目的正是要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解决行政争议和监督行政机关只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首要目的和根本目的,而不能凌驾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之上。”马教授认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是宪政的要求,行政诉讼也正是为了保护行政相对人免受行政主体的不法侵害而产生, “民告

4、官”的行政诉讼给行政相对人提供了与行政主体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进而使相对人可通过行政诉讼途径免受违法行政行为的约束,但他并不否认行政诉讼解决争议的功能以及客观上起到监督行政的作用;邓刚宏副教授提出, “我国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是具有层次性的,监督行政是行政诉讼的首要立法目的,因为即使一个国家没有设立行政诉讼制度,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完全可以通过民事诉讼得以保护” ,他认为监督行政就是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这构成了行政诉讼目的的逻辑起点, “没有监督行政立法目的的实现就谈不上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 ;而应松年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提到,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当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解决行政

5、争议,在解决争议中起到保护公民的权利、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作用” 。以上的这些观点都是学者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的认识,之所以会存在争议,与对行政诉讼的构造之定位不同有很大关系。 二、行政诉讼构造立法目的异同的分析路径 行政诉讼的构造之定位不同会显现出行政诉讼不同的立法宗旨,进而表现在法律制度的安排上, “主观诉讼或客观诉讼的定位决定了一国行政诉讼的基本构造” 。因此,可以沿着行政诉讼构造之不同定位,对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行政诉讼而言,除了与民事诉讼相同的纠纷解决功能外,还具有救济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客观公法秩序的特殊功能。前者具有主观性,后者具有客观性。

6、这种主观性与客观性决定了行政诉讼的基本构造,行政诉讼应根据其是主观诉讼抑或客观诉讼的定位设计相对应的具体规则。 ”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告资格、受案范围、诉讼标的和诉判关系。主观诉讼程序构造具有以下特点:原告资格限于行政行为的相对人或至少是“利害关系人” ,旨在保护公民的权利;受案范围比较狭窄,仅限于与救济公民公权利有关的诉讼案件,内部行政行为、公益诉讼等案件不能纳入受案范围;诉讼标的指向行政相对人的某项权利;诉判关系方面, “判决是对诉讼请求的回应,法院的裁判只能在当事人诉求的范围内,判决的拘束力也只局限于诉讼当事人之间。 ”而单纯的客观诉讼程序构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

7、点:以维护客观法律秩序为目标的客观诉讼原告资格比较宽松,不以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必要条件,行政诉讼程序的启动旨在监督行政;客观诉讼的受案范围也比较宽松,甚至公益诉讼、内部行政行为都可能被考虑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客观诉讼将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作为诉讼标的,诉讼活动主要围绕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行政诉判关系方面,客观诉讼的判决不以诉讼请求为限,其效力也与主观诉讼的判决不同,其判决“具有溯及力与对世的效力,及于所有与行为相关的主体。 ” 目前,在大多数国家的诉讼构造中,单一的主观诉讼或客观诉讼几乎是不存在的。 三、新行政诉讼法之立法目的 行政诉讼立法目的在理论界存在很大争议,新行政诉讼法一锤

8、定音,实质上采纳了综合目的说。新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与原条文相比,其中主要的变化就是增加一句“解决行政争议” ,删掉“维护” 。对于删掉“维护”一词,早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正如马怀德教授所言,“伴随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和行政法律制度的完善,不能也不宜将维护行政权力作为行政诉讼目的,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 ”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关享有实现自己意志的全部特权,行政机关依靠自身的力量即可以强制行政相对人接受行政管理,不必、也无须借助行政诉讼来实现其所代表的国家意志。因此,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也就无从谈起。 ”由于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确定力和执行力,因此司法机关就谈不上要“维护”行政机关的行政

9、行为。对于增加一句“解决行政争议” ,因为诉讼法的基本功能在于定纷止争,所以理论界对此也没有太大争议,只是到底“解决行政争议”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还有待商榷。从我国的法治实践和当下的国情来看,我国的行政诉讼采取的是主客观诉讼相结合的诉讼构造,因此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立法目的,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要兼顾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保护以及客观法秩序的维护。 行政诉讼法多重目的并存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如何对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权益与监督行政机关三者进行排序是颇有争议的一件事情。本人通过学习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 ,从实然的角度分析,比较赞同马怀德教授的观点,即行政诉讼的首要目的是维护公

10、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首先,如果解决纠纷成为了行政诉讼的首要立法目的,这就意味着实践中大量的行政纠纷可以通过调解解决,并且行政诉讼活动的中心则不再是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乃在于纠纷的解决,而这在我国当下的法治实践中是不可行的。虽然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将“解决行政争议”写入第一条,第六十条也增加了部分可以调解的行政案件,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仍然是原则性规定。因此,不应该将解决纠纷定位为行政诉讼的首要立法目的。其次,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对诉讼制度高层次的要求,不符合我国当前的法治实践, “行政诉讼若要实现对行政机关全面监督的功能所需要的权力却不是我国法院所具有的” 。司法机关不能完全独立的

11、事实决定了在行政诉讼法中的制度设计很难付诸实践。并且“规范审查之诉”以及“公益诉讼”在我国当下的法治实践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人坚持认为,权利救济是我国当下行政诉讼制度的首要目的。从上文对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的介绍,结合新行政诉讼法的条文分析,我们也可以得出此结论。新行政诉讼法对原告资格的规定也仅限于“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 ,受案范围也仅限于救济公民权利有关的行政案件,判决当然也不具有对世性,这些均符合主观诉讼的构造特点。但是正如上文所述,当今的世界各国中,单一的诉讼构造是不存在的,我国也同样表现出诉讼构造的混合特点,就诉讼标的来说,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是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原则, “现

12、行行政诉讼制度不是以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权益保护为核心安排的,相反是围绕具体行政行为建立的。 ”维护客观法秩序毕竟是行政诉讼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行政诉讼从民事诉讼中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说,存在于制度中的行政诉讼功能核心在于保障公民权利,监督行政和解决纠纷只是行政诉讼功能的一部分,三者都服务于我国当下的法治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怀德.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应成为行政诉讼的根本目的J.行政法学研究,2012(2). 2 谭宗泽.行政诉讼目的新论以行政诉讼结构转换为维度J.现代法学,2010(7). 3 章剑生.“行政诉讼法”修改的基本方向以行政诉讼法第 1 条为中心J.苏州大学学报,2012(1). 4 邓刚宏.论我国行政诉讼功能模式及其理论价值J.中国法学,2009(5). 5 应松年.行政诉讼法修改的有关问题J.法制资讯,2011(8). 【作者简介】 苏天恩(1991-)男,河南南阳人,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宪法与行政法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