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司组织重点专科护理协作组在梳理、验证和优化各地有效中医护理方案、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等 20 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司医疗管理处。联系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 廖穆熙 邴媛媛电 话:010 59957689 59957687 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
2、医护理方案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丹毒中医护理方案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胃癌中医护理方案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方案附录 1护理方案附录 2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
3、护理方案(试 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二)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三)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四)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口眼歪斜1.观察患者口眼歪斜的程度和方向。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3.遵医嘱红外线照射患侧面部。4.遵医嘱面部中
4、药湿敷。5.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二)眼睑闭合不全1.观察患侧眼睑闭合的程度。2.眼部护理:注意眼部卫生,擦拭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3.在睡觉或外出时应佩戴眼罩或有色眼镜,避免强光刺激眼球。遵医嘱给予营养、润滑、抗感染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以保护角膜及预防眼部感染。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印堂等穴。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三)颜面麻木1.遵医嘱患侧面部中药湿敷。2.指导患者面肌运动,包括:抬眉训练、闭眼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
5、努嘴训练、鼓腮训练等。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太阳、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翳风、迎香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面颊、肝、口、眼、皮质下等穴。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患处颊车、地仓、太阳、翳风等穴。6.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四)面部抽搐1.注意观察面肌痉挛患者抽搐发生的时间、性质、程度等情况。2.遵医嘱艾灸,风寒袭络证者取翳风、四白、颊车等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患侧颊车、地仓、迎香、四白等穴。4.遵医嘱面部中药熏洗。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 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 。(二)特色技术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 。2.
6、穴位注射(详见附录 2) 。3.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 。4.艾灸(详见附录 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 2) 。6.中药湿敷(详见附录 2) 。7.耳穴贴压(详见附录 2) 。8.红外线照射:照射面部时,应用纱布遮盖双眼,开启红外线后 35 分钟,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照射过程中询问局部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离,防止灼伤,治疗结束时,将照射部位的汗液擦干,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于室内休息 15 分钟后方可外出。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病室避免对流风,慎避外邪,注意面部和耳后保暖,热水洗脸,外出佩戴口罩。2.保持口腔清洁,餐后漱口,遵医嘱予清热解毒类中药汤剂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7、(二)饮食指导1.风寒袭络证:宜食辛温祛风散寒的食品,如大豆、葱白、生姜等。忌食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等食品。2.风热袭络证:宜食疏风清热的食品,如丝瓜、冬瓜、黄瓜、赤小豆等。忌辛辣燥热的食品。3.风痰阻络证:宜食通阳泄浊的食品,如海参、海蜇、荸荠、白萝卜、百合、桃仁、蘑菇、柚子等。忌食肥甘厚味的食品。4.气虚血瘀证:宜食益气活血的食品,如桃仁等。忌食辛香行窜、滋腻补血的食品。(三)情志调理1.面瘫患者易致紧张或悲观情绪。关心尊重患者,疏导其紧张情绪,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共同帮助患者正视疾病。2.指导患者倾听舒心的音乐或喜悦的相声,抒发情感,排解悲观情绪,达到调理气血阴阳的
8、作用。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调摄情志,增强信心。(四)康复指导1.抬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用力抬眉,呈惊恐状。每次抬眉 1020 次,每日 23 次。2.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 1020 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 1 次,然后再用力闭眼 10 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3.耸鼻训练: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
9、4.示齿训练: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6.鼓腮训练: 鼓腮训练有助于口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捏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患者能够进行鼓腮运动,说明口轮匝肌及颊肌的运动功能可恢复正常,刷牙漏水、流口水及食滞症状消失。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五、
10、护理难点眼睑闭合不全导致暴露性结膜炎解决思路:1.保护眼睛:闭眼、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用眼。2.外出时戴墨镜,睡觉时可眼罩或盖纱布块等保护措施。3.遵医嘱给患者患侧眼睛滴眼药水或涂药膏,既可以起到润滑、消炎、营养眼睛的作用,又可以预防眼睛感染。六、护理效果评价附: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 科室: 入院日期: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证候诊断:风寒袭络证 风热袭络证 风痰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11、口眼歪斜1.观察评估2.面肌训练3.其他护理措施:1.红外线照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请注明,下同)好 较好一般 差 眼睑闭合不全1.观察评估2.眼部护理3.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颜面麻木1.面部湿热敷2.面肌训练3.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湿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12、天2.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4.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5.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6.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面部抽搐 1.观察评估2.其他护理措施:1.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2.穴位按摩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好 较好一般 差 其他:(请注明)1.2.3.好 较好一般 差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项目依从 部分依从
13、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艾 灸中药熏洗耳穴贴压中药湿敷红外线照射中医护理技术健康指导 / / /签 名 责任护士签名: 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 附录 1: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剂1.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 23 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
14、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2.服药温度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3.服药剂量成人一般每次服用 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 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
15、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三、中药注射剂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四、外用中药的使用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