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6467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2.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脑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脑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脑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脑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脑神经病变的定位诊断,湖北中医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主讲教师 程井军,锥体系:皮质脑干束颅神经运动核 皮质脊髓束脊髓前角躯体运动上运动神经元:皮质 锥体束皮质延髓束和皮质脊髓束 双侧皮质运动区 双侧皮质脑干束 一侧颅神经运动核(位于:脑干) 颅神经但:面神经运动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仅接受对侧皮质脑干束的支配,脑神经包括:,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蜗九舌咽,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中脑: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脑桥: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脑桥延髓和小脑交界处:前庭蜗神经,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补充: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及延髓。上接间脑,下续脊髓,后借小

2、脑上、中、下脚与小脑相连接。脑干内有许多神经核和传导束,比较重要的有: 1、神经核:脑干内有第312脑神经核。其中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副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都是纯运动性的;前庭蜗神经核是纯感觉性的;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舌咽神经核和迷走神经核都是混合性的。此外,1个脑神经核可与两对或多对脑神经发生联系,如疑核是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的运动核,孤束核是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内脏核。 2、感觉传导路中转核:上丘:视觉反射中枢,其上部是眼球的垂直运动中枢。下丘:听觉反射中枢。红核:在功能上与保持肌张力和姿势调整有关。黑质、中介核、脑桥核、下橄榄核及网状核:都与保持肢体

3、肌张力和姿势调整有关。 3、上行传导束:有薄束、楔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后束、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脊系和外侧丘系。全身的感觉通过这些传导束传入大脑。 4、下行传导束:有锥体束、皮质脑桥束、顶盖脊髓束、顶盖脑干束、红核脊髓束、内侧纵束。大脑对四肢肌肉和面部肌肉的各种指令就是通过这些传导束来完成的。,间脑,间脑(diencephalon)位于中脑之上,尾状核和内囊的内侧。间脑一般被分成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丘脑底部和丘脑后部五个部分。两侧丘脑和丘脑下部相互接合,中间夹一矢状腔隙称第三脑室。第三脑室经其两侧的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向下通过脑导水管第三脑室与第四脑室相通。,嗅神

4、经,双极嗅神经元 中枢支(20支) 嗅神经 穿过筛骨筛板、硬脑膜 颞叶的钩回嗅球 发出纤维 经:嗅束、外侧嗅纹 嗅中枢 海马回的前部 杏仁核 经:内侧嗅纹、中间嗅纹 胼胝体下回及前穿质 (与嗅觉的反射联络有关),(位于:鼻腔黏膜),胼胝体,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连合纤维。这些神经纤维在两半球中间形成弧形板,其后端叫压部,中间叫体,前方弯曲部叫膝,膝向下弯曲变簿叫嘴。组成胼胝体的纤维向两半球内部的前、后、左、右辐射,连系额、顶、枕、颞叶,其下面构成侧脑室顶。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胼胝体都属于大脑的髓质。,胼胝体,嗅束、嗅球与嗅丝(嗅神经),定位: 一侧嗅觉丧失鼻腔局部病

5、变引起 嗅球、嗅束被压(嗅沟病变:肿瘤等) 双侧嗅觉丧失 鼻腔和鼻道疾病 幻嗅 嗅中枢刺激性病变(沟回发作),重点: 一侧嗅中枢破坏性病变不会引起嗅觉的丧失 嗅中枢刺激性病变可引起幻嗅 嗅觉丧失,主要是由鼻腔局部病变或嗅球、嗅束受压引起,补充:钩回发作,钩回发作是大脑颞叶前内侧钩回处病变而出现有幻觉(幻味、幻嗅、幻视等)、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整个临床表现又称“梦境状态”,其精神症状有四个类型:1.“已见”:把从未见过的人或物看成是已见过的,有种熟悉感;2.“生疏及虚无”:自己原本熟悉的人、物、环境突然变得生疏和不实在,一切都变了;3.全境记忆:突然感到童年时期的一切情境涌现于脑海中;4.顿挫型

6、:出现的内容不完全,或仅有幻觉、或有部分精神症状。 钩回发作以幻嗅、幻味为先兆,继出现上述各型精神症状,像是进入梦境,随即断暂意识不清。,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发出视神经视网膜鼻侧一半的纤维 视交叉对侧:视网膜颞侧一半的纤维视束止于:外侧膝状体换神经元,发出纤维形成:视辐射止于纹状区:枕叶视中枢皮质光反射:视网膜感受器视神经视束动眼神经核 瞳孔扩约肌运动,视觉传导通路:,视觉通路受损的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不同:视网膜、眼底视神经视交叉视束视辐射视中枢皮质,视网膜、眼底病变,特点:单眼视力减退、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周边部视野缺损 视乳头水肿 生理盲点扩大 重度周边部视野缺损 癔症及视觉疲劳 (管状

7、视野),视神经: 单眼失明,视神经病变,中央部视野缺损 (中心暗点)不规则视野缺损全盲,视神经炎视神经压迫病变视神经完全受损,特点:1、单眼失明 2、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间接对光反射存在,视神经病变,光反射:视网膜感受器视神经视束动眼神经核 瞳孔扩约肌运动,视交叉: 1.两眼颞侧偏盲2.单侧或双侧鼻侧偏盲(视交叉一侧或双侧受压),视交叉病变,视交叉,特点:1.双眼颞侧偏盲 垂体瘤压迫 颅咽管瘤压迫2.单侧或双侧鼻侧偏盲 少见,见于粥样硬化的颈内动脉压迫视交叉外侧部,视交叉病变,视束: 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视束病变,特点: 1、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2、伴对光反射消失,颞叶肿瘤向内压

8、迫,光反射:视网膜感受器视神经视束动眼神经核 瞳孔扩约肌运动,视束病变,视辐射: 全部:1.两眼对侧视野 同向偏盲 2.对光反射存在 3.视野中心保存 (黄斑回避) 下部:两眼对侧视野 同向上象限盲 上部:两眼对侧视野 同向下象限盲,补充:,视辐射病变特点: 1.全部: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枕叶肿瘤或血管病 对光反射存在 视野中部保存(黄斑回避,即中心视区保留。)2.下部: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盲 “颞叶”后部肿瘤,血管病3.上部: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下象限盲 “顶叶”肿瘤或血管病,要点:视辐射损伤/视束损伤鉴别 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及伴随症状,枕叶视中枢: 1.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2.视觉失认,枕叶

9、视中枢: 1.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一侧枕叶肿瘤或血管病2.视觉失认 枕叶前部受损,反过来说:一、单眼失明 1.视网膜、眼底病变 2.视神经病变二、双眼颞侧偏盲 视交叉病变三、单眼鼻侧偏盲 视交叉外侧部病变四、双眼视野的同向偏盲 对侧视束、视辐射、枕叶病变 无光反射 有光反射,1.视神经: 单眼失明 1) 中央部视野缺损(中心暗点) 视神经炎 2)周边部视野缺损及生理盲点扩大 视乳头水肿 3)重度周边部视野缺损(管状视野) 癔症及视觉疲劳 4)不规则视野缺损 视神经压迫病变 5)全盲 视神经完全受损2.视交叉: 1)两眼颞侧偏盲 垂体瘤压迫 颅咽管瘤压迫 2)一侧或两鼻侧偏盲 少见,见于粥样硬

10、化 颈内动脉压迫视交叉外侧部3.视束: 两眼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 伴对光反射消失4.视辐射: 1)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不伴对光反射消失 枕叶肿瘤或血管病 视野中部保存(黄斑回避) 2)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上象限盲 “颞叶”后部肿瘤或血管病 3)两眼对侧视野同向下象限盲 “顶叶”肿瘤或血管病5.枕叶视中枢: 1)两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 一侧枕叶肿瘤或血管病 2)视觉失认 枕叶前部受损,颞叶肿瘤向内压迫,重点:光反射径路不经过外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枕叶病变 光反射不消失视束视辐射完全损伤鉴别要点: 1.有无光反射 2.有无黄斑回避视交叉部的解剖特点。视传导径路不同部位受损的病变特点。,皮质延

11、髓束,皮质 延髓脑神经 “运动核”,的下行纤维图中显示:脑神经运动核中,除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运动核均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的支配.一侧受损: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失去支配双侧受损:脑神经运动核失去支配,颅神经定位诊断思路:核上性病变即:皮质、皮质延髓束病变 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核性病变即:颅神经核病变核下性病变即:颅神经离开脑干走行径路受损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动眼神经,双侧皮质延髓束中脑动眼神经核 发出纤维 由大脑脚脚间窝穿出 蝶鞍两侧海绵窦的侧壁 眶上裂 入眶 支配: 上睑提肌、上直肌 、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滑车神经,双侧皮质延髓束中脑滑车神经核 发出纤维

12、背侧顶盖 绕向腹侧穿过海绵窦 与动眼神经伴行 眶上裂 入眶支配:上斜肌,展神经,双侧皮质延髓束脑桥展神经核 发出纤维 颞骨岩尖及鞍旁海绵窦外侧壁 颅底 眶上裂 入眶支配:外直肌,眼部肌肉的神经支配,滑车神经: 上斜肌展神经: 外直肌 上睑提肌动眼神经: 内直肌、上直肌 、下斜肌、下直肌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内直肌:内收,外直肌:外展,下斜肌:向外向上运动,上直肌:向内向上运动,下直肌:向内向下运动,上斜肌:向外向下运动,外展,内收,上提,下降,内直肌内收 外直肌外展上斜肌向外向下运动 上直肌向内向上运动下斜肌向外向上运动 下直肌向内向下运动,眼肌 外侧面观: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眼肌 上面观

13、:上直肌、上斜肌,定位诊断特点: 神经麻痹: 1.动眼神经麻痹 上睑下垂 瞳孔散大、光反射及其调节反射消失 复视、外斜视 眼球向上、向内运动不能、向下运动受限 2.滑车神经麻痹 多合并有动眼神经麻痹,上斜肌麻痹,复视 (少见单独损伤)3.展神经麻痹 复视、内斜视,眼球不能向外侧运动4.合并麻痹 复视、眼球固定中间位置,向各方运动不能 上睑下垂 瞳孔散大、光反射及其调节反射消失,同侧神经麻痹症状核性麻痹: 中脑脑桥病变 伴有邻近组织损伤 (血管炎症肿瘤) (如:偏瘫、邻近颅神经损伤等)核间性麻痹: 脑干内侧纵束 两眼球不能水平同向运动核上性麻痹: 脑干侧视中枢 皮质侧视中枢,两眼水平同向偏斜,反

14、过来说:1、仅有眼球运动障碍 神经麻痹;2、一侧眼球运动障碍; 伴对侧肢体瘫痪; 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核性麻痹;3、两眼球不能水平同向运动; 无眼球运动障碍 伴有肢体瘫痪核间性麻痹;4、两眼水平同向偏斜 伴有一侧肢体瘫痪核上性麻痹,重点:动眼神经支配的肌肉,包括三个部分,分别管理: 1.眼球的运动 2.眼睑的上抬 3.瞳孔的收缩(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眼球的运动障碍就会引起:复视掌握神经麻痹和核性麻痹的临床表现特点和鉴别,定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的功能: 1.支配面部的感觉; 2.支配舌前2/3的痛、温度觉; 3.支配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外肌、翼内肌)。三叉神经分为三支: 1.眼神经 2.上颌

15、神经 3.下颌神经。,感觉支: 三叉神经半月节 周围突 眼神经 眶上裂 上1/3的面部感觉 上颌神经 眶下孔 中1/3的面部感觉 三叉神经根 下颌神经 卵圆孔 下1/3的面部感觉、 舌前2/3的痛、温度觉 中枢突 脑桥 触觉 三叉感觉主核 痛、温度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交叉至对侧 形成三叉丘系 丘脑 丘脑辐射 大脑皮质感觉区,运动支:三叉神经运动核 周围 发出纤维,出脑桥 出颅 融合于:下颌神经 支配咀嚼肌 中枢 两侧皮质延髓束支配 大脑皮质运动区,三叉神经节,上颌神经 眼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节 上颌神经 眼神经,下颌神经,三叉感觉主核面部: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面部:痛、温度觉三叉神经运动核支配

16、咀嚼肌下颌支作用:1、下1/3的面部感觉; 2、舌前2/3的浅感觉 3、支配咀嚼肌,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三叉神经感觉根,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运动根 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三叉神经运动根 三叉神经感觉根,定位诊断:,1.神经病变 三叉神经根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三分支 刺激性病变 破坏性病变2.核性病变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三叉神经感觉核,3.核上性病变 三叉丘系 丘脑 丘脑辐射 皮质感觉中枢 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 两侧皮质脑干束受损,1.神经病变: 三叉神经根 1、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各种感觉障碍; 2、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脑桥小脑角病变

17、(听神经瘤)三叉神经节 1、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各种感觉障碍; 2、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3、咀嚼肌瘫痪; 4、带状疱疹。三叉神经三分支 刺激性病变 三叉神经痛; 破坏性病变 三叉神经分布区的 各种感觉障碍 若:下颌支受损 咀嚼肌瘫痪,肌萎缩,2.核性病变:三叉神经脊束核 1、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度觉丧失,触觉存在; 2、“洋葱头样”感觉障碍;(见P57) 3、多伴有临近组织损害。 常见于:延髓空洞症、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三叉神经运动核 1、咀嚼肌瘫痪,肌萎缩; 2、多伴有临近组织损害。三叉神经感觉核 1、面部触觉丧失; 2、多伴有临近组织损害。,3.核上性病变:三叉丘系丘脑 1、病灶对侧面部感觉

18、障碍丘脑辐射 2、多伴有其它感觉、运动障碍皮质感觉中枢一侧皮质脑干束受损 不产生症状; 两侧皮质脑干束受损 1、两侧咀嚼肌瘫痪; 2、下颌反射亢进; 3、出现,角膜下颌反射。,反而言之:面部部分感觉减退(1/3)面部神经痛一侧面部感觉减退、咀嚼肌瘫痪、带状疱疹 一侧面部感觉减退、咀嚼肌瘫痪 一侧面部痛、温度觉“洋葱头样”减退、触觉保留、伴症状对侧躯干运动障碍 一侧面部感觉减退、伴症状同侧其他感觉、运动障碍,三叉神经一支损伤(破坏性);三叉神经一支的刺激性病变;三叉神经节病变;三叉神经根病变:脑桥小脑角病变 (听神经瘤)三叉神经脊束核病变(面部同侧)三叉丘系以上病变(面部对侧),皮质脊髓束,中脑

19、,脑桥,延髓,大脑皮质,锥体交叉,到达脊髓,发出脊神经支配一侧躯体运动,皮质脊髓束,三叉丘系,三叉神经核,面部感觉,躯体运动,核上性损伤,核性损伤,锥体交叉,重点:1.三叉神经三支的生理功能;2.三叉神经核包括那几个,分别支配什么功能;3.三叉神经感觉异常:核性损伤/三叉神经周围支 损伤的鉴别;4.三叉神经周围性/核性/核上性,鉴别。,面 神 经,功能:1.支配面部提上睑肌、咀嚼肌以外所有肌肉运动;2.支配舌前2/3味觉;3.支配面部腺体的分泌。,运动纤维:一侧大脑皮质运动中枢 皮质延髓束 一侧面神经核上部对侧大脑皮质运动中枢 皮质延髓束 一侧面神经核下部发出纤维 绕过“展神经核” 脑桥下缘近

20、“听神经”处穿出 内耳门、内耳道 面神经管 茎乳孔腮腺(丛 5 支) 面部肌肉,(与前庭蜗神经伴行),注意:面神经核上部分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 而面神经核下部只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支配。,感觉纤维 舌咽神经味觉纤维 面N管内 膝状神经节 中枢支 脑桥 孤束核 味觉丘系 丘脑 周围支 大脑皮质 感觉中枢与面神经并行 面神经管 离开面N 鼓索神经 舌前2/3味觉,交叉,副交感纤维脑桥 上涎核 副交感纤维 膝状神经节 鼓索神经 舌神经 颌下神经节 舌下腺 下颌下腺 岩浅大神经 蝶腭神经节 泪腺,(面神经管起始处),(出茎乳孔之前),面神经核、面神经与展神经核的位置关系,面神经示意图,脑干段,内听道,

21、面神经管,茎乳孔以下:面神经面部运动支5支,病变部位不同,表现不一:1. 核上性:中枢及皮质延髓束; 2. 核性:面神经核及脑干内段; 3. 核下性: a.内耳道段;b.膝状神经节; c.面神经管段;d.茎乳孔以下。面神经径路中的几个重要部位:1.面神经核临近展神经核,且其纤维绕过展神经核出“脑干”;2.在“内耳道”内,面神经与前庭蜗神经伴行;3.“膝状神经节”位于“面神经管”起始处,岩浅大神经从此处分出;4.鼓索神经在“面神经管”出“茎乳孔”之前分出。,定位诊断:一、核上性病变(中枢性面瘫) 一侧大脑皮质运动中枢或皮质延髓束损伤: 1.对侧面部眶部以下面肌麻痹(下部面肌麻痹); 2.对侧上部

22、面肌功能正常; 3.同侧面部肌肉功能正常; 4.无味觉障碍; 5.无肌肉萎缩。特点:1.病灶对侧下部面肌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示齿实验(+) 2.无味觉障碍; 3.无肌肉萎缩。见于脑血管病。,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二、核性病变、核下性病变: (周围性面瘫)损害部位 面神经核或面神经。特 点 病灶侧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邻近组织受损。定位:1.脑桥;2.内听道;3.膝状神经节;4.面神经管;5.茎乳孔以下。,核上性,核下性,1.脑桥面神经核受损 病灶侧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邻近组织受损; 皮质脊髓束病灶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展神经核病灶同侧眼球外

23、展不能 舌前2/3味觉无障碍(病灶侧)。见于脑桥部血管性病变、肿瘤、炎症等。,面神经示意图,脑干段,内听道,面神经管,茎乳孔以下:面神经面部运动支,2.内耳道面神经受损病灶侧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邻近组织受损。听神经神经性耳聋、耳鸣前庭神经眩晕、感觉性共济失调、眼震面神经感觉支舌前2/3味觉障碍面神经副交感支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见于面神经炎、中耳炎、颞骨肿瘤、岩骨骨折等。,3.膝状神经节面神经受损 病灶侧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邻近组织受损面神经感觉支舌前2/3味觉减退面神经副交感支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镫骨肌支听觉过敏乳突疼痛带状疱疹见于面神经炎(Bell麻痹):Hunt综合征、颞骨肿瘤等。 *贝尔

24、麻痹 系指临床上不能肯定病因的不伴有其他体征或症状的单纯性周围面神经麻痹。一般认为是经过面神经管的面神经部分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Hunt综合征,RamsayHunt综合征或Hunt综合征,又称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指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而引起的周围性面瘫,伴有剧烈耳部疼痛或耳部带状疱疹以及内耳的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907年美国神经病学家James Ramsay Hunt( 18721937) 在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上发表文章,综述了文献报导的56例和作者自己观察的4例病例。该作者将这一综合征

25、分为三种类型 : (1)单纯型 : 仅有耳廓 、外耳的带状疱疹 ; (2)稍重型 :单纯型加周围性面瘫 ;(3)最重型 :稍重型加第八对脑神经症状 。,4.面神经管面神经受损 病灶侧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邻近组织受损面神经感觉支舌前2/3味觉减退面神经副交感支唾液腺分泌障碍镫骨肌支听觉过敏乳突疼痛见于面神经炎等。,5.茎乳突孔下面神经受损 病灶侧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无邻近组织受损见于外伤、腮腺炎,反而言之:一侧面部下部面瘫中枢性面瘫症状对侧皮质延髓束、 大脑皮质病变;一侧面部面瘫周围性面瘫症状同侧核性或核下性病变伴有症状对侧躯体中枢性瘫痪核性脑桥 无躯体瘫痪核下性伴听觉、前庭觉障碍内耳孔、内耳道

26、病变伴乳突后疼痛、味觉丧失面神经炎(如有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Hunt综合征),要点:面神经运动核上半部由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面神经运动核下半部由对侧皮质延髓束支配.因此:核上性病变(中枢性面瘫):面肌上半部(眼裂以上)不瘫痪; 核下性病变(周围性面瘫):面肌上半部也瘫痪.,核上性,核下性,中枢性面瘫:核上性损害;周围性面瘫:核性、核下性损害。核性脑干病变;核下性面神经病变:内耳孔、内耳道病变伴听觉、前庭觉障碍;面神经管以后:面神经炎伴乳突后疼痛、味觉丧失Hunt综合征(膝状神经节)有带状疱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1.面肌纤维性痉挛部位不恒定;幅度小、节奏快;常伴有瞬目动作增多。2.面肌痉挛单

27、侧多见,双侧少见;发作时不伴有疼痛;发作为有规则的阵挛性面部肌肉的抽动,从眼轮匝肌开始,较轻者局限于眼睑和口角,严重时扩展到整个面部:发作可为自发性,也可因面部运动、情绪紧张、疲劳等诱因而产生或加重,休息后缓解,睡眠时停止;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数秒至数分钟;中老年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3.面肌联合运动 患侧某些肌群产生反射性联合运动,如张口产生闭眼等。,重点:1.面瘫的临床表现。2.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的临床表现鉴别。3.中枢性面瘫定位。4.周围性面瘫定位。5. 面神经炎的临床特点。6.何为Hunt综合征。7.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后遗症有那些。,前庭蜗神经,生理功能:蜗神经 听觉;前庭神经调节身体

28、的平衡运动; 反射性调节眼球位置及颈肌活动,蜗神经(听觉)传导路螺旋神经节 周围突 螺旋器中枢突 耳蜗神经 内听道 内耳门 耳蜗神经核发出纤维(对侧和同侧) 外侧丘系 四叠体下丘内侧膝状体 内囊后肢 听辐射 大脑皮质听觉中枢 (颞横回),听反射:听觉 四叠体下丘 顶盖脊髓束 颈、胸髓前角细胞 肌肉 顶盖延髓束 眼球运动神经核 眼肌,前庭神经传导路(了解): 壶腹嵴前庭神经节 周围突 椭圆囊斑 (位于内耳) 球囊斑 中枢突 前庭神经 内耳道 内耳门 桥脑下缘前庭神经核 内侧纵束 、运动核 眼震反射 副神经核、上颈髓前角细胞 前庭脊髓束 (同侧) 颈髓、上段胸髓前角细胞 丘脑 大脑皮质前庭功能代表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