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内涵及空间发展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6409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城融合”内涵及空间发展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城融合”内涵及空间发展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城融合”内涵及空间发展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产城融合”内涵及空间发展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产城融合”内涵及空间发展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产城融合”内涵及空间发展探讨摘要:“产城融合”的提出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产城融合”的内涵,对于提出科学的空间发展建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产城融合”进行了着重分析,并以玉溪高新区江川龙泉园区为例,探讨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式。 关键词:产城融合;内涵 ;发展建议 中国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1.概念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产业开发区为契机,以工业为核心动力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进入 21 世纪,随着工业发展的深入,孤岛式园区开发模式使得开发区的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以及城市空间不断生长

2、,开发区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城融合”概念被提了出来。 2.“产城融合”内涵 “产”这里指的是产业开发区, “城”指的是城市其他功能集聚空间, “产城融合”是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 “产城融合”要求产业与城市在功能上融合、空间上互动,整体上形成产业兴城,城市促产的格局。因此,深入理解产城融合的内涵,对于提出更为合理的园区空间发展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功能主义回归人本主义的必然 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形成期:产业开发区域功能较为单一,更多的是作为城市的一块飞地,在城市外围空间进行“边缘生长” ,较为依赖周

3、边城市的支持;经济发展带动力量主要以区域以外的资本、技术为主;产业结构中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值增长迅速;就业人口主要以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为主,生活配套设施依靠工厂来解决。 发展期:第二产业对服务业的内在需求开始显现,培训机构、酒店公寓、公共服务平台等服务设施逐渐开始配套,但是仍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就业人口中高技术产业人群比例提高,就业人群结构逐渐丰富;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逐渐增强。 成熟期: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产业集聚区已经从对周边城市的依赖转为依靠自身强大优势寻求与城市融合;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主导,就业人群结构复杂化、高级化,各个层次服务功能的需求强烈;资本需求和空间生产

4、的匹配成为区域发展的主旋律;这一阶段,对产业开发区的空间重新塑造成为规划的主要任务。 由此可见,产城融合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其本质是从功能主义向人本主义的一种必然回归。 2.2 产业及城市功能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第二产业的粗放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产业发展规律表明,在第二产业发展至一定规模后,第三产业将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增长也将由第二产业为主逐渐变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高素质、高收入人群增加,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需要更加紧密的空间

5、联系。于是,产业与城市之间融合产生内在动力,这就为产业功能及城市功能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产城在功能上的融合也会大大的降低经济交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功能融合、空间融合的统筹发展,也是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需求。 2.3 产业、人口、用地结构匹配 产业结构决定城市的就业结构,就业结构是否与城市配套服务设施供给状况相吻合,居住人口是否与产业需求相匹配,是能否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之一。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逐步减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逐步增加。

6、而至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就业结构的改变,改变了社会服务需求,城市配套服务设施的供给也应当随之改变。 3.龙泉园区“产城融合”空间发展建议 3.1 准确把握区域发展阶段 不同的发展阶段,空间的发展重点也不尽相同。在确定发展战略之前,应当首先把握园区发展阶段,才能使园区的空间发展更加具有针对性。 龙泉园区作为玉溪国家级高新区的延伸,在政策、经济、资源等方面都有强大的支持,但仍然是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产业开发区,这给园区在未来发展的选择上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规划应着眼长远,以产城融合为发展目标,采用规划引导的方法,有步骤、分时序的进行园区开发。 3.2 强调区域间协作发展 随着开发区

7、规模的增大和能级的提升,与周边地区的互动关系逐渐增强,尤其是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开发区更应与相邻地区形成共享服务圈、共享创新平台等合作发展机制,以促进区域共同发展。龙泉园区与江川县在空间上紧密联系,各有其比较优势:江川县是拥有较为完整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础服务设施,自然环境优越,服务业也较为发达;江川龙泉园区是新兴产业主导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由政府强力推动,拥有较好的发展条件,拥有明显政策优势、体制优势、产业优势。龙泉园区与江川县应该形成优势互补、密切合作、产业互动、服务共享、交通对接、空间互联的格局。 3.3 完善服务设施,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 产城融合发展需要明确认识地区发展的结构,满足

8、就业人群的发展需要,由此才能提出更为合理的规划方案,满足区域发展对服务设施的需求。为了园区能够提供高水准的服务设施,规划提出利用江川县总体规划中山地城镇发展区的优异基底条件,集中布置生活服务空间,按照最佳的服务半径,充分满足园区就业人群的服务需求。服务区除了配备必须的基础功能外,还应当配置教育、居住、文化博览、体育休闲等多种功能,力图形成功能融合、服务优质的产城融合示范性区域。 3.4 培育商务中心、提升创新活力 产城融合发展与地区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伴随着开发区转型升级,需要建设中心商务区来满足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的需求,规划结合园区特点及江川县城未来发展方向,将园区几何重心确定为中央商务

9、区,并且确定 6 条对外联系公路,提升商务区交通通达度,提高与玉溪红塔区及江川县城的联系程度,并以此空间为载体,促进产业创新研发功能的发展,使得产业与产业之间、园区各功能区之间、园区与城市之间形成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江川龙泉园区功能结构图 4.结语 “产城融合”的提出,是对开发区空间发展模式的反思,只有深入剖析其内涵,才能提出更为科学的空间发展建议,才能使得产业功能需求、城市功能需求与空间供给进行更有效匹配,从而推动开发区由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多功能融合的多元化园区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4):58-64. 2林华.关于上海新城“产城融合”的研究-以青浦新城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1(5):3036. 3朱跃华,段兆广转型视角下的城市产业发展研究以张家港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1(4):5758 4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以商水县产业集聚区为例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