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664389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审查工作细则一、项目信息 1.项目名称: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2.审批类别:行政许可3.项目编码:02003二、审查过程 (一)受理。教育部根据工作安排下达审查工作通知,各编写单位按照要求送审教材及有关材料。(二)专家委员会审查。1.个人审读。由审查专家本人对教材进行审读,对照审查要求和审查标准,提出个人意见,填写审读意见表。2.集体审议。专家委员会召开审查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对教材集体把关,对个人审查意见逐条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审查意见,投票表决形成审查结论。对于新编教材或根据课程标准变化修订的教材,须进行初审和复审,初审通过后教材应进行试教试用。(三)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

2、。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后,需提交国家教材委员会审定,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议事规程执行。(四)教育部行政审定程序。教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审定通过后,由教育部履行行政审定程序,列入全国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三、审查标准和要求 (一)思想导向。重点对教材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等进行把关。1.根据学科性质、任务和学生年龄特点,系统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法治意识、生态文明等教育,体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传承人类

3、文明精华,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思想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新成果。3.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文化底蕴、国际视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与课程标准的切合度。重点对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把关。1.总体设计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落实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2.有效落实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要求。3.覆盖广度、难易程度符合课程标准的具体规定。(三)内容的选择和呈现。重点对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呈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把关。1.所选素材具有丰富性和典型性,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景,便于教师设计和

4、学生学习,能结合社会实际及学生生活经验。2.呈现方式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成长特点,符合学科特点。内容编排和情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索与创新精神。3.内容设计具有整体性和逻辑性,风格统一。内容安排详略得当,结构合理,相互照应,没有不必要的重复与交叉。注意学科内部的单元之间、册次之间、学段之间的衔接,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4.栏目设计合理,形式活泼。学习活动(如实验、讨论、社会实践等)目的明确、要求合理、设计多样。练习数量和难度适当,有助于发展学生理解、运用和拓展能力。5.语言文字表达规范准确、生动流畅,可读性强。6.图表选择恰当,图文配合得当。7.无科学性和常识性错误;无任何歧视

5、性内容;无任何商业宣传;不得有各类教学辅助资料的网址、二维码等信息。8.除了审查教材的内部结构、跨学段衔接外,还注意审查相关学科横向配合。(四)对教和学的引导。1.教材具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创设切合教学目标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3.为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学习机会,设计多样的实践性活动和作业,如个人与小组、口头与书面、图像与实物、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等,支持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4.引导和支持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启发教师设计易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5.引导和支持教师合理选择、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6.引导和

6、支持教师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五)教材的编辑符合规范。1.版面设计美观大方、疏密得当。2.插图质量高,图像清晰。3.标点符号、汉语拼音、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各种符号标识符合国家通用标准。4.送审之前有编校质量审读报告,文字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零点二五。(六)其他审查要求。1.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修订教材应进行对比审查,重点审查教材新增和删减内容。2.在学科专家委员会审查的基础上,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须对重大思想政治内容进行重点把关。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涉及历史、地理地图以及需要进行重大选题备案的内容,应按程序送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专题审查。四、监督检查 申请人认为审批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存在不规范行为、渎职行为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投诉或举报:(一)教育部监督举报中心教育部统一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2315/3315;监督举报邮箱:。举报中心应对举报事项进行记录,审查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二)教育部直属机关纪委教育部纪委监督举报电话:010-66096342;监督举报邮箱:。纪委应对举报事项进行记录,并进行办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