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川县震后经济恢复现状研究【摘要】 “5.12”特大地震让北川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羌族自治县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回顾震后至今的四年,在对口援建的政策支持下,北川县实现了跨越式重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大幅度向前推进。本文以北川县目前的经济社会现状为调查对象,了解北川在完全自主情况下的经济重建情况,为北川自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北川 震后经济 现状研究 一、北川县概况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绵阳市中区 42 公里,距省会成都 160 公里。东接江油市,南邻安县,西靠茂县,北抵松潘、平武县,面积 2867.83 平方公里。辖 6 个镇、16 个乡、1 个
2、民族乡(桃龙藏族) 。 二、北川县自主重建现状调查 (一)北川县自主重建现状概述 地震发生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安排,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确定由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县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山东省通过三年时间完成了对北川县城的异地重建、受灾群众的安居重建、交通通信、能源的超前恢复重建,为北川的全方位自主重建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北川“自主造血式”的经济建设始终没有起色,不仅如此,受灾干部群众的精神重建工作也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首先,与援建期间相比较,县城房价下滑了 30%左右,新县城商铺倒闭 20%,80%以上亏损缴不出租金;山东在北川的企业开工率只有 60%;拟定到北川的投资项
3、目也长时间落不到地。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大部分外来投资者有撤出北川的计划。其次,市场疲软,无消费群体,第三产业的发展迟缓不能有效的疏导就业需求,缓解就业压力。一来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后劲,阻碍了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对接与转移;二来,无法将失地农民和入迁到新县城的其他村民顺利改变成现代市民,也成为了北川当前最大的不稳定因素。此外,社会稳定形势也极其严峻。主要表现为:困难群体大,近 5 万多人无固定收入处于在家待业状态;老县城物权归属一直没得到妥善解决,伤残群体大,失地农民无法实现市民的本质转变,社会管理差;民族矛盾突出;干部队伍士气低落,对北川的前景无信心、无希望。 三、北川县自主重建中存在的
4、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经过各方资料的对比分析后,总结出以下几点致使北川前景堪忧的问题所在 缺乏经济建设与精神重建的战略团队。当前北川还不具备这样一个团队可以站在全国、全球视角下对北川的各项发展进行战略指导,提出切实的执行方案。最为严重的是,很大一部分北川民众和私营企业主对北川县现任政府持怀疑态度,投下了不信任票。 缺乏经济建设与精神重建的规划蓝图。城市发展,规划先行。目前,北川还没有一幅明确的能够让北川人和北川之外的人知晓的经济建设与精神重建的规划蓝图。走访中,众多调研对象告知光有一颗重建北川的心,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行动。 缺乏市场化主导的投资环境。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服务型政府在北川还未成
5、形,外来投资者对北川市场化投资环境信心不足,大部分私营业主认为北川的投资环境人治大于法制,其决策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这一点使得他们不敢在北川“大展拳脚” 。同时,投资环境不健全还使得北川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制约着产业升级转型。 (二)对比研究后,得出致使目前经济停滞不前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笔者认为,从主观因素上分析,北川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决定作用的“人” 。这个“人”包括得才兼备的领导人、一心求发展的北川人以及才思敏捷的智囊团。 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这一因素的关健就在于掌握方向的人。北川当前非常需要一位懂科学、懂北川、能凝聚北川民心、能站在全国、全球视角看
6、北川的领头人,只有有了这样一位文韬武略的掌舵手才能将北川这艘大船带出泥淖,驶向未来更广阔的天地。 其次,特大自然灾害之后的自主重建,与当地居民迫切希望改善现状恢复甚至是超过震前经济水平的强烈愿望是不可分割的。目前,北川当地人处于无方向、无规划的混沌状态中,加之自身知识能力有限,不能在自主重建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最后,就北川当下的现状看,目前还必须依靠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持,来完成震后自主重建。所以说,借脑工程是北川完成经济社会重建的一座重要桥梁。而要依靠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持又必须构建高端人才进入北川的环境。 (二)客观因素 中央政府主导的对口援建、社会支持重建结束后,北川还是停留在等、靠、要的传统思
7、维方式上,没有建立和健全的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就连援建中提出的“输血式”发展都存在着一定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北川的现状,则必须构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投资环境。因此,北川县政府应该从管理型转向到服务型政府上来,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政府的转型必定会带来经济的转型,市场导向化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四、结语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未来北川县的自主经济发展与重构产业体系是密不可分的。其未来战略制定中应重点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加大力度扶持农特产品加工业,切实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促进传统农业人口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转变,渐进的实现产业升级转型。与此同时,还应秉承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机制,实现科学治县,科学强县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庄万禄.民族经济学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 2张友.中国县域经济研究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 3张友,庄万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