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理论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66414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矛盾理论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矛盾理论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矛盾理论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矛盾理论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矛盾理论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矛盾理论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摘 要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方法三者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对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个体性原理的梳理,认为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矛盾的相关特性,根据具体情况实行相应的、适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作者简介:顾洁菁,华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25-02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作为人类的育德活动,是普遍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概念

2、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的好坏,都与科学合适的教育方法密不可分。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说,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直接作用于教育客体,并引起教育客体思想政治品德演变的行为模式和形态,即通常所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或手段。狭义的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直接发生关系的行为模式。很明显,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让受教育者接受,这就需要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正确运用马克思的矛盾理论。 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一)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有三个内涵:一是矛盾的普遍存在,即绝对性。矛盾的普

3、遍性,在它所存在的统一体中是不变的,不论这个统一体中的其他特性如何变化,或是这个统一体向新的统一体过渡的过程中,或是新统一体中,普遍性都不受影响地在变化中维持其本身的特性,也就是矛盾始终存在。毛泽东认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 “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 二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各种事物、各个过程、各阶段及其各方面的共同特点,即共性。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各个过程、各个阶段及其各方面,不论怎样千变万化,或是千差万别,相互之间都有共同的特点和联系。矛盾的普遍性正是构成这些共同特点和统一联系的要素。 三是矛盾是事物前进发展的推动力和源泉,没有矛

4、盾就没有世界,“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 (二)矛盾的普遍性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过程中的体现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下简称“教育方法” )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方法三者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对根本矛盾。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何,内容是什么,都无一例外地,且始终存在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一对矛盾。如何形成良好的“受-教”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成功的关键。 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这一对矛盾,衍生出两种基本矛盾:其一是教育者与教育方法的矛盾,其二是受教育者与教育方法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方法的矛盾,表现在教育方法一方面为教育者

5、所支配,为教育者的教学目的服务;另一方面,教育方法由于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累和变革,具有自身的规律,不会以个别教育者的意志和特性而转移,教育者只能认识并利用之。至于受教育者与教育方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两点:受教育者对教育方法是否接受,受教育者对教育方法是否适应。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施过程能否成功的前提,后者是对于教育方法成效的检验。 不过,无论具体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如何,这三者之间的这三对矛盾都是普遍、绝对存在的。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一)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三点: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特点;第三,事

6、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特点。 世界是统一的,但又是多样的。不同的事物、同一事物的不同的侧面,都有其不同的特质和特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即使是同一片树叶的两面,仔细看来,还是会发现树叶两面的不同纹路。正是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各个事物、事物过程的各阶段或同一事物内部诸方面的不同本质、特性和区别点。黑格尔将矛盾的特殊性定义为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区别于矛盾普遍性的“规定性” ,是“显示同一中差别的规定性。 ”“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

7、质的。 ” (二)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 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决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是指不决定事物及其过程的基本性质,并且不一定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的矛盾。二者相互作用,根本矛盾决定并制约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反作用于根本矛盾,可以促进或延缓根本矛盾的解决,从而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过程。 (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两对概念,其实只是观察的载体不同,但其背景、本质有极其一致的地方,以下将一起阐述。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的作用的矛

8、盾(方面) 。非主要矛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则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是两种对立的矛盾力量,二者总是相互作用的。前者对后者起支配作用,后者反过来影响前者的发展和解决,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而非一成不变的。 (四)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施过程中正确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 考察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如何,当以受教育者是否真正接受并且适应教育者使用的教育方法来衡量,因此,教育者在准备阶段及前期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列宁是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来实现思

9、想政治教育的典范。推翻沙皇统治后,苏维埃代表一度为无法劝阻农民想要毁掉沙皇宫殿的想法而苦恼。列宁通过简短的交谈,做通了农民的工作。 列宁:“大家要拆掉沙皇的宫殿可以,能不能在拆之前回答我几个问题?” 农民同意了。 列宁:“沙皇的宫殿是谁建的?是我们穷苦的农民建的吗?” 农民回答是。 列宁:“我们自己建的宫殿,给代表住可以吗?” 农民一听让代表住自己建的、原本是沙皇住的宫殿,都很愿意。 于是,列宁问:“那沙皇的宫殿还要拆吗?” 结果,当然是问题的圆满解决。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列宁抓住了几个点: 首先,是受教育者的特殊性饱受沙皇剥削欺凌的穷苦农民。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导致对他们不可能

10、进行过多的理论说教,而需要通俗易懂的引导。列宁充分看到了这一点,没有说教,只有寥寥数语,但都正中要害。 其次,列宁在启发的过程中准确指出了沙皇与农民、苏维埃代表与农民、农民与宫殿、苏维埃代表与沙皇这四对矛盾。沙皇与农民以及苏维埃代表与沙皇,是沙皇政权统治时期的主要矛盾;苏维埃代表与农民、沙皇的宫殿与农民的矛盾并非苏维埃政权统治时期的主要矛盾。宫殿本身是劳动的成果,对于农民没有任何伤害,没有也不应被打上任何阶层的烙印;苏维埃代表与农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列宁很轻松也很成功地解决了对于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所以,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鉴类似的事例,正确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注意受教

11、育者的特性,找到合适的方式,尤其是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矛盾的个体性原理 (一)矛盾的个体性 黑格尔说:“一切事物都是个体的,而个体事物又是具有普遍性或内在本性于其自身的;或者说是,个体化的普遍性,在这种个体化的普遍性中,普遍性与个体性是区别开了的,但同时又是同一的。 ”因此,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既是对立区别的,又是统一的。在此,我们将个体事物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结合、相结合的一体性,称为矛盾的个体性。任何事物、事物的各个过程阶段、及它们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个体性,它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升华。这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承认并关注矛盾的普遍性,同时也要关注矛

12、盾的特殊性,即把握矛盾的个体性,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相应合适的对策解决方案要因时而定,因事因势而定。 (二)运用矛盾个体性原理,达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的特性,即个体性。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这一特性,既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普遍的方法,了解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前,主要需注意教育内容(主题)和受教育对象这两方面的个体性。针对不同的教育内容,教育者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同的教育内容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载体来传达。比如有关法纪教育

13、的,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影像,或是一些情景再现的方式达到加深影响的效果;对于大学生进行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或是借助一些身边同辈的实例,来辅助教学;如果教育内容是偏重理论化的,则需要主要采取讲授或是受教育者间讨论等形式,务求对理论的真正理解。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前,还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心理状态、能力高低、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其具体情况确立具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我国古代的“至圣先师”孔子,将教化实践确立在对学生的深刻认识之上,是其能成为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与道德的教化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他有弟子三千,有贵族子弟

14、,也有贫寒之人。但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弟子,他都能够在充分了解弟子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弟子的天资、个性和特点,分别给予适合的引导,最终其弟子中出了七十二名贤士。因此,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单纯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灌输教育内容,而是要以矛盾理论为指导,深入了解教育过程中各要素,尤其是受教育者的个体性特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 注释: 黄蓉生.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重庆:西安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6.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2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韦冬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和规律研究.中南大学.2008. 4王鹏程.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个体性和矛盾的普遍存在性.前沿.200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