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都市圈副中心的新型城市化路径选择【摘要】 本文在理清新型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以广州从化市为例,对从化市副中心进行 SWOT 分析,并提出城市副中心发展的路径选择。【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副中心 路径 从化市 城市的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表现在城市中心体系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转变。与此同时,服务业、文化产业、消费产业等多元经济发展赋予了城市中心新的功能,另辟空间建设城市副中心便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但研究发现,多数大城市的硬件设施建设、产业升级迁移、公共服务支撑等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城市副中心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 目前,广州市已出台一揽子的“1+15”新型城市化
2、政策体系,实施“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发展战略,完善“都会区外围城区重点镇(含中心镇)一般镇”的城镇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网络完善、产城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广州在推进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在建设城市副中心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探讨一条符合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 一、新型城市化的内涵 关于新型城市化,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定义。通过对研究者对新型城市化的解释进行归纳,其内涵有以下几点。 1、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化的扬弃 传统的城市化走的是一条“重数量、轻质量” , “重外延、轻内涵” ,“重物质、轻精神” , “重生产、轻生活”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导致资源浪费
3、,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城乡分割,文化匮乏,价值扭曲,出现“假城市化” 、 “伪城市化”或“半城市化”现象,在加剧严重“城市病”的同时,也出现严重的“农村病” ,而新型城市化就是对传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扬弃。 2、新型城市化是以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城市化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些发达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与之相适应,城市化发展由“谋生”导向型向“乐生”导向型转变,城市经济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和服务经济转变。 3、新型城市化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护的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求土地、水、电、能源等资源高效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发展的物质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减轻城
4、市化对土地的压力,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4、新型城市化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和人的自身需求满足,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的城市化。 5、新型城市化是城市结构转换升级的城市化 新型城市化明显扬弃了人口城市化的观点,体现了对城市化综合的、全面的理解,包括了有形城市化和无形城市化、外延城市化和内涵城市化、人口转换型城市化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等等。考察城市化,不单看城镇人口比重,还要看空间布局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以及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扩散,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5、日益接近城市居民等等。 6、新型城市化是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 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突破传统城市化生产要素约束,加快城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良性互动,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7、新型城市化是分阶段、分区域的城市化 由于各个地区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规模结构等不同,其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所制定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也是不同的,决不能搞“一刀切” 。新型城市化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如中西部地区) ,也可以是大都市区化、都市圈化等(如东部地区) 。 目前广州政府将广州
6、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三个六” 。“六个转变”:从“重物轻人”向以人为本转变,从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转变,从外延扩张向网络组团转变,从“千城一面”向岭南特色转变,从全能政府向协同善治转变。 “六个新”:树立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三位一体发展新理念,强化人才、知识、创新发展新动力,把握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三个重大突破”新抓手,优化“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城市空间新布局,打造花城绿城水城的生态城市新品牌,创造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幸福新生活。 “六条原则”: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国际视野、低碳智慧、岭南特色。
7、二、广州副中心建设的 SWOT 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区的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商业购物人流拥塞,生产与生活居民交错混杂,环境污染日趋恶化。为克服种种“城市病” ,将耗能高、占地多、运量大的工业企业分期分批从中心区迁往远郊区,并适当分散中心区的部分经济、文化、商业、市场和行政等职能,很多城市在借鉴国外大城市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规划实施城市副中心(Sub-CBD) ,并取得了成功。比如上海浦东坚持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贸易先行的发展战略,使浦东的城市形态和经济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南京市依托奥林匹克中心的建设,推动南京市河西副中心的发展等。 与实践相比,对 Sub-CBD 的研究就
8、显得十分薄弱,很少有对 Sub-CBD的完整定义,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陈瑛在其博士论文特大城市 CBD系统的理论与实践中,从流量经济学的新视角给出了一个定义,认为Sub-CBD 是特大城市核心 CBD 以外,城市经济流的高效集聚区,是城市中新兴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是城市空间结构分散化过程中核心 CBD 的外延部分,具有疏解或互补核心 CBD 的功能,并与之共同构成城市 CBD网络系统。结合我国城市 Sub-CBD 的实践和检索到的文献中的阐述,概括来说,城市副中心就是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要求,分担中心城区的一定职能,从主中心向外围延展,进行集中成片的开发建设,以达到疏解中心区的人口、调
9、整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缓解中心区的交通、改善中心区的环境等,从而形成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 广州也存在较明显的“城市病” ,经济系统上表现为城乡间市场、交通、信息网络的碎片化;社会系统上表现为社会矛盾的集聚、社会治理机构的行政化;生存系统上表现为底线民生和基本民生水平过低;文化系统上表现为创造力较低,核心价值不明确;生态系统上表现为环境、资源承载力的急剧下降。广州“十二五”规划指出,广州将形成“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三个副中心”的新城市格局,把从化定位在重点打造成为宜业宜居的城市副中心。如何建设从化副中心,通过对从化市进行 SWOT 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1、优势分析(SStren
10、gths) (1)自然地理区位优势。从化市位于广州市东北面,市境东面与龙门县、增城市接壤,南面跟广州郊区毗邻,西面和清远市、广州市花都区交界,北面同佛冈、新丰县相连。境内西北到东南最长直线距离约 45千米,东北到正南边最大距离 80 千米,这些都是从化市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 (2)历史文化优势。从化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 年前从化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至今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存。从化现在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古建筑大部分是明清时期建筑,如列为省或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广裕祠、五岳殿等 7 个景点见证着岭南文化和从化文明的智慧与成长。 (3)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从化是世界闻
11、名的温泉之乡,拥有热泉眼13 个,温泉地下热水日自涌量达 10000 立方米,每年可供 700 万人次享用。从化温泉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泉” 。其中,碧水湾温泉为国家 4A 景区,是全世界除了瑞士之外,仅有的一个含有氡元素的温泉。从化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水、林、果、泉、湖为特色的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有“第二庐山”之称;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旅游度假区被评为“3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流溪温泉度假区、天湖瀑布。流溪香雪、仙沐园、三桠塘幽谷、钱岗古村落等景点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4)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近几年从化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坚持
12、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2011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3.89 亿元,同比增长 5.3%。有规划面积达 3 万多亩的“万花园” ,落户花卉企业达 31 家,被纳入农业部、广东省共建的“珠三角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计划。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 5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138 个,评为省名牌农产品 12个,建成省及广州市旅游特色村 7 个、星级农家乐 23 家, “一村一品”发展到 20 个品种、覆盖 40 条行政村。被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称号。 2、劣势分析(Wweaknesses) (1)基础
13、设施投入不足。从化市城乡差距比较大,农民的人均收入与全广州市的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是 3.64 倍。城乡基础设施落后,从化连一家三甲医院都没有。交通格局为“主动脉型” ,仅靠 105 国道、省道355 线和街北高速公路与外界连接,交通运力单薄,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产业集群不发达。从化市几乎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产业集群。近年来引进了杰事杰、金光伏等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战略性主导产业项目,目前正加快动工建设。同时重点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从化园区、华南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华南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和华工科技园从化产业基地建设,将借助这些重点项目和产业,做好与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对接。将从
14、化建成“广州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还有待继续加大投入和进行合理布局规划,形成以产业集群为主要形式的规模优势。 3、机遇分析(Oopportunities) (1)政策引导。广州“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将从化则将重点打造成为宜业宜居的城市副中心。2011 年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加快广州北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提案的决议,充分彰显了广州市对从化发展的高度重视,给从化市实现跨越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2)低碳经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去工业化趋势以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从化市副中心发展提供了追赶的思路和方向。去工业化背景下旨在追求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
15、技术的低碳经济为从化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机遇和发展思路。 4、外部威胁(Tthreats) 如上分析,从化市具有自身的优势,但目前各周边城市都在加快发展,城市博弈竞争日趋激烈,三个副中心中的花都和增城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从化若不抢抓机遇,那么从化的地位就会被削弱甚至边缘化,从而失去发展的良机。 三、大都市圈副中心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径选择以广州从化市为例 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城市化发展路径及相关对策如下。 1、城市发展总目标由县级市走向广州北部城市副中心和珠三角最宜居生态城市 从化作为广州的生态屏障和水源地,其广州北部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意味着从化实行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双赢”战略,也意味着可以大力发
16、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同其他区县形成错位发展,打造宜居生态城市,为从化后发赶超提供强大动力。 从化将面临着承接广州现有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承载广州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转移及辐射广州北部周边地区乃至广东北部的三大利好。为此,从化将着力于做好城市空间布局对接、产业功能对接、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基本公共服务对接等对接,实现广州城市功能的扩展和延伸,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2、城市规划由市区规划走向城乡一体化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从化要全面启动城市副中心总体规划,实现与广州的空间布局对接,重点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四大主体功能
17、区规划和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公共配套等专项规划,承载广州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转移,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推动城乡布局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均衡型”转变。同时,细化现有从化四大功能区内中心镇、名镇、名村和农村新社区的规划,促进形成点、线、面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的城乡体系。 3、城市产业由传统工业走向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 国际上成功而具有活力的副中心都是在商务办公等核心职能之外拓展零售商业、体闲娱乐、公共服务以及配套居住等多种功能。例如芝加哥密歇根大街就具备均衡的功能配比。资料显示,在密歇根大街的重点地段中“信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服务业”的企业数量占到 42
18、%, “批发贸易、零售贸易、交通和仓储业”占 20%,而“教育服务、健康医疗、艺术娱乐旅馆和食品服务业”等生活服务类企业则占到 30%。总之,功能配比失衡、缺少服务配套的副中心已不能满足后现代社会人们多样化需求,也不能支撑后工业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 要实现与广州的产业功能对接,从化将主动承接广州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新型产业基地” (如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创意产业、商务旅游、都市农业)规划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城市产业由传统工业走向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从化经济开发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万花园、广东动漫城等发展平台建设,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19、。 一要集中打造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从化园区、华南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代表的新一代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将从化经济开发区列入“广州新材料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在明珠工业园内打造数个百亿以上规模的“园中园” ,切实提升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和集约化水平。 二要做优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家级商务养生旅游休闲度假区,联动推进蝴蝶谷、生命谷旅游度假区和五指山旅游风景区开发,形成引领高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新亮点” 。 三要做活万花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旅游元素和功能,促进观光农业发展,打造国家级示范园区,发展都市型农业。 四要做强广东动漫城。积极筹办动漫游戏展
20、和时尚创意博览会,提升动漫产业的培育孵化功能和集聚辐射力,扶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4、城乡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 由二元分割的城乡关系转为一元联系的城乡关系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一条重要路径。从化市城乡一体化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 一要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对接。要加快推进城际轨道和高快速路建设,重点推进轨道交通 14 号线及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尽快建成通车。建设从化客运站枢纽,新建轨道线 1 条,新建及改造高快速路 3 条,实现“大交通”发展战略向“立体网络型”转变。继续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确保流溪河水源水质安全。支持从化中心城区、名镇名村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危破房改造,打造城乡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二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接。大多数世界成功的新建副中心都具备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齐备的服务配套设施。日本临海副中心建设包括文化、体育、体闲、景观等多种功能,有着世界一流的信息化设施,并采用“地下共同沟”集中布置各项基础设施管道。随着城市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强,功能多样性对于城市新建副中心的重要性会愈发凸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