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低碳经济下装备制造业的碳排放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区位商分析装备制造业的分布情况,再通过碳排放模型测算装备制造业的碳排放情况,得出 20012010 年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从 20012010 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单位 GDP 碳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从 2001 年的 14.4 克/元到2010 年的 5.6 克/元,单位 GDP 碳排放量下降了 60%,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后,本文在产业本身及产业转移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装备制造业;碳排放 一、引言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
2、展、低碳发展,单位 GDP 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要求将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出的方式转变。我国提出中国的碳排放目标是到 2020 年,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05 年下降 4045%。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是我国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实践力量。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情况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碳排放问题的研究也开展起来。日本学者 Yoichi Kaya(1990)在 IPCC 研讨会上提出 Kaya 恒等式,成为测
3、量碳排放量的第一种比较系统的方法。他提出一个国家或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人均 GDP、单位 GDP 能耗和能源结构。Holdren(2000)提出了用于测量碳排放量第二种方法IPAT 法,核心思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碳排放量的增长取决于人口规模、社会影响、技术影响。Grossman 和 Krueger(1991)提出了碳排放的库次涅茨曲线,认为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之间存在倒 U 的关系。Sun(2005)认为在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有低碳经济效应时,一个理想的指标就是单位 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enny(2009)以爱尔兰为例,分析比较了六种不同的用于测定碳排放量的模型。上述
4、研究的方法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评价多是非动态,对于不同时间序列的比较不够充分。 (二)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理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碳排放与能源结构关系、碳排放与国际贸易结构关系等方面。谭丹和黄贤金(2008)测定了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总碳排放量和生产总值,分析碳排放与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孙建卫、陈志刚等(2010)运用 IPCC 的方法对中国不同年份的碳排放量进行核算。王群伟等(2010)运用 DEA 模型建立了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绩效动态变化的指数,通过收敛理论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地区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焦兵(2011)从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和消费升级角度,验证了西部
5、地区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许广月、宋德勇(2010)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得出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库兹涅茨曲线符合倒 U 型而西部地区不符合的结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装备制造业的碳排放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并不多见。我国能否实现低碳经济目标,装备制造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装备制造业的低碳效应有着现实意义。 三、我国装备制造业分布情况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装备制造业的集群特征较为明显,第一,产业关联程度高:涉及企业多,联系紧密;第二,技术水平要求高: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产业的聚集程度更高;第三,要求资源共享和技
6、术溢出效应:通过产业聚集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外部性。 本文选择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在某个区域是否构成专业化,公式为 LQij=Pi/Qi。 其中,LQij 为某区域某一产业的区位商;Pi 为区域 j 的产业 i 的产值占该区域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Qi 为产业 i 的全国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 装备制造业主要有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大类。本文选取 20012010 年数据,分别计算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区位商,如图 1 所示。 由东、中、西三地区的
7、装备制造业的区位商可以看出: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区位商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区位商,数值都大于 1,说明东部地区是装备制造业有聚集优势的地区。东部地区的区位商 20012003年轻微下降,到 2007 年逐年增加,聚集程度上升,2008 年之后有所下降,专业化程度有下降的趋势。近年来,东部地区出现劳动力价格上涨、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匮乏等问题,导致东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减缓并有向中部和西部转移趋势,以寻求优越的资源、良好的环境及较低的成本。中部地区的区位商 20012003 年增加,2004 年短暂下降 2010 年又恢复上升,说明中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业集群聚集化程度不断提高。西部地区区位商上下起
8、伏,表明聚集化程度有波动。通过计算东、中、西三地区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年增长率,东部地区的企业数量增长率是逐年放缓的,而中部和西部的是逐年提高的。总体来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阵地仍然在东部,但发展速度放缓;中部和西部的装备制造业专业化程度加深,产业不断发展扩大。 四、装备制造业碳排放测算及结果分析 (一)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改变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模式,把降低碳排放量融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去。低碳效应是指经济发展和格局的变化是否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我国装备制造业是否实现了碳排放量的减少,是否产生低碳效应,需要我们进行测算和验证。 (二)装备制造业碳排放测算模型 1.装备制造业碳排放测算 (1
9、)煤炭、石油、天然气是装备制造业中使用最多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最多。根据已有的统计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中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碳排放量。每一种能源燃料的碳排放系数不同,因此总碳排放量=(每种能源燃料单位消耗量碳排放量)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碳排放运用下列公式测算:Tj=eij*ri*ci。公式中:Tj 为 j 产业的碳排放总量;i 表示能源燃料种类,分别为煤炭、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天然气;eij 表示 j 产业在一年对第 i 种能源的消耗量;ri 为第 i种能源标准煤折算系数;ci 为第 i 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计算得到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耗量、产值、碳排放量,如图 2 所示。 (2)计
10、算装备制造业单位 GDP 碳排放量。装备制造业单位 GDP 碳排放量=装备制造业碳排放量/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计算得出在 20002010 年装备制造业的单位 GDP 碳排放量,如图 3 所示。 2.结果分析 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主要有经济产出效应、经济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碳强度效应。经济产出效应:碳排放量随着经济产出(GDP)的增加而增加。经济结构效应:经济结构中符合低碳要求的产业占比重越大,碳排放量越小。能源结构效应:在经济发展中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会降低碳排放量。碳强度效应:使用新能源能降低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 (1)由图 2 可以看出,20012010 年装备制
11、造业产出总值、能源消耗总量和总碳排放量都逐年增长。碳排放量的经济效应方面,2010 年装备制造业的产值比 2001 年增长了近 7 倍,碳排放量增长了 2 倍。能源结构方面,我国装备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要,能源消耗量巨大,2010 年的能源消耗量达到 1.75 亿吨标准煤,比 2001 年增长了 2 倍,碳排放量也增长。 (2)从图 3 来看,20012010 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单位 GDP 的碳排放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从 2001 年的 14.4 克/元到 2010 年的 5.6 克/元,单位 GDP 的碳排放量下降了 60%。从单位 GDP 的碳排放量角度来看,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低碳
12、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五、政策建议 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对于装备制造业自身来说,要向创新型产业方向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集群技术溢出不断扩张,实现产业上的重点跨越和技术上的重点突破;依赖政府政策,为自身发展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其次,产业转移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政府应该指导装备制造业产业有步骤地转移,包括主导企业及相关企业及配套部门。对于西部和中部地区来说,应统筹兼顾。政府加强体制改革,对转移产业做出引导和政策规定;同时对转移产业进行鉴别,对于
13、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应减少转移。 参考文献: 1Kaya,Y.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Control on GNP Growth: Interpretation of Proposed ScenariosA.IPCC Energy and Industry SubgroupC.New York:Mac well,1990. 2Holdren,J.P.Energy,the environment,and health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04). 3王缉慈.我国制造业集群分布现状及其发展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12). 4谭丹,黄贤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5赵忠华,胡运权.装备制造业集聚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04). 6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01).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