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安全管理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67264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安全管理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安全管理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安全管理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安全管理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安全管理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与安全管理对策摘要:当前,为了减缓城市交通压力,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地铁建设,而地铁的建设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地铁施工;地质灾害;危险性;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地铁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因此针对其施工建设,必须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其中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是一项必须的工作,若对地质灾害危险性重视不足或防治不当,就很有可能导致地铁工程建设遭受或引发地质灾害进而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作用使地质自然环境恶化,并

2、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损失以及严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的事件。目前对地质灾害的范围和种类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变异和人为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地质过程和现象。有人认为地质灾害是在各种动力活动作用下,地质环境发生灾害性变异的结果;地质环境异常变化的区域越广,变化的要素越多,变化的程度越大,所形成的地质灾害越严重。地质灾害内涵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强调致灾的动力条件,即因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事件才是地质灾害。地质作用是促使组成地壳的物质组分、构造和表面形态等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除上述自然地质作用外,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规模

3、和范围迅速扩展,人类对地球表面形态和物质组成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有人把这类作用称为人为地质作用。因此,由内动力地质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变化形成的灾害称为地质灾害。 第二,强调灾害事件的后果,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毁损的地质事件称为地质灾害,而那些仅仅是地质环境恶化,但并没有直接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地质事件,则只是一种危害,尚未构成灾害,对此,我们习惯地称其为环境地质问题。 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产生的原因 2.1、地面塌陷 在地铁施工中,盾构法施工容易引起隧道周围土体的松动和沉陷,它直观表现为地表沉降、隆起和裂缝,受其影响隧道附近的建构筑物

4、将产生变形、沉降或变位,甚至使建构筑物遭受破损或破坏。这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而言,属于地面塌陷灾害的范畴,而一般文献称为地表沉降。盾构法施工引发的地面塌陷( 地表沉降) 主要是由盾构施工的地层损失和松动土体固结沉降引起的。依据我国的管理标准,将地层损失率限定在 5%以内, 将地表最大沉降量限定在 30mm 以内。 2.2、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浅部的压实加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地面沉降又称地面下沉或地陷,我国目前已有 20 多个城市发生了地面沉降,其中上海、天津、台北、太原等最大累计地面沉降已超过 2 m。地面沉降是地铁建设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北京、上海、深圳

5、、广州、杭州等在地铁建设过程中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面坍塌事故。地面沉降会带来以下危害结果:地铁建筑不均匀下沉,地铁盾构断裂,铁轨扭曲,地铁隧道透水,基坑与路面坍塌等。 2.3、流砂、管涌 流砂和管涌是渗透变形的两种形式,均属于地下水的不良作用。流砂多发生在颗粒级配均匀而细的粉、细砂中,其表现形式是所有颗粒同时从类似于管状的通道被渗透水冲走。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孔道中发生移动并被带出,逐渐形成管形通道,从而掏空地基或坝体。流砂和管涌主要发生在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如防治不当,流砂和管涌易造成地铁车站基坑支护变形失稳坍塌、基坑进水、基础发生滑移或不均匀下沉、基础悬浮

6、等,以及地铁隧道透水。 地铁施工的地质灾害的安全管理对策 (1)地铁建设时,建设单位负责牵头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人员以及地质、结构专家等,统一管理,分工协作。施工单位应精心施工,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城建档案等资料摸清工程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情况,是否有暗浜、流砂、承压水层等不良地质。须查清基坑周边环境: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基础、埋深及上部结构形状;地下管线的管类、规格、分布;暗浜和废弃人防及管线的距离和大小;道路的距离和车流;地表水的汇流和排疏情况等对基坑开挖有影响的情况。对危险性较大的隧道和深基坑工程要有针对性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7、对施工中遇到的地质灾害应有相应的预控防治抢险措施。 (2)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严格审核把关。依据地铁工程相关设计,在施工前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辅助工法、结构材料和加固保护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 、 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和安全操作与安全作业规程 ,经报上级和安全监理确认后实施。在施工中根据施工单位和第三方监测所发现的新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设计变更或应急处置,经安全监理确认后实施;在施工中要进行详细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另外,应聘请具有专门技术等级要求的技术人员,对大型设施吊装、主要模板工程、施工主体变形、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建筑物沉降进行严密观测,并根据观测数据调整施工方案,确保

8、施工周边建筑物安全。 (3)施工时应严格执行作业程序,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措施,合理安排工期。除设立专职安全员外,现场还应配备经验丰富的专业地质工程师,及时发现开挖作业面的地质地质灾害隐患。当施工现场地质条件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会同设计、监理等进行变更设计,哪怕是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监理单位严格审查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防治,当情况危急时应立即下达停工指令,对施工单位抢险所发生的费用应事后与建设单位签字认可。 (4)大力提高抢险救援能力,筑起最后一道安全防线。尽管我们下大力气构建了地铁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大力加强安全基础建设,构筑安全保障体系,尽可能加大地铁

9、施工安全系数,但安全隐患不可能完全消除;尽管我们加强对地铁施工中重点和隐患部位的严密监控,制定并落实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控措施,但对地铁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有些事情防不胜防,险情可以不断减少,但不可能完全消灭。为此,我们应大力提高抢险救援能力,努力控制各种事态的发展,将其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筑起安全施工的最后一道有效防线。一方面,需要针对地铁施工各环节中重大的危险源,特别是消防安全和开挖塌方等高风险事件,积极建立并完善应急预案;另一方面,加强专兼职抢险队伍建设,强化各岗位对地质灾害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并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和演练。进一步加强施工一线人员的抢险能力建设,提高施工一线人员对各种

10、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 (5)加强监控量测,搞好安全预防。通过先进的监控量测以及收敛变形观测,对地铁施工过程中项目本身及周边环境进行密切监测,及时获取地铁项目自身及周边环境变化第一手资料,掌握地基和结构物变化情况。通过对各种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时采取防范和应急措施,有效提高地铁建设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总而言之,要重视地铁施工地质灾害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监理,做好监测预警和地质灾害超前预报,进而保证地铁施工的安全性,保证地铁的施工质量,进而使地铁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向喜琼. 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 2杨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安全事故分析与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