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成都市城市化发展.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67577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成都市城市化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成都市城市化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成都市城市化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成都市城市化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成都市城市化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定量定性结合分析成都市城市化发展摘要: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成都市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反映其城市化的成就及揭露其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据分析结果给出成都市走资源合理型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成都;城市化;可持续 一、成都市的经济发展 分析过程:本文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再用计量经济学一类方法,来反映成都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过程如下(本文取显著水平为0.1): 人均 GDP 是一个很好能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的指标,同时由于它也能与当地的贫困指数相结合反映当地的人民社会生活状况,故在该处的逐步回归法中选其作为被解释变量,来寻求与其余被选作解释变量(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2、、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的比例和居民价格消费指数)之间的关系。 用 Eviews 进行检验后,除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外,其余指标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将其余的六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进入逐步回归步骤,结果如下: Coefficients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显著水平 0.1 下,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比例、财政收入、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财政支出这五个指标比其他组合的指标对人均 GDP 的解释能力强。 下面是对经济结果的分析: 1.非农业人口与农业人口比率作为对成都市人均 GDP 解释强度最好的变量,充分表现了成都市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为本市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

3、渐转向为以非农业即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被选作该逐步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一个城市财政收入的 90%主要来源于各项税收,近些年来成都市的各项税收呈现这样的趋势:增值税、所得税税收靠前,第二、三经济圈层增长较快,第一经济圈层相对滞后; 第三产业税收呈现恢复性增长,第二产业税收发展平稳。而近年来,成都市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民生,在农业方面,支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工业方面,主要用于建设重大电子产业项目、重大产业化项目以及产业功能区建设等内容;服务业方面主要用于支持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商贸中心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其中对第二产业的扶持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 3.经济结构逐渐转向为

4、以非农业即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分析右图的经济走势来说,成都市当前第一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成都市的产业发展及其结构变化印证了城市化的助于经济结构发展这一特征。 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都市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 GDP 迅速增长,区域 GDP 的迅速拉动主要是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成都市经历了一个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其城市化特征逐渐显著。 二、成都市城市化的其他影响及反思 伴随着经济及城市产业的多样化,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有着更多的外来人员进入城市就业,初期,外来人员的流入对成都市的发展有着很大

5、的好处,一方面,不同地方的人来后可以带动成都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不断强大,吸引着各种各样的人来寻求就业、发展和投资的机会给足了城市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外来人员越来越热衷于在城市发展,尤其是在成都的人口变化中,城市的人口几乎呈现着直线增长的趋势,这样使得城市的发展出现了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成都地区房价上涨,区域政府用地和规划失控,教育卫生问题,低端人群社会扶持等问题。 对于这点,我们应该采取以小城市为起点,建设新型的城镇,采取“大” 、 “中” 、 “小”城市相结合的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加快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保险、交通等各项措施的同时

6、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交通、医疗和农民生活水平,在各个方面向城市靠拢,使农民生活在各个方面向城市居民看齐。如果只是单纯地讲究形式上的城市化,农民的生活并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那么所谓的城市化并不能给农民带来切身利益,只会加重城市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国家环保局2010 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生活、工业排放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水资源污染问题也相当突出。对于成都市来说,由于西南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所以从 1990 年以后成都市及其周边市区大力开发水利资源,虽然水利资源的开发代替了很多燃煤的使用,减少了很多废气的排放,但是水利设

7、施的修建以及水资源建设对当地植被、水生生物和区域天气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城市人口的聚集,使城市人生活废气废水排放量也大大增加,严重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另外,城市化和工业化使城市人口过度集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导致的噪声污染也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我国城市的很多政府执政者,在政绩驱动的动力下,过度强调发展经济规模,热衷于上项目,靠投资金、拼资源,很少事先考虑城市的资源承载力,往往是先规划后发展,城市面临的资源约束越来越强。多年以来,粗放式的城市化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保障问题,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8、,要坚持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进行系统规划。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实施时,要逐渐淡化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指标,突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良好指标和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约束指标,以促进资源节约和集约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 毅:当前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10. 2李嘉岩: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3.09. 3万广华 朱翠萍: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思考: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文海.2010.12. 4张 涛 李 波:关于我国城市化相关问题的研究J. 比较.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