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混凝土工程通病及预防.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3630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讨混凝土工程通病及预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探讨混凝土工程通病及预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探讨混凝土工程通病及预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探讨混凝土工程通病及预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探讨混凝土工程通病及预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探讨混凝土工程通病及预防(陕西昊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摘要】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商品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提出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几处通病,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字】质量控制;商品混凝土;裂缝 一、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如同其他产品质量,不仅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得到施工人员的重视。因此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关系到

2、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混凝土裂缝现象及原因 混凝土构件上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主要有收缩裂缝(塑性裂缝、温度裂缝) 、凝缩裂缝、干缩裂缝、荷载裂缝、化学反映裂缝、沉陷裂缝、冻胀裂缝、张拉裂缝、变形裂缝以及其他的施工裂缝。 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的非均质脆性材料。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高,因此混凝土建筑和构件通常都是带裂缝的。不少情况下,混凝土出现构件裂缝对结构性能、使用功能或耐久性等不会有大的影响,但是当裂缝已影响到或可能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使用功能或耐久性,减少使用寿命,甚至会引起渗漏,使其完全丧失使用功能。 (1)建

3、筑的结构构造 结构设计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如在主次梁交合处主梁没设加强箍筋或附加吊筋、大截面梁没设腰筋、构件断面突变或因开洞、留槽而引起应力集中;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太大;结构整体性差和建筑物防护不良等因素都会导致构件出现裂缝的情况。 (2)结构受荷 结构受荷后产生裂缝可由很多因素造成,特别是在施工和使用中。例如早期受震、过早拆模以及不当的施工方法、构件堆放、运输、吊装时的垫块或吊点位置不当、超负荷施工、张拉力的值过大等均可能引起裂缝。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当中,可根据不同情况规定裂缝的最大宽度,但必须在 0.20.3mm。若宽度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或在不允许开裂的构件上出现裂缝则是有害裂缝,

4、要重新进行分析并进行处理。 (3)地基变形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地基条件不良或沉降差较大、地基水平位移、温差过大导致强冻胀,或因环境水、渗漏水导致地基冻胀的影响都有可能造成结构开裂。裂缝的大小、形状、方位等均决定地基变形的情况,由于地基变形的应力相对比较大,使得裂缝具有贯穿性。 (4)温度、湿度变形 一般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混凝土表面或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作用,因此在构件内产生拉应力,而早期混凝土强度较低,但混凝土收缩值最大。所以,如果构件早期养护不良,很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会由于不均匀收缩变形、沉降、干缩等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当外界温度骤降时,

5、混凝土的体积胀缩会受到约束力的限制,使混凝土内产生温度应力,但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因而产生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的现象。 三、现场混凝土裂缝控制方法 (1)表面修补法 表面修补法是建筑工程中最简单和常见的修补方法,它主要是处理对混凝土拆模后表面出现如豆状的小孔或不均匀振捣、漏浆严重等问题上。可在裂缝的表面喷涂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作用是防止混凝上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一般采用改良水泥砂浆进行补强修补。 (2)嵌缝封堵法 裂缝封堵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俗称的嵌缝法,为了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弹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而变形缝宜采用如聚氯乙烯胶泥、塑料油膏、丁基橡胶等弹塑性止

6、水材料;非变形缝则可采用如聚合物水泥砂浆等刚性止水材料, 。 (3)减少结构内力 减少结构所受荷载,一般采用卸荷或控制荷载等方法,则需设置卸荷结构,增设支点或支撑等。 (4)结构加固法 结构加固法适用在对结构整体性、承载能力有影响的深层或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某些建筑物或部位,出现严重的裂缝,虽采用了上述两种方法但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必须采用结构加固法。而在结构加固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上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上补强加固、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等。 四、混凝土工程实例 某工程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住宅,在其墙体上出现竖向对称裂缝。经过

7、分析得知,原因是在工程施工期间就已经存在初始裂缝,后来随着裂缝的进一步扩展所致。在冬季的时候,房子采用地板采暖,混凝土楼板的温度会有较大的提升,然而四周的混凝土墙体就会对混凝土楼板产生约束,导致墙体受到一种拉应力,所形成的拉应力在墙体的初始裂缝处较为集中,从而导致初始裂缝的进一步扩展,经过研究分析,这一裂缝并不会危到建筑的结构安全,但需要对地板采暖这种结构设计进行必要的专题研究,目的在于控制裂缝的出现。 保税区某工程,该工程为一烂尾楼的改造项目,因为停工的时间比较长,而且还没有进行建筑围护结构工程施工,所以在该建筑的楼板上出现较多的裂缝。经过对裂缝形态特征分析以后得知:大多数裂缝都属于斜裂缝,

8、呈现出一种中间宽而两端细的形态,在一般情况下,裂缝都是连续的,裂缝宽度的变化并不大,而且没有贯通以及新的开裂。经过对裂缝的分布位置进行分析得知:大多数比较严重的裂缝都是出现于建筑的顶部,特别是在核心筒外围的楼板上。可以初步判断出这一裂缝是在温度形变和混凝土收缩两者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不会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这种裂缝是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所产生的,并不会无限度地扩展。但,该建筑比较近海,海边空气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有着较大的腐蚀性,会影响到建筑物的耐久性,通过嵌缝封堵法的处理措施,裂缝的扩展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某工程混凝土核心筒的部分墙体连续几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坚向

9、的对称裂缝,经过专家的论证以后,得知此裂缝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原因,骨料的粒径偏小,导致用水以及用灰量过多,收缩量增大。正好当地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文件,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 年版) ,这一文件对施工方提出了要求,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采用添加合成纤维或者是补偿收缩等的抗裂措施,在完成浇筑以后,应该在 12 小时内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工作,而且养护的时间不应小于 7 个小时;在此同时,在设计方面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水平配筋率应大于或等于 0.3%,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 五、 结束语 混凝土常见通病的防治措施,只有我们在施工前进行系统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每个环节的施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能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进一步加强监理和质检人员的责任感,那么时间安全、经济、高效的工程建设目标,将不期而至。 参考文献 1黄德胜.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管理J.广西:广西土木建筑,2000, P29-32. 2翟文武.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控制J.工程施工技术,2008, P107-110. 3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J.混凝土,2002, P11-14. 4邓小华,王志豪,李春贵.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J.浙江:浙江水利科技,2005, 56陆宝华.混凝土常见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建筑与工程导报,2008,P118-1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