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路径探讨摘要:本文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概念入手,针对组织机构设置、质量控制标准、人员素质、质量控制手段和内部审计方法,就提升高校内审质量控制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量控制 路径 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机构采用科学的组织手段和技术方法,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从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项目两个层面对机构的组织与运行、人员的素质和结构、业务的范围和特点及审计项目的立项、实施、结果、报告等进行组织、督导和检查的活动,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自律行为,借以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组织机构设置 (一)健全的高校治理
2、结构下合理设置内审机构 内审工作和高校治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内审是高校治理的控制和监督力量,而高校治理的有效性决定内审的控制环境和制度基础。高校内部审计的成功开展,取决于机制合理、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高校治理模式。因此,应从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机制和制度,合理设计校长激励约束机制、工会职工代表大会与校长办公会权责明晰的高校治理模式。一般而言,内审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决定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特征表现越到位,其内审工作的职能作用发挥越充分。现有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内审机构设置,应在党委领导下成立审计工作委员会,在审计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内
3、审机构的双向报告制度,即内审部门同时向校长管理层和审计工作委员会负责和报告,行政上由校长直接领导,业务上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审计工作委员会的建立,首先,确保了内审机构的独立性,使审计工作范围和权限不受行政管理部门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内审工作摆脱了受制于行政领导牵制的尴尬境地;其次,实现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通过与高层的广泛直接接触,确保重要问题及时得到重视和解决;最后,满足内审职能在不同层次上的针对性和工作需要,审计工作委员会为学校职工代表大会监督职能服务,而内审机构为学校治理提供服务,两者目标是一致的。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和指导作用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提高,高校内审工作由单
4、一的行政强制管理、分散管理向行业自律管理、集中管理转变。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内审协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高校内审行业管理体制,通过行业自律管理强化内审质量控制。内审协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内审质量控制:一是加快内审规范的制定和完善进程。在已经实施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 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等具体准则的基础上,制定质量控制准则、考核与监督评价准则、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准则等一系列内审规范体系;提高内审规范的可操作程度,适时出台行业内审工作操作指南,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治理内审规范体系。二是组织实施内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定和质量保证、项目评价工作。1973 年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审人员进行
5、了注册业务,其专业证书成为评判内审人员资格的一个依据;同时也为内审人员提供了一个获取专业职称的机会;质量保证项目是根据内审协会的标准对内审机构所开展的评价,由于能够提高内审机构的信誉,从而引发内审机构的关注和兴趣,这项工作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得到了有效开展,我国内审协会应组织论证并实施开展和启动这方面的工作。三是设立内审质量监督检查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研究实施对内审机构的定期质量检查,总结推广质量控制先进经验,评价审计项目并有效落实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可划分为广义标准和狭义标准两个层面。就广义标准而言,涵盖了内审项目全过程的质
6、量控制标准,而狭义的控制标准仅指审计实施的控制标准。我们主张的审计标准应该是指广义的内审质量控制标准,即包括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全过程的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应由以下指标组成:审计立项的赞同率、审计方案的优良率、审计程序的执行率、审计实施的到位率、审计证据的有效率、审计评价的恰当率、审计定性的准确率、审计报告满意率。 三、内审人员素质 (一)实行内审人员职业化管理体系 在实行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在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同时熟悉和适应财务与会计核算管理与经济法规的不断变化与更新。 (二)强化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审计
7、责任意识 具体措施包括:量化内审工作程序执行过程中的职业道德规程和规范;人员聘用注重品行考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加强职业道德履行情况的考核与评价。 (三)实行和开展内审业务委派制 根据审计项目不同特点和要求,组建高效的项目审计小组,如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必须考虑专业人员的合理搭配和专业领域专家的聘请和辅助事项。 四、内审质量控制手段 (一)建立健全内审制度约束机制 强调制度约束,健全和完善内审质量控制制度,有利于实现内审全过程的有效控制。内审质量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内审项目立项制度、内审人员委派制度、审计计划编制规定、审计外勤工作管理规定、审计取证注意事项、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及复核制度、审计报告撰写
8、及复核制度、重大疑难问题的请示报告制度、审计人员考核与奖惩办法。 (二)建立健全内审督导复核机制 1.依靠设立独立的质量检查部门对审计事项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质量检查部门工作的开展前提是应具备和拥有统一判断依据的检查标准,并采取抽样和详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内审业务质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和划分质量事故等级并实施分类处理,质量检查结果要与审计项目负责人充分交换意见,对普遍性的质量问题应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强化内审人员特别是一线审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促进和提高自我复核和自我矫正的积极性,将质量控制的意识和行为贯穿于内审工作的全过程。 2.需要内审工作过程中的自我复核机制的保障。
9、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落实三级复核制度,即内审机构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机构负责人对具体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逐级审查的制度。实行三级复核制应当采取和运用“全面复核,突出重点”的原则,在重点复核审计报告、意见和建议的同时,兼顾对审计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审计事项的调查和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程序的实施等工作的复核,做到复核内容尽量涵盖审计项目的全部业务不留盲区。二是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的督导作用,内审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组长的能力和水平。审计组长除应具备专业经验和全面的业务能力以外,在做好协调工作的同时,应将工作的注意力放在内审项目的质量控制方面。 (三)建立健全内审考核与责任追
10、究机制 1.内审工作过程的合理性控制是内审结果正确性的保障。因此,内审考核主要是对内审工作的各个环节及其工作过程所开展的关键质量控制点的考核与控制,即分别就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的全过程进行内审工作质量的考核。 (1)审计准备工作主要考核审计项目的立项是否充分遵循重要性、可行性、风险性、群众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予以立项,审计立项后严格把关和考核审计方案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审计方案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起着前置的重要作用,它关系到审计的深度、广度、效率、责任、风险和效果,做好审计方案既可以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又可以有效的维护审计人员的自身利益。因此,应着重考核审计方案制定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审前
11、调查,是否在摸清被审计对象总体情况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内容、重点和目标,内审人员的分工安排和时间的划分是否合理、有效,同时,考核审计方案的制定是否全面细化、具体到位、便于操作,是否完整展现了审计的全过程及其要求。最后,考核审计方案是否明确规定调整的情况和审批要求以减少审计方案调整的随意性,维护内审工作的权威地位。 (2)审计实施的考核工作主要是落实工作底稿编制关键环节质量控制考核。审计工作底稿完整记录了审计工作实施的全过程以及全部问题,它是审计查出问题的忠实记录和反映,是审计工作成果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编制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重要依据。对审计工作底稿的考核有助于全面检查
12、和反映内审人员的工作状况,进一步明确审计责任的履行情况,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工作中往往存在内审人员注重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而忽视对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两者的性质往往是不一样的。审计查出问题的记录是需要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负责人签字认可的,而审计工作过程的记录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这往往是导致“重查证问题记录的工作底稿,轻审计工作过程记录”的现象。因此,实际工作中应实行审计日志和审计底稿两种文本格式,分别实施登记审计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的业务处理,即审计日志登记工作过程,按工作程序和进度、阶段予以记录;审计底稿登记审计工作开展的业务成果,按问题的事实分项记录并附取证材料。 (3)审计报告的考核主
13、要审计结论或审计项目成果的质量控制予以的考核。首先,考核审计报告的形成是否落实了三级复核制度,重点考核形成审计结论的事实是否清楚;程序是否合适;目标是否落实和证据是否充分、客观、合法;审计依据是否正确;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建议是否有利于改善和防范组织的风险管理系统,并有利于增加组织的价值。 2.建立完善的内审质量责任追究机制。这是提高内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促使各级内审人员明确责任、强化质量控制意识、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因为对于既定的审计项目,实际工作中仅有规范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是不够的,在有效开展内审工作质量检查考核工作的同时,必须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奖惩处罚力度不够或不到位,不但质量检查
14、考核的意义完全丧失,而且必然导致和造成内审制度规范形同虚设,最终内审质量控制将失效。 五、内部审计方法 科学合理和先进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和前提。提高内审工作质量必须注重先进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和探索,从历史的渊源角度考察,审计技术和方法经历从财务检查方法主导,依托账项基础审计,依托制度审计,管理导向审计,最后到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历程。 当前,审计工作(包括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主流技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是运用制度基础审计和管理导向型审计的技术方法,探索和实践风险导向性审计技术方法已开始起步。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风险加以量化和模型化,进而达到和实现科学有效控制审计风
15、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目标。同时,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趋势,进一步提出了探索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客观要求,伴随财务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辅助手段开展在线实时跟踪审计将成为可能甚至必然,也是信息化条件下取得充分、合理、有效审计证据的必然选择。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和维修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审计档案管理等业务工作,均可通过开展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实现,从而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同时,按照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将审计工作流程、机构设置、岗位职责、审计依据、审计法规和审计结果等信息制作成公告或部门网页,通过互动和参与审计工作平台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审计工作透明度、威慑力和公信力。Z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 19 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S.2005, (5). 2.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3.田晓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要素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0, (6). 4.李宗梅.浅谈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J.经济师,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