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荒史素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886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荒史素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灾荒史素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灾荒史素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灾荒史素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灾荒史素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灾荒史素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摘要: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灾荒连连,构筑了一部惨痛的中国近现代灾荒史。将灾荒史素材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中,可以对大学生起到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深大学生对社会发展方式、先进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重大历史事件等问题的深刻认识,以达到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渲染、重点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途径将中国近现代灾荒史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教学有机融合,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 灾荒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4-01

2、49-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课程,承担着用历史教育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纲要”课所涉及的历史进程历史资源极其丰富,从某种程度上为教师讲好这门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学素材。笔者针对中国近现代灾荒史的教学素材融入“纲要”教学结合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灾荒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很好素材 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拉开了中国近现代灾荒史的序幕,适逢中英作战之际,河南发生黄河水患,以此为其起点之后长达一百七十余年的中国历史中,灾荒成为一个始终难以挥去的梦魇,中华民族在灾荒的伴随下艰难前进,在中华民族深受其害的过

3、程中,一部惨痛的中国近现代灾荒史曾现在我们的面前。一百七十年的中国近现代灾荒史中,中国既遭受着自然灾害的侵蚀,也面临着人为破坏导致的灾害。在自然灾害方面,旱灾、水灾、蝗灾、震灾等交相发生,诸如 1842-1843年黄河泛滥、咸丰初年蝗灾、 “丁戊奇荒” 、1920 年华北五省大旱灾、1928-1929 年西北华北大旱灾、1942-1943 年中原特大旱灾、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76 年唐山大地震、1998 年大洪水、2008 年汶川地震等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沉痛的一页,灾害或抢夺了灾民宝贵的生命,或造成人员流离失所、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笔者认为,灾荒史不仅应该引起史学研究者

4、的重视,还应该将其作为教学素材展现给学生,而“纲要”课可以成为向学生展现灾荒史的媒介,并且在展现灾荒史的过程中达到“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1.1 灾荒史历史素材的特点 (1)素材的共鸣性。中国近现代的灾荒无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沉痛的一页,浏览这些重大灾荒的历史素材,如灾荒造成多少国人死于非命、造成多少国人流移失所、在旧社会造成的诸如人食人、人口买卖、匪祸不断等一系列社会危机等,无不使每一个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伤于我们的民族所遭受的磨难,进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潜意识中形成用实际行动使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更加强大,最大可能减轻自然灾害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难的思想,这无疑是爱国主义在个体

5、身上的一次升华。 (2)素材的新鲜性。由于当前对于灾荒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涉及灾荒史的著作、学术论文还较有限,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人民对其的了解还较少。因此,灾荒史的历史素材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而也是新鲜的。人们往往对新鲜的事物带有一定的好奇,这必然促使其愿意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3)素材的可阐述性。灾荒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剪影,其背后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灾荒史的素材具有极强的可阐述性。如从“丁戊奇荒”的历史素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口爆炸之下的生态危机、饱受摧残之下的经济危机和清政府国力衰退之下的政治危机,还可以看到外国传教士借向中国灾民

6、发放钱粮进行赈灾的同时大张旗鼓的进行基督教教义的传播。 (4)素材的对比性。中国近现代灾荒史以新中国成立为界点,前后两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前期即中国近代的灾荒史,我们看到的是在落后的社会制度之下、在反动政府的统治之下,灾荒发生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苟延残喘,政府无能为力,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赈灾措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灾荒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先进的社会制度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党和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不断加强,万众一心,对抗灾害,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前后的对比,恰恰用事实说明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重大政治问题。 1.2 灾荒史历史素材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作用

7、 灾荒史作为很好的教学素材,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之中,能够很好的贴合“纲要”的教学目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1)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灾荒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但社会因素则是可以通过加强重视而避免的。因此,对灾荒形成的社会原因的讲解可以使大学生对社会发展方式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如灾荒发生的社会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如人口爆炸导致人均耕地不足,引起砍伐树木、毁坏山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进而造成灾害连连。这对于我们当前提出科学发展观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具有说服力的例证,提升了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 (2)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

8、先进社会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荒的发生和发生后的赈灾无不体现了这种社会制度的罪恶。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由于鸦片贸易的猖獗,中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种植罂粟的问题,导致烟毒泛滥,随着侵略者的触角深入广大中国乡村,中国农产品出现了商品化的倾向,诸如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但在殖民主义者操纵下的经济体系中,中国农民不仅难以致富,反而日益贫困,而与此同时,罂粟、棉花、烟草、茶叶等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严重积压了粮食生产,导致国人忽略粮食储备,一遇荒年,无不嗷嗷待哺,可见殖民侵略下中国农村经济的畸形发展加重

9、了灾荒的严重性。而清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以及新旧军阀、地主豪绅无不成为灾害的帮凶,其对人民的形形色色的盘剥使人民平日已捉襟见肘,哪还有能力对抗天灾。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随着人民当家作主、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国家逐步富强,人民逐渐实现富裕,在这一过程中,党和国家以人为本,这些都成为对抗灾害的制度因素。前后的对比说明了先进制度在灾荒之中的重要性,使大学生加深了对当前先进社会制度的认同。 (3)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力量体现出和中国共产党一样的先进性。因此它们都被历史的潮流淹没,唯有先进的中国共产党历经大浪淘沙,成为当前中国的领导核心。中

10、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其一系列言行表现出来的,当然也包括其在和灾荒斗争中的一言一行。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 90 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和自然灾害进行斗争,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对抗天灾的根本保证、先进的生产力是对抗天灾的物质保证、正确的发展观是对抗天灾的重要保证,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提出科学发展观以转变发展观念。在于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注重救灾与建设并重。中国共产党还提出了一系列防患于未然的防灾措施,如大力扶植农业、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进行防灾科学研究等。这些都

11、体现了一个先进政治实力的先进性,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可以是大学生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自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4)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很多重大事件都和灾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农民起义,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发生背景中都有自然灾害的因素;外国传教士的传教能够被国人接受源于中国灾荒之后的外国传教士的传教。因此要想让大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离不开灾荒史历史素材的讲解。 2 灾荒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途径 如上所述,灾荒史作为很好的教学素材,非常符合“纲要”的教学目的,但灾荒史的素材浩如江海,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灾荒史

12、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喧宾夺主,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因此,将灾荒史融入“纲要”课程教学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2.1 历史背景渲染 在“纲要”授课的过程中,涉及到灾荒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以通过历史背景渲染将灾荒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如“纲要”第一章中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渗透这个内容时,可以将外国传教士救助中国灾民获得中国人好感作为背景材料融入进去,加深大学生对于外国宗教进入我国并被国人接受的原因的认识。再如第二章讲解“农民群众斗争风暴起落”的时候,就可以将自鸦片战争爆发至太平天国起义的 10 年间,太平天国运动的发源地广西陆续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 20余起,可以说是无年不灾,到 19 世纪

13、50 年代,广西更是持续了 6 年的蝗灾,引起了巨大的粮荒危机,同时,在长江和黄河流域,也是水灾旱灾频繁作为背景材料添加到教学之中。指出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正是因为吸引大量的饥民入教而扩大实力的。此外,第七章将国民政府的危机的时候,可以将蒋介石下令炸毁花园口大堤导致黄河下游成为黄泛区,灾民遍野作为其丧失人心的重要背景。通过这些历史背景的渲染,使大学生加深了进而认同教材相关内容。 2.2 重点案例分析 对于“纲要”课中一些理论问题,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进行分析。在一些问题的讲解中,灾荒史的案例可以被运用。如讲解第九章涉及浮夸风的内容时,也可以将三年自然灾害的材料作为案例让学生分析

14、,自然灾害基础上的浮夸风给国人带来的巨大危害。诸如此类,案例分析很好的扩展了教材内容,在对材料的解析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3 专题研究讨论 开展研究性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在“纲要”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题目,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以达到对学生进行锻炼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曾设置了以下两个涉及灾荒史的题目,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分析讨论,这些题目有“从国共两党对 19421943 年中原旱灾的态度来看两党命运” 、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观念在汶川抗震救灾中的体现” ,通过实践,学生即通过查找资料开阔了知识视野,也通过分析和讨论锻炼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得出的结论也很好的实现了“纲要”课提升大学生政治素质的目的。 总之,笔者认为灾荒史运用到“纲要”课程教学之中,能够扩充和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更新教学方法,进而改善和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但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灾荒史如何融入“纲要”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