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7974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简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简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简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中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简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中的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简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中的应用【文章摘要】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在人类心理学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应用于辅助案件的侦查审理。本文通过介绍一起侵犯财产罪案件,从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阶段、认知综合法编题阶段、实测操作与同步观察评图阶段论述了犯罪心理测试测试技术在疑难案件中的应用。论述案件的测试过程时,同时提出了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以及认知综合法编题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最终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辅助之下,侦破案件。 【关键词】 侵犯财产罪案件;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认知综合法编题;实测操作 心理测试技术是依据人心理活动及其与生理活动之间关系的原理,通过设计一定的问题向被测

2、人提问,继而形成心理刺激引发被测人的心理生物反应,通过专用心理生理测试系统对其心理生物反应进行采集、记录和显示,从而评判和推断被测人与案、事件关系的心理检测技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则是心理测试技术在犯罪案件侦查审理中的应用。 1992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PG-I”型心理测试仪在山西、山东办理疑难案件并获得首次成功,之后多年的办案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心理测试技术在疑难案件中的应用成果尤其突出。其中武伯欣教授提出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使用认知综合测试法进行编题,是武伯欣、范刚教授等人在应用隐藏信息测试(CIT 测试即犯罪情节测试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案测试及心理学理论研究,进一步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测试

3、方法。实践证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疑难案件中的应用更加成功。原因在于,犯罪心理测试技测试的是作案人的心理痕迹,除非作案人大脑受伤出现失忆的情况,否则心理痕迹永远不会消失,作案人在作案时对特定动作特定情绪都会产生深刻的心理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消减但终生不会消失,在一定的环境和话语引导下便会重现。 1 案件情况及前期调查介绍 2013 年 4 月,某市纪委收到该市房产局转递的一封举报信,信中讲述了该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伪造房屋建成年代、偷逃国家税款、隐匿百姓上千万集资款的情况。举报人称,2000 年该市某建筑工程材料公司职工与本单位签署了“职工集资住房协议” ,按照“拆旧房搬新房,增面积补

4、差价”的原则,约定每家每户集资 510 万元作为新建家属楼的集资款,同时将原有住房按照 1 比 1 面积退还给单位,并于2006 年取得房屋所有权证。2011 年,举报人因为房屋纠纷调取相关房产档案时却发现当初签订的“职工集资住房协议”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拆迁房屋产权调换协议”并附有该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签字的“某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调查勘丈审核表” 。后经调查该建筑工程材料公司 153 户职工的房产档案均出现了这种情况。 举报信中说明“拆迁房屋产权调换协议”的甲方为某实业有限公司,经查该公司在工商部门注册成立时间为 1998 年 10 月 8 日,但是协议签订时间却是 1991 年

5、3 月 7 日,并且该协议中的产权调换是指等面积拆兑,不存在补偿差价的情况。另外该建筑工程材料公司的职工家属楼实际竣工于 2001 年,然而在“某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调查勘丈审核表”中却注明该家属楼竣工于 1992 年。2006 年该市颁布的“关于解决房屋所有权发证中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中明确指出“1993 年前建成的房屋,减半缴纳税费及免除相关罚款” 。由此可见,作案人通过调换“职工集资住房协议”和“拆迁房屋产权调换协议”隐匿了职工的集资款,并采用篡改家属楼建造时间的方式,利用相关政策,偷逃国家税款。举报人在信中主要针对在“某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调查勘丈审核表”上签字的该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

6、邸某、段某、杨某进行了举报。 该市纪委接到举报信之后立即投入调查。通过调查得知,2006 年该市“解决房屋所有权发证中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流程为:相关单位向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交问题处理申请书,房地产交易中心首先对文件进行审核,经查审核人员为魏某(女) ;审核确定文件没问题之后,由房地产交易中心文件传送人员赵某将文件送给负责该地块的勘丈测绘小组组长;勘丈测绘小组对地块进行实地勘测丈量,与文件中相应内容进行核实,确定无误之后签字。举报信中提到的“某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调查勘丈审核表”上所签的 3 个名字确为房地产交易中心负责勘丈测绘的人员,但是 3 人分属不同小组,按照当时分工,邸某所在的小组正是负

7、责事发地块的勘丈测绘,而段某和杨某属于另一个勘丈测绘小组。经询问,三人均不承认在勘丈审核表上签过字。通过对每个环节负责人的询问,了解到实际的情况,2006 年在进行“解决房屋所有权发证中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时,由于工作内容较多,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各个勘丈测绘小组并没按照原分配进行勘丈测绘,而是随机进行的,事发地块的勘丈测绘则是由并不是负责组的杨某和段某进行的。段某口述说,赵某将文件交给他之后,他将文件交给了本组组长杨某,这在他的工作日志上有记录,并回忆起,勘丈测绘之后杨某将文件交给了产权处的蓝某。杨某则说他不记得自己是否把文件交给蓝某。而蓝某则否认杨某曾经将文件交给自己。 该市纪委对有段某、

8、邸某和杨某签字的“某市房屋所有权登记调查勘丈审核表”进行了笔迹鉴定得出结论,该审核表上的名字不是段某、邸某和杨某所写。由于事件发生时间已久,电子信息已无从取证,相关人员又各执一词,调查一时陷入僵局。于是在 5 月份,该市纪委决定采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协助侦破本案。 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案件中的应用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以分为六大阶段,即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阶段、认知综合测试法编题阶段、测前访谈阶段、实测操作与同步观察评图阶段、测后综合评判分析阶段、测后谈话与讯问阶段。以下主要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论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侦破该案件的过程。2.1 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 该案件的测试并不是简单的

9、测试哪个人说的是真或哪个人说的是假,也不是简单测试审核表上的名字是谁写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要测试的是整个案件的真实情况,要通过语言刺激唤醒作案人的心理痕迹。 在进行动态分析的时候要严格遵守以下的原则: 1)对事不对人原则即在结案之前对所有的被测人要一视同仁,主测人要保持中立,不要受前期调查的影响,在本案中更要注意不能完全相信举报人,也有可能是举报人因为某些原因对被举报人进行诬陷; 2)顺时序原则,任何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在一定时空序列下完成的,利用各种已知的信息,遵循记忆的规律按照案件发生的时序来分析犯罪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和结果; 3)入流不陷入原则

10、,测试人员在参与案件的同时不能陷入前期调查的原有框架里,只能参考前期调查的信息,对疑难案件另辟蹊径进行分析从而使案件柳暗花明; 4)重发散思维、忌聚合思维原则,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由于前期的侦查,测试前测试人并不是并列无差别的被测人,主测人不应受侦查影响产生主观判断,测试时被测人的顺序更不能按照重点嫌疑人和一般嫌疑人进行区分,主测人应该从不同的方向、角度进行辐射性想象和联想,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案件事实存在的可能性逐一进行分析,而从中甄别真正的涉案人; 5)重逆向、辩证逻辑原则,针对思维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来说,侦查人员或一些检察机关容易陷入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是指

11、要将问题辩证的一分为二看待,例如该案件中,首先要证实举报信的真实性,排除被举报人被陷害诬告的可能性,逆向思维是指“反其道而思之” ,侦查人员不仅要考虑对嫌疑人不利的信息也要考虑对嫌疑人有利的信息。 对该案件进行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如下: 首先,由于该案件所涉及的环节比较多,所以作案人不可能是一个人,而是多人作案,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环节,而且可能每个人并不了解其余环节的作案人是谁、作案情况以及作案方式等。 其次,从顺时序的角度考虑,主犯是怎样产生作案动机的、怎样策划的、怎样买通各个环节的人、最后怎样偷梁换柱作案成功,如果存在从犯的话,从犯又是怎样被主犯联系上从而被说服协同作案。在程序上,审核材料

12、的人、负责勘丈测量的人以及最后拿到文件的的人依次都做了什么,每个环节都发生了什么,各个环节之间又是怎样进行交接的。 第三,要考虑具体的作案人数,是否每个环节的负责人都参与了作案,参与案件的人是否得到了好处以及得到了什么好处,或者参与案件的人是否受到威胁。 2.2 认知综合测试法编题 编题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核心内容,成功的犯罪心理动态分析之后,编制一套系统客观的测试题是测试成功的重要保障。编制一套好的测试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客观性原则,编题时要剔除动态分析过程中的主观臆断,将剖析犯罪人的心理痕迹与现场的物质痕迹结合起来,从而使编制的测试题符合作案人的认知特点。 2)通俗易懂原则,测试人

13、员编制的题目必须通俗易懂,尽量口语化,原因有两个,第一,被测人的文化水平不同,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利于被测人理解题目。其次,语句简单可以减少被测人理解问题本身的时间,从而尽快唤醒被测人对案件的认知。 3)同一性原则,即所有被测人使用同一套题目进行测试,保证所有被试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比较。 4)中性公开原则,测试题目不能使用刺激性语言,要使用相对比较中性的词语。同时题目要避免倾向性,保持中立,以保证题目的科学有效性。公开是指整个测试过程是公开的,并可以进行拍照、录像等,办案人员可以参与讨论、修改具体题目,使测试题更加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和案件的真实情况。 5)情绪动态性原则,案件本身的发生、发

14、展、变化就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进行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时,案发前、案发中、案发后也是一个动态连续不断地过程。所以出题也要注意这种动态变化的过程。6)无暗示性原则,测试人员不能针对某一个人出题,不能有暗示性,要保持公正,针对整个案件出题。 一般案件,测试题目的编制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组是自我认知的题目,导入题(被测人姓名年龄) 、因素动机题、SKY 题、作案时间题、作案人数题、作案人自身特征的认知(如性别年龄地域等) ,第二组是非法犯罪过程题目,作案时间、作案人与被害人的现场互动、作案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和案件细节,以及案后各种逃避活动(逃跑路线、清理现场、赃物转移、对付商量等) ,第三组是现实心

15、理状态题目,一般 2 组,包括后悔心理状态题、愿望心理状态题、认罪心理状态。 题目的编制基本如上所述,但是根据不同类型案件,主测人要进行适当的调整,题目的编制要灵活,不能机械化,文中所讲案件的测试题目编制为:第一组为自我认知题目,包括导入题、作案人数、作案人性别、SKY 题、作案人身份,第二组是非法犯罪过程题,包括提交申请材料环节的情况、勘丈测绘环节的情况、在勘丈审核表上签字的情况、事后处理情况,第三组是现实心理状态题目。 2.3 实测操作与同步观察评图阶段 测试室布置在中性场所,简单舒适安静即可,室内温度保持在 1628之间。本次测试使用的仪器为 CPS2040,主要指标是呼吸、皮电、血压,

16、其中皮电在鉴定结果中占 60%,呼吸占 20%,血压占 10%。对与本案有关的 6 人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邸某、赵某的图谱没有特异性相关反应,从而被排除,杨某进行了两次测试,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皮电指标变化迅速,对部分目标题题目有特异性反应,例如“这件事,是清楚当时什么人联系的吗?” “这件事,是清楚和什么人有关系吗?”等。魏某负责文件的审核工作,测试过程中阻抗值在 340420 之间,超出了正常范围,对关于作案人自我认知、作案各个环节尤其是审核环节以及现实心态的目标题都有不同程度特异性反应。段某测试过程中阻抗值在330500 之间,也超出了正常范围,在部分目标题上,呼吸脉搏皮电均有特异性相

17、关反应。蓝某在测试过程中,耳后部位发红,问到相关问题时出现规律性打嗝现象,呼吸出现屏息、呼吸抑制深呼吸的现象,对每组的目标题基本都有特异性相关反应,对“这件事,是有人指使干的吗?”“审核表上的签字,是有人冒名签的字吗?” “是清楚干这件事的人得到什么好处了吗?”等目标题,蓝某的皮电图谱斜率骤然升高,持续时间加长。 2.4 测试结论 结合测试过程对图谱的评判、被测人的外显特征以及测后的综合评判得出以下结论: 1)被调查人赵某(男,52 岁) 、邸某(男,51 岁) ,经同一套题目重复测试,发现其在全部目标问题上无相关特异心理生物反映,据此,心理测试可排除此二人的涉案嫌疑。 2)被调查人段某(男,

18、37 岁) 、杨某(男,52 岁) ,经同一套题目重复测试,发现其在部分目标问题上有相关特异心理生物反映,据此,心理测试可认定其为上述案件的局部知情人。 3)被调查人蓝某(男,41 岁) 、魏某(女,37 岁) ,经同一套题目重复测试,发现其在有关目标问题上有显著相关特异心理生物反映,据此,心理测试可认定此二人系上述案件的涉案人。 【参考文献】 1武伯欣.中国心理测试技术实践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0. 2周荣.试析信用社内盗案件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4). 3徐小飞.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1(4). 4顾红梅,刘占坡,孙祁.一起性变态杀人案件的犯罪心理实测分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 (3). 【作者简介】 孔得婷,1986 年,女,汉,山东省曲阜人,甘肃政法学院在读研究生。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主要学术研究方向:犯罪心理测试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