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加强环境成本会计实施摘 要:以环境保护和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从成本会计角度出发,研究环境成本会计相关问题,针对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企业完整、规范处理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环境成本会计;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150-02 据统计,中国环境污染对经济和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工业污染占了其中的 80%,中国污染物的排放量 2003 年开始大量增加。如果再不采取有效对策,在能源消费增加的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量到 2020 年的时候将增加 1 倍,企业的环境成本呈现
2、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环境成本自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一、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涵义及核算分类 (一)环境成本会计涵义 环境成本会计是环境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社会性的组织,从环境影响角度加以考察,运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将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进行确认、归集、加工、分析、报告和利用规范化信息,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反映和控制与企业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的过程。 企业的环境成本的会计问题主要涉及企业环境成本范围的确定、分配和计量以及如何正确披露的问题。在表现形式上,主要以货币价值形式来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环境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3、涉及到环境会计假设、环境会计目标、环境会计对象等方面的研究。 (二)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分类 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一般被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1.微观环境会计。它是一个微观的范畴,主要为企业所服务,它反映了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企业对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的影响;并且促使企业树立起“绿色”的生产经营观念,进行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并最大限度地拥有绿色资产,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够使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保证持续发展潜能。它是在微观领域应建立起反映企业环境活动的核算体系,采用适当的确认和计量方式,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企业的环
4、境支出和收益,并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和分析,从而为相关的信息用户提供全面的企业信息,满足社会大众要求企业应承担起环境保护义务的诉求。 2.宏观环境会计。它是建立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对各地区自然资源总量进行平衡核算和生态环境保护核算的核算体系。该核算体系主要反映各级政府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使用、补偿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实物与价值运动情况。由于宏观环境会计是从社会角度,对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平衡核算,属于社会会计(国民簿记体系)的一个分支。社会会计是会计学与统计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宏观环境会计在数据组织与表现形式上,可以广泛运用会计账户的形式,通过建立账户体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分类核
5、算。宏观环境会计可以利用国民经济统计的方法,如对自然资源的核算,除价值核算外,还可以有一定的数量及其他的核算指标。但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必须构成彼此相互衔接的严密的体系,相互之间存在着严格确定的数量关系。 综上所述,微观环境成本会计与宏观环境成本会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宏观环境会计核算是以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平衡问题。同时,微观环境核算是宏观环境核算的支撑。 二、环境成本会计实施的主要问题 1.环境成本会计法规、准则、制度建设滞后。环境(成本)会计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中国开展环境成本核算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直到 20 世纪80 年代末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90 年代中国逐渐开展了对绿
6、色 GDP 的研究,进而延伸至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中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行业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执行的信息披露规则和准则。总体看来,这些法规对环境成本会计实施问题基本上很少涉及。 目前中国已经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 、 水污染防治法等,对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了约束,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所有的这些法律法规中均没有涉及到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规定。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国家环保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披露环境信息,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行为规范标准,无法统一规范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及
7、披露形式,致使环境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可操作性差。同时,由于缺乏强制性的准则规范,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或者即使披露了一些,也无相关标准去衡量其信息质量,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影响披露效果。中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环境会计准则,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很完善,全国范围内只有废水、废气排放物等几项国家标准。虽然有关部委已下达通知要求尽快制定有关环境资源的规章制度,推进三绿工程但这与环境成本核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2.社会监督缺乏力度。尽管中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使企业不会自觉地转化为行动,即企业不会主动牺牲自身经济利益而去实现
8、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的强制性要求以及社会监督,大多数企业目前仍然不会为减轻生态环境破坏而自觉地增加支出。 3.企业自身方面的障碍。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环境生态效益。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经济组织,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利润就越大。而如果企业考虑环境成本的话,总成本就会提高,利润就会降低,因此企业的经营者不愿考虑环境成本。企业经营者为了保证经营业绩实现,企业的经营者可能也会忽视环境问题,对实施环境会计核算也缺乏动力。更加不利于环境成本会计实施。从企业自身角度考虑,这一点也是最不利于实施环境成本会计的实施。 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建议 1.加强和完善
9、环境成本会计立法及各项制度建设。 (1)环境成本核算是环境会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实施环境会计核算,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会计有法可依,使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将环境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 ,以法律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成本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2)尽快制定与环境成本相关的会计准则。虽然国际上有些会计组织已针对环境成本出台了一些会计准则,但都只是建议性的,并不是硬性规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仅是一个指南,企业管理当局仍可能自由选择环境成本的确认方法。相同的环境成本,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有的作为费用处理,有的则可能被资本化。因此更应完善各项
10、制度法规的建设。 (3)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是推行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基础。通过制定环境会计准则、指南、标准等有关法规,使企业更加明确自身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社会责任及其评价标准,明确企业环境会计披露和报告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企业实施企业环境成本控制和管理。 2.加强社会和政府监督力度。加强社会监督,是促进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外部动力。社会监督是多方面的,包括及时发现环境成本控制中出现的新问题,促进有关法规,监管企业环境成本等信息的披露和发布。环境会计主要以企业为会计主体,核算企业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能全面、如实地进行披露,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
11、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与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会计的再监督,有助于环境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美、日等国家之所以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上比中国更胜一筹,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是使中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新闻媒体、环境组织和当地社区都是对环境会计信息十分关注的群体,环保组织和当地社区虽然无权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向企业施加压力,迫使企业在改进环境方面做出努力,并通过及时报道和宣传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唤醒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当环境
12、危机和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之后,企业进行环境成本会计实施就将成为大势所趋。 3.增强企业自身主动性。发挥企业的主动性,是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控制的内在动力。企业在国家法规约束下及市场竞争中,对生产中的污染不治理或治理不力的企业将付出额外的巨额费用或被市场所淘汰,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企业的内部管理环境必然影响企业能否坚决的执行环境保护、环境信息披露、环境成本会计准则。企业应加强环境意识,使企业管理层、职工对环境信息披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自觉性;建立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或机构,引进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企业为了自身的财务利益和战略利益会
13、向利益关系人传递信息。首先,企业的环境业绩与财务利益密切相关。政府通过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来评价企业对环境法规的符合性程度。企业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可能遭到有关部门的重罚。 总之,对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分析环境成本会计实施的各种障碍,提出各方面的解决对策,就在于要引导、监督企业自觉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培养企业环保意识,通过对环境成本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控制,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耗量、减少废弃物排放量,进而减少环境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企业发展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曾尚梅,王婵娟,刘文丽.试析企业环境成本J.会计研究,2007, (11):23-25. 2 李彬,武建.环境成本会计研究J.会计之友,2009, (10):17-18 . 3 曹西茜.中国环境会计成本和效益量化分析J.财会研究,2009, (10):202-205. 4 肖小玮.谈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确认J.会计之友,2009, (10):11-16.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