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紧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推动陕西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为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又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吹响了“号角” 。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要想抢得先机,有所作为,必须抢抓机遇,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努力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实现陕西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推动陕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一、开放带动战略助推陕西开放型经济驶入快车道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
2、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坚持开放带动战略,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加快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围绕促进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打造内陆对外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开放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一是拓宽合作领域,国际交流进一步深化。国际文化旅游交流和友好往来日益频繁,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了17 届,每年吸引数千名境外客商参会参展。欧亚经济论坛将西安确定为永久会址,已经成功举办了 4 届。韩国和泰国总领事馆相继落户西安,有力推动了陕西与两国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2012 年,我省对外友好城市数量达到 60 对,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 335.23 万人次,
3、同比增长23.9%;旅游外汇收入 15.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3%。 二是着力引进外资,开放型经济产业体系日趋完善。认真研究把握境内外产业转移特点,狠抓大项目招商,策划组织“外企进陕” 、 “央企进陕” 、 “民企进陕” 、陕西香港澳门合作周和“西洽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完善机制着力推动项目落地。招商引资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明显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过去 5 年,实际利用外资 99.9 亿美元,年均增长 19.7%。先后引进了美光半导体、应用材料、空气化工、三星电子等一批重大项目,世界 500 强企业已有 63 个在陕投资 84 个项目。尤其是作为改革开放我
4、国以来引进的最大外资单体项目,三星项目聚集效应持续发酵,闪存芯片、封装测试、两个研发中心以及数百家配套企业相继落户落户西安,一个千亿产值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 三是壮大外贸主体,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坚持扶持龙头企业与培育中小外向型企业并重,采取“一企一策” 、 “一业一策”等差异化措施,支持企业加快国际市场开拓步伐,加强出口基地和出口品牌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目前,全省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达到8000 多家,已形成以机电产品、深加工矿产品、纺织品、水果及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主的出口新格局,其中重型卡车、输变电设备、飞机及零部件和浓缩苹果汁四个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值连续多年均位居
5、全国第一。进出口总值从 2007 年的 68.88 亿美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148 亿美元,年均增长 16.5%,五年累计进出口 582.72 亿美元。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对外开放基础更加坚实。坚持硬件建设与软环境建设同步推进,进一步加快运输、物流、通关等设施建设,加强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载体建设,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推进职能转变、政务公开和审批权限下放,着力优化投资贸易发展环境。目前,已开通西安到美国、芬兰、泰国、越南、新加坡、日韩等国际航线 16 条,现有一类二类口岸 8 个,国家级开发区 11 个,省级开发区 16 个,综合保税区 2 个,与青岛、天津、广州、深圳、新疆等多个港口
6、和边境口岸开展了区域通关合作,在宝鸡、延安、渭南、机场设立了海关关区和检验检疫机构,国家批准在西安建设外国领事馆区。 五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合作步伐不断加快。随着优势企业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走出去”战略取得历史性进展。全省对外实际投资额从 2007 年的 2058 万美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4.7 亿美元,全国排名稳定在 13 位左右,年均增长 87%。陕西在海外设立的企业、机构已超过 200 家,遍布全球 45 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投资近 16 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累计营业额 55 亿美元,累计派出劳务人员 32984 人次。 虽然我省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为全省经济社
7、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我省的对外开放仍处于初级阶段,经济外向度不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以 2012 年为例,我省的外贸总量虽然在全国排第 24 位,增速在全国排 25 位,但占全国比重仅为 0.38%,相对于全省 GDP 占全国 2.79%的比重,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外向度也只有 6.4%左右,远低于全国 46.8%的平均水平,与东部兄弟省份,尤其和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外向度低是影响陕西经济协调增长的最大问题,必须紧抓新机遇,谋划新举措,在今后的发展中有所突破。 二、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陕西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今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四国期
8、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根据习近平同志9 月 7 日在哈萨克斯坦演讲和 9 月 13 日在上海合作组织讲话精神,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大体包括上海合作组织 6 个成员国、5 个观察员国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总人口近 30 亿,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项“大事业” ,是国家着眼于我国对外开放和战略安全大局、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加快向西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也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举措,是我国西部地区扩大开放、实现赶超的重大机遇。 陕西西安是两千多年前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盛唐的长安是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
9、市。目前,贯穿我国东中西有两条经济带,一条是长江,一条是亚欧大陆桥。西安处在我国大地原点,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上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为主体,面向上合组织所覆盖欧亚地区,旨在促进欧亚地区各国相互了解、扩大合作的开放性的高层国际会议“欧亚经济论坛”永久性会址设在西安,2013 欧亚经济论坛发表了积极落实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陕西曾经铸就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亚欧合作上具有东部沿海城市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国务院批准的“关中天水经济区” ,也将依托欧亚大陆桥,形成中国西部发达的城市群和产业集聚带,率先建成
10、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紧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机遇、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按照“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要求,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为核心,以构建欧亚立体大通道为基础,以加强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先进制造、科技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合作为重点,深化区域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努力把陕西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物流商贸枢纽、文化科教交流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区。陕西正处于经济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我省搭建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我省更好发挥向西开放的区位、交通等优势,统筹
11、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一步释放开发开放和创新创造的活力,必将为陕西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三、紧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推动陕西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力争主动作为,实现陕西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部署要求,省商务厅将结合自身的职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势而为,开拓创新,按照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商务“新思路”“新丝路”:以鼓励推动“三外”企业加快向西走出去步伐为中心,开拓向西经贸畅通“新丝路”和大通道,探索建立向
12、西开放商务合作协调联络机制,以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双边和多变贸易份额明显增长和承接项目领域明显扩大为两大重点,遵循出口与进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原则,坚持商务与外事、科技、文化、教育、旅游、文物等部门的融合,充分发挥西安区位优势创新服务方式,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向西开放中积极作为,努力把陕西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物流商贸枢纽、文化科教交流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高端生产要素聚集区,推动陕西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经济贸易合作统筹规划 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西安作为欧亚经济论坛永久性会址的作用,继续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
13、下推进区域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亚沿线 13 个城市签署的西安宣言为载体,办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城市圆桌会议及欧亚经济论坛金融合作会议和西安(浐灞)金融高峰论坛,加强与国家金融管理机构和国家开发银行的沟通联系,争取上合组织开发银行落户西安。引进更多国内外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总部或分支机构,打造现代金融商务区,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提供现代金融服务支持。同时,派出专业小分队,分赴中亚各国,开展经贸投资合作交流前期对接,为加强陕西与中亚各国的全面合作打好基础。 加强战略谋划。在国家层面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编制、联席互动等合作机制下,积极与商务部有关司局和驻外经商机构
14、沟通衔接,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熟悉当地各项法律和经贸政策,寻找合作商机。和商务部研究院合作,开展丝路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国别比较研究,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制定我省与丝路沿线国家贸易与投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陕西建设丝绸之路新起点的发展定位、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二)推动构建立体化、国际化对外开放通道 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空港新城,打造西部临空产业聚集区。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通道,支持加快开通西安到欧洲的“长安号” “五定班列” ,培育直达欧洲的国际货运航线。发挥西安国际港务区作用,建设大西安路空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和中转集散中心,加强我省与新疆检验
15、检疫、海关合作,及西安港务区与新疆边境口岸的合作,实施异地报关、口岸验放、便利通关等措施,提高通关效率,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加强我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畅通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国际大通道。推进陕西与沿海港口和沿边口岸的便捷通关合作,提升口岸服务带动区域发展的能力水平,构建通江达海、贯通东西的全方位国际化开放通道。进一步调整省内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资源,推进西安高新区、港务区与综合保税区合作,建设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基地,增强西安国际港务综合保税区和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功能,着力推进外向型企业聚集,探索发展文化保税园区,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政策辐射作用。加快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经
16、济带城市信息交换枢纽建设,支持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引进第三方支付交易中心数据信息处理,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发展,支持西安市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搭建欧亚电子商务交换及展示平台。 (三)搭建对外经济贸易合作促进平台 一是搭建贸易促进平台,促进经贸往来。同时,壮大外贸规模,打造陕西外贸“升级版” 。发挥陕西科技、文化、旅游优势,坚持服务贸易发展与货物贸易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和旅游观光产业,引导培育一批服务贸易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着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提升我省产品在丝路沿线国家的品牌影响力。引进国际高端产业、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促进我省产业升级,壮大外贸规模,在全力打造陕西外贸
17、“升级版”的同时,推动陕西向西开放。 二是搭建经济合作平台,扩大向西开放。加快开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步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产业合作融合。依托我省农业技术、建材生产技术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产业优势,紧盯中亚市场,着力发展外向型产业,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鼓励企业参与中亚地区油气煤资源勘探开发,争取与中亚国家合作建设大型油气化工等项目,支持省内装备制造企业、勘探设计单位拓展中亚市场。鼓励我省水电、资源勘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设计、施工企业积极承揽工程项目。在现有劳务合作的基础上,加强调研指导,畅通合作渠道,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扩大外派劳务规模。发挥杨凌农业高新产业技术示范区优势,在中亚合作建设良种繁育、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项目。积极利用杨凌“中国旱作农业技术援外培训基地” ,对丝路沿线各国农业官员和科技人员提供技术培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构想,是对我国向西开放战略的深化,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吹响了新的号角,对推动西部省区开放型经济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丝绸之路新起点的总体安排部署,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努力推动陕西开放型经济突破发展,为实现“三个陕西”的“陕西梦”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