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筹备与述评摘要:“中华农业文明”展览,是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其展出面积 4850平方米,占全部室内展览、陈列面积的 70%以上,文物展品 1000多件套。将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的来龙去脉、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展现给大家,分享博物馆人的成功愉悦心情,也为今后博物馆陈列的推陈出新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华 农业 展览 筹备 中国农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博物馆,与全国农业展览馆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直属事业单位,座落在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83 年 7月经国务院批准筹建,1986 年9月 13日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宾客,是农业部对外宣传的重要窗
2、口。 中华农业文明展览,是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其展出面积 4850平方米,占全部室内展览、陈列面积的 70%以上,文物展品 1000多件套。展览陈列内容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线,辅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突出中国古代农业对人类的贡献,揭示近代农业的特点,彰显当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我国农业文化和科技的核心价值。承担着农业科普、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的重任,多年来接待了几十万中小学生、大批外国政府及农业访问团,为宣传中国农业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在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工作近 30年,见证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特别是其传统展览、陈列的兴衰。工作中长期与展览、陈列打
3、交道,闲暇之际,也常流连于展览、陈列、室外展园之间,对其历史、展品、资料、展览陈列现状进行了详细考察,也与多位长期从事博物馆筹备工作的同事进行了交流,听取了广大观众的心声。总的来看,中国农业博物馆的主要陈列展览中华农业文明推出四年多了,观众反映看还是令人满意的,实现了“领导满意、专家认可、观众欢迎”这个最初目标。用普通观众的语言表述是“挺有意思、挺好玩、值得看” ;用专业人士的语言表述是“高雅不渊深、平和不庸俗、轻松不浅薄” ;用领导的语言表述是“钱没白花、有点水平、有点功夫 。作为农博人听到这些议论,既高兴又遗憾。高兴的是农博人的工作是成功的,得到了社会的认可,遗憾的是有些精彩亮点没有实现,
4、有一些缺失。作为博物馆人无论是直接参与或者是承担辅助工作,能经历这样一个陈列项目,一生也遇不到几回,是可遇不可求的机遇,任何人都会格外珍惜,倍加努力。但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创意没有技术支撑,或现有技术条件实现不了创意要求,只能是望洋兴叹,多少有点“即生瑜、何生亮”的感觉。为了博物馆陈列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完成的陈列作一番梳理是有必要的,有马后炮的作用,尤其是筹展结束几年之后评述会客观些,如果评述能为同行道友提供几点可借鉴的经验,那更是一种奖赏和安慰。于是将中华农业文明展览的来龙去脉、成功经验与存在不足展现给大家,分享博物馆人的成功愉悦心情,也为今后博物馆陈列的推陈出新提供一点参考。一、展览
5、筹备背景 中国农业博物馆的馆舍是于 1959年建成的全国农业展览馆建筑群。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建筑风格均由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亲自审定,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项目,在 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并投人使用,被列为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是国内唯个大型的园林式展览馆。 后来的中国农业博物馆 1986年开馆,最初陈列展览由“古代农业科技史陈列” 、 “自然资源区划展” 、 “水产养殖展览” 、 “农村能源展 和“百草园”构成。室内总面积近 9000平方米,室外 3000平方米。1996年之后进行调整,陈列展览体系由“新中国农业科技展” 、 “陆生动物陈列” 、 “水生动物陈列
6、” 、 “淡水养殖馆”和“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构成。室内总面积 3600平方米。随着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展陈日益显露出老化、陈旧,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改陈呼声越来越高。1998 年时任农业部长陈耀邦正式提出改造博物馆的动议,并致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请求予以支持。温副总理在信函上批复,请国家发改委研究解决。2002 年 9月,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正式立项。2006 年 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农业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投资 1.903亿元,主要用于原有场馆改造修缮、配套库房以及馆区基础设施等土建工程。项目于 2006年初全面动工。200
7、6 年博物馆陈列改造工程立项,并由部长孙政才致函回良玉副总理,请求支持。回副总理批复,请财政部予以支持。2007 年财政部拨付陈列布展经费 7500万元,陈列改造项目全面展开。 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馆,2002 年馆领导就提出了创办“国内一流专业博物馆”的目标,并为此提出若干标准,即“独具特色、功能齐备的场馆和基础设施,具备专业素质和较高研究水平的科研队伍,拥有吸引观众的精品陈列,集中国农业、历史、科技于一体的,能够展示中国农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型专业博物馆” 。2003 年再次提出了“建设一座与具有近万年农业文明古国地位相适应的,与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紧密结合的,具有高度专业化水平和综
8、合实力的专业性博物馆” ,更明确地提出, “中国国家农业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悠久的农业文化以及当代农业相关成果的代表性、记忆性的物质见证物和资料为核心,集民族性、科学性、历史性和现代性为一体,为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做出重要贡献。 ”在 2006-2010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中国农业博物馆今后五年发展的思路,即“以博物馆改扩建为契机,全面改善文博事业发展的硬件资源;以基本陈列改造为龙头,逐步建立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体系;以多渠道丰富馆藏为基础,不断丰富文物标本收藏的数量和质量;以多学科学术研究为指导,全方位提高学术成果的前沿性和应用性;以优质高效宣传教育为支撑,
9、进一步提升社会效益和市场适应性;以特色化文化产业为扶助,努力增强事业发展的活力与后劲。 ” 关于展览陈列工作, 2006-2010 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树立精品意识,提高陈列水平,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建立内容丰富、主题独特、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体系”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一是作为国家农业博物馆,要建立完整的、独具特色的陈列展览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纵向的历史、横向的“三农”问题与政策。在陈列展览形式上,应充分发挥本馆的环境资源优势,室内与室外相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参与相结合。二是改造完善基本陈列,与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同步,完成中华农业文明等陈列内容的策划、设计和安装布展等工作,改善参观环境。三是树
10、立精品意识,勇于开拓创新。农业博物馆改扩建以后的各项陈列,要力求从内容编排、艺术设计、表现手段、陈列创意等诸多方面有所突破、创新,广泛吸引各界观众,营造和提升博物馆高雅而不深奥、平和而不庸俗、轻松而不浅薄的氛围,体现全国一流博物馆的陈列水平。四是加强与国内外交流,开拓合作展览的新领域。要在现有基础上,深挖细化展览合作的选题,扩大联系面,开拓国内和国外市场。在改扩建项目完成后,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进一些国外优秀展览,实现双向交流。中国农业博物馆总体规划与近中期重点发展领域,决定了其陈列体系的建立。 二、展览陈列体系的建立 农业博物馆与历史和艺术类博物馆相比较本身就有特点,但也有存在先天不足。怎样
11、发挥自身特点弥补先天不足,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博物馆,这是追求的目标。立项之初,领导就明确地要求,未来的陈列要做到领导满意、专家认可、观众欢迎。这个要求听起来似乎简单,实则难度相当大。如何做到呢?经过思考与反复研究形成了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未来的陈列要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轻松和谐。通过文物展品和多种展示形式的结合,对观众产生心灵震撼和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引发、满足观众好奇心,摆脱单调、静止的展陈方式,使展品“活”起来,使观众“动”起来,既是博物馆实现双向交流、人文关怀的需要,也是当今博物馆满足观众需求的重要标志。 农业文物与农业展品比起历史类博物馆的重器和艺术类博物馆传世
12、珍品确实缺乏观赏性和艺术性,但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却丰富多彩引人人胜,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把背后的故事展现给观众,把观众带回到似曾相识的过去。目的就是弘扬祖国农业文明,宣传农业基本国情,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传播现代科技,开展科普教育,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力求做到:主题与观众需求的统一、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的统一、心灵感受与动手体验的统一、内容与形式设计的统一、室内陈列与室外环境的统一。实现从陈列内容、形式以及满足观众需求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利用丰富的文物、展品、资料、档案,以最直观的途径展现历史,揭示辉煌农业文明背后蕴涵的伟大智慧,从而更好地弘扬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 陈列旨在讲述一个连接历史
13、、现实与未来,充满神奇、充满智慧,有敬畏、有骄傲、有自豪的故事;打开一个宣传农业基本国情、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窗口;建设一个弘扬祖国农业文明、传播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构建一个外国人了解中国,中国人走向世界,开展国际农业文化展示交流的平台;打造一个内容、设计、制作完美结合,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工程。 陈列形式上运用“散文式的抒情”为展览审美风格,运用“诗化”的空间环境展示理念,运用“展示语言” ,烘托内容的文化“韵味” 。情调是古朴、自然的,具有返璞归真般的天然,它的绵延和传承,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基本概念在设计的审美方面起到统摄作
14、用,从而使展览在审美方面达到一种富有个性的和谐。陈列形式设计坚持“四化” ,将传统陈列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静止的文物实物展示与流动的电脑动画结合、大型的场景复原与精美的展示道具结合,形象深刻地揭示展览的主题和内涵。 根据中国农业博物馆的行业特点、馆址风格、现有文物藏品的构成,陈列展览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内面积 7000平方米。中华农业文明陈列 4850平方米;“中国土壤”陈列 400平方米;“中国传统农具”陈列400平方米;“彩陶中的远古农业”陈列 300平方米;“青少年农业科普”馆 650平方米;“二十四节气”三幕影院 400平方米。室外展园 8000平方米。 三、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的成功与
15、不足 从陈列效果看“中华农业文明”的总体思路是正确的,内容安排是得当的,展示手段是可行的,陈列效果是好的。回望整个过程,有几个坚持是非常重要的,对保证陈列效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列坚持选取上万年农业历史中的文明点纵向延伸,而不是用通史手法 横向展开,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漫长,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不因朝代的变迁而前进或停止。以历史朝代横向展开,无法清晰地展现农业发展变化的脉络,且文物本身也不是随着朝代而出现,对应起来会多有重复;现有的文物、展品也支撑不起来这样一个规模的通史陈列,墙上书的时代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欣赏需要。 陈列首先要反映先人是如何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6、。纵向延伸可以清楚地反映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主题明确、个性鲜明、通俗易懂,给观众以完整的概念;纵向延伸能充分发挥馆藏文物展品的作用,辅以新颖的设计、先进的手段,能满足观众了解悠久农业历史与现实的渴求。通过悠悠千载的文物和充满智慧的展品,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心灵震撼,不仅有骄傲,也有敬畏。 如何实现呢?只有抓住中国农业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才能清楚地向观众表述中国农业的光荣与辉煌。梳理万年农业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物候的利用,二是作物育种,三是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传承,四是水的治理与利用。这是我国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对人类的贡献,揭示近
17、代农业的特点,彰显当代农业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农业文明陈列紧紧扣住中国农业的核心价值,以农业科技发展为主,辅以社会、经济、文化,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序厅、农业文明的演进、农具的发明与传承、水利工程与水力利用、养殖业的起源与发展、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西学东渐与实验农学、前进中的共和国农业。每个部分以专题作为基本结构,集中体现中国农业对世界文明进步与发展的贡献。 2 坚持以文物、场景、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说明事件、人物、技术特点等,避免墙上书。在农业历史上有诸多情况无法用文物来表述,如耕作制度、耕作技术,一些人物事件有文字记载, “物”是缺失的,即使有相关“物”也不能准确表达,夹生饭的展示观众
18、很难接受,导致敬而远之。从观众角度讲,难以理解的内容、不熟悉的内容、与己毫无关系的内容是不具吸引力的。只有准确地揭示其内涵、清楚地表明其作用、体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使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会引起关注形成对话,才能体现出陈列的魅力。 以往展示耕作制度、耕作技术等内容使用的手段,主要是文字表述或图画描绘,这种办法有效但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观众的兴趣。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研究,我们采取了文物、场景、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通过三者的联系,把只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以立体形态的方式展示出来。农业文明的演进部分,用 8个场景串联起来,使观众对中国古代农业成就有一个基本概念。场景依次为稻作文明场景一河
19、姆渡、粟作文明场景一半坡、商代农耕场景一协田、汉代农耕场景一二牛抬杠、汉代社会场景一墓室复原、魏晋农业场景一果树嫁接、唐宋农耕场景一水田耕作、明清生态农业场景一农、桑、鱼、牧。场景为三个层次,文物展品、人物造型、背景画,用物、人、景相结合的方式,使观众对悠久而又厚重的传统农业不仅有切身的感受,还会有心灵体验和震撼。 这种实物场景的一体化改变了只有文物陈列展柜的单一展出模式,将背景、实物与人物活动有机组合,营造立体感,多侧面、全方位展示意蕴深厚的历史原状,使已经不存在的历史情景再现于观众眼前,为观众撩开历史的帷幕,直接与历史对话,亲身体验,赏心悦目,出奇制胜。 3 坚持文物展品展示简洁明了,以自
20、身的变化说明其发生、发展的始末,避免杂乱而无章。一些博物馆对于展品的陈列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出发点很好,未必效果好,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在有限的区间摆放太多的陈列物,引不起观众的兴趣,甚至会造成视觉疲劳,导致心理烦躁。因此,展品数量要适中,目的性要强。博物馆的陈列不是展览,它不需要一时的冲击力,它需要的是沉思、欣赏。要为观众营造相应的氛围,通过展品的陈列,使观众感受到展品的历史、看到展品的发展、看到展品的变化,从而感悟先人的智慧,体验先人的发明创造。 农具的发明与传承部分展示中,没有全面展示各式各样的生产工具,只选取了犁、锄、镰、磨四种。犁是耕种工具、锄是中耕工具、镰是收获
21、工具、磨是加工工具,四种工具大体上概括了农业生产的主要方面。展示的农具,以其自身的发展历史进行陈列。以犁为例,依次为骨耜、石耜、破土器、石犁,青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和适用不同地区的旱地耕作犁、水田耕作犁、山地耕作犁以及其他环境生产的犁。展示基本反映了犁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为了弥补农具展示的不足,以触摸平台作为补充,通过触摸平台可以看到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各类传统农具、出土文物以及珍贵近代农具,即解决了基本陈列展线不足的问题,又发挥了辅助展示设备的作用,为观众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农业生产工具资料。 纺织技术的起源与传播部分展示中,将桑织与棉织分别展示,桑织从采桑、饲养、缫丝、丝纺到各代丝织品进行展示,观众不仅看到养殖、丝织的工具,还可以看到稀见珍贵的丝织品,如唐代对鹿纹上衣、清代蟒袍等,从而体验中华民族蚕织技术的悠久历史和为世人称道的光荣。棉纺展示了一套完整工具,棉籽器、纺车、纬车、经车、经床、上经器、经框、梭子和织机。这套工具来自一个侗族村寨,这里的侗民至今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