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阶段R&D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与产品成本的影响.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8229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计阶段R&D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与产品成本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R&D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与产品成本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R&D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与产品成本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R&D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与产品成本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设计阶段R&D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与产品成本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设计阶段 R&D 投入对企业经营绩效与产品成本的影响摘要:电子制造业企业的 R&D 投入可作为衡量企业设计阶段投入的指标。研究表明,进行 R&D 投入的企业和不进行 R&D 投入的企业 ROA 显著不同;企业进行 R&D 投入会降低企业下一年度的经营成本;企业的 R&D投入与企业当期及滞后一期 ROA 正相关。因此,进行产品设计阶段 R&D投入的企业,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降低产品成本。 关键词:电子制造业 研发投入 经营绩效 产品成本 一、引言 Berliner 和 Brimson(1988)的成果表明:产品设计阶段锁定产品总成本的 70%,然而实际中企业对设计阶段的投入只有产品总成本的5%

2、。可见,在产品设计阶段的投入是降低产品成本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而控制新产品成本、降低已有产品成本、进行产品的创新或更新,都离不开企业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增强,要以企业的研究和开发(R&D)活动为根本。通过对 R&D 活动的投入,增加产品的战略优势,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目前,国内研究产品设计阶段对企业经营绩效、产品成本影响的文献相当少,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是 2006 年以前,中国会计准则没有要求企业披露研发支出,学术界的研究无从下手;二是企业对设计阶段投入的决策不够重视,原因是企业一般用销量和利润来衡量产品成功与否,而并未将设计阶段投入与利润直接关联。 本文以电子制造业企

3、业为例,研究产品设计阶段投入与经营绩效、产品成本的关系。在该行业,产品设计环节包括了整个产品外观、结构和性能的研发,这正是企业进行 R&D 投入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于涉及业务不复杂(仅仅从事电子制造业及辅助业务)的电子制造业企业来说,R&D 投入就是企业设计阶段的投入;企业的 R&D 投资决策就是对设计阶段投入的决策。基于本文结论,为制造业企业在设计阶段进行投入起到一定指引作用,增加企业的战略优势。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产品设计成本与企业经营绩效 就日本的经验来看,产品设计阶段对整个产品战略、经济附加值、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内涵方面的影响超过 70%;美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基于不同企业的

4、规模,在设计阶段每投入 1 美元,就可以增加 2 500-4 000美元的销售收入(张大为,2012) 。Wernerfelt(1984)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中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复制的和难以替代的资源。可见,在产品设计上的 R&D 投入是必要的,只有从设计阶段统领产品战略,才能从根源上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二)R&D 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 R&D 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理论界众说纷纭,其中大多数的学者认为 R&D 投入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William N. Leonard(1971)对美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Ben Branch(1974)对美国的七个行业进行分析、

5、Dietmar Harhoff(1998)对德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都表明:R&D 投入会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梁莱歆、张焕风(2005)对高科技企业的研究,周江燕(2012)对制造业企业的研究及徐欣、唐清泉(2010)的研究表明: R&D 投资能有效提高企业价值和经营业绩;罗婷等(2009) 、陈守明等(2012)及王军彩、王淑芳(2008)研究表明:R&D 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滞后效应。 上述中外文献的结论基本肯定了企业 R&D 投入通过降低成本或者提高收入,总体上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本文认为,若进行 R&D 活动的企业 ROA 较高,企业会对设计阶段做出投资决策;若相

6、对于没有进行 R&D 投入的企业,进行 R&D 投入的企业ROA 没有显著优势或者 ROA 降低了,则认为企业不会对设计阶段进行投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H1:企业进行产品设计阶段的 R&D 投资会正向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H2:产品设计阶段的 R&D 投入与企业当年经营绩效正相关。 H3:产品设计阶段的 R&D 投入与企业下一年度经营绩效正相关。 H4:产品设计阶段的 R&D 投入会降低企业下一年度的营业成本。 三、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 2008-2011 年制造业行业中电子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剔除业务过于复杂(即并非以电子制造为主业)的企业。将剩余的企业按照有无 R&

7、D 投入分为两组。研究中所用到的年报均来自巨潮资讯网,R&D 投入数据来自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开发支出”的本期增加额,其他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考虑到滞后效应,R&D 投入数据选取 2008-2010 年的数据,其他数据均选取 2008-2011 年间的数据。 (二)变量设计 1.因变量。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通常是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 ,而 ROA 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企业绩效操作化指标(Lee et a.1,2009) 。设计阶段的 R&D 投入本年就可能影响企业经营绩效,而且很有可能影响年度超过一年;同时,R&D 投入的当年对企业的营业成本并不一定会有影响,反而

8、可能由于支出项的增大,成本提高。所以,ROA 有当期和滞后一期的因变量,成本水平用滞后一期作为因变量。 2.自变量。一般来说,对 R&D 的研究分两种,一种是 R&D 投入与总资产的比值,本文称其为研发力度;另一种是 R&D 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或者营业收入的比值,即研发强度。因为本文的因变量是 ROA,为了与因变量相匹配,自变量选择研发力度。 3.控制变量。 (1)股权结构(ES):任海云(2011)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对企业价值有负向的调节作用。同时,由于国有控股企业和非国有控股企业对成本的观点不同,其成本可能会不一样。 (2)财务杠杆(LEV):大多西方文献认为,企业的财务杠杆对企业的绩效有

9、增幅作用。然而陈立刚(2008)对此关系的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资产负债率与总资产收益率负相关。同时,企业的财务杠杆的不同可能导致营业成本不同。 (3)企业规模(Size):Rothwell(1994)和 Baumol(2006)认为小企业创新效率更高更容易取得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显然,不同规模的企业营业成本也可能会不一样。(4)企业年龄(Age):所选公司的上市年限不同,考虑到上市年限可能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将其设为控制变量。 (5)企业资产状况(K/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实物操作指南中指出,R&D 投资会形成日后的无形资产,不同企业资产状况不同,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10、 (6)三大费用状况(销售费用状况 SCS、管理费用状况 MCS、财务费用状况 FCS):企业的总成本与企业的三大费用有关,三大费用不同,企业的总成本也会有变化。 (7)现金流状况:企业的现金流可能成为企业是否会进行 R&D 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现金流对企业绩效与企业成本水平会有间接的影响,所以将其作为控制变量。 (8)年份(Year):表示年度哑变量。 (三)模型构建 依据以往文献,本文采用以下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 模型 1:ROA=RDI+ES+LEV+Size+Age+K/A+CFS+Year+1 模型 2:ROAt=RDIt-1+ESt+LEVt+Sizet+Aget+K/

11、At+CFSt+Year+2 模型 3:C/At=RDIt-1+SCSt+MCSt+FCSt+ESt+LEVt+Sizet+Year+3 变量解释,见表 1。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企业是否进行 R&D 投入,将所有企业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ROA。其中,没有进行 R&D 投入的企业,R&D=0;进行 R&D 投入的企业,R&D=1。其统计结果如下: 表 2 的描述性统计和表 3 的方差检验结果显示:不进行 R&D 投入的企业的 ROA 均值明显小于有 R&D 投入的企业,两组的 ROA 在 10%的置信水平上是显著不同的。假设 1 得到支持。 (二)多元回归分析 1.对模型 1

12、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 4 是运用模型 1 对假设 2 的检验,以当年的 ROA 作为因变量。 表 4 的回归结果显示:方差膨胀因子(VIF)最大不超过 4.0,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的拟合度(adj R2)为45.0%,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在模型拟合度较好的情况下,研发力度和企业规模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了当年的 ROA 与本年的 R&D 投入、企业规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假设 2 得到支持。 股权结构对 ROA 没有显著影响,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国有企业改制起到了一定效果,国有控股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环境开始注重研发投资;财务杠杆、资产状况、现金流状况、企业年龄变量与

13、企业 ROA 不相关,原因可能是本文的样本电子制造业企业,该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短、竞争激烈。 2.对模型 2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 5 是运用模型 2 对假设 3 的检验,用滞后一期 ROAt 作为因变量。该表是修正后的回归结果。 滞后一期 RDI 中,R&D 投入用上一年的数据;为了匹配 R&D 数据,RDI 分母总资产也用上一年数据;其他控制变量和因变量用当期数据,用于检测 R&D 投入的滞后效应。 表 5 显示,修正后模型拟合效果(Adj R-Sq=0.336)较好,解释力度高;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研发强度、企业年龄和现金流状况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企业当期 ROA 与上一年

14、度研发力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研发支出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假设 3 得到支持。 3.对模型 3 进行多元回归。表 6 是运用模型 3 对假设 4 的检验,用滞后一期成本水平作为因变量。 表 6 显示,模型拟合度相当好,达到了 54.7%;而 VIF 都在 2.5 以下,基本不存在共线性问题;研发力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本之间的回归系数为-2.618,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设计阶段的 R&D 投入能够降低成本,假设 4 得到支持。 其余各控制变量除 Year 外,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很显著,表明:三大费用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股权对企业的成本水平是有明显影响的;

15、财务杠杆的不同,企业负债利息水平就不同,影响企业成本水平;企业规模不同,成本水平也不同。 五、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得出在我国电子制造业行业,是否进行 R&D投入对企业的 ROA 有影响,进行 R&D 投资的企业 ROA 均值显著比不进行R&D 投资的企业高;当期的 R&D 力度与企业当年和下一年度的 ROA 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 R&D 投入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的 R&D 投入与企业下一年度的营业成本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企业进行 R&D 的投入显著降低企业下一年度营业成本。 因此得出,对于电子制造行业的企业来说,在设计阶段的研发投入可以降低营业成本,提高经营绩效

16、,企业对设计阶段的投入是值得的。本文认为,企业应该改变以往忽视设计阶段 R&D 投入的短视行为,增加一些必要的研究与开发投入,获取长期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制造业行业中电子制造业为例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否适用于整个制造业行业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本文系暨南大学“优秀本科推免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BAUMOI,W.J.Education for innovation:Entrepreneurial breakthroughs versus corporate incremental improvements J.NBER Innovati

17、on Policy and the Economy,2006,5 (1):33-56. 2.ROY ROTHWEL1.Towards the Fifth-generation Innovation Process 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1994,11(1):7-31. 3.罗婷,朱青,李丹.解析 R&D 投入和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J.金融研究, 2009, (6). 4.任海云.公司治理对 R&D 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调节效应研究J.管理科学,2011, (10). 5.王君彩,王淑芳.企业研发投入与业绩的相关性基于电子信息行业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 (12). 6.张大为.设计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 (1). 7.周江燕.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