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682640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 要 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了遍地开花的局面。目前合作社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将此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市场化水平不高、乡村社会的封闭性阻碍合作社进一步发展以及合作社人才匮乏。基于此,我们引入了“顶层设计”的经济改革概念,强调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既要强调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规划又要重视注重自身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社 现状 问题 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是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新项目“新型农村合作社成长的资源类型及其获取方式研究基

2、于吉林省梨树县的实证调研” (项目编号:2013102000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宗劲、李方乐、肖婧,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3-217-02 一、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007) (以下简称合作社法 )第二条规定,新型农村合作社即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从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获得了法律的根本保障。截至 2011

3、年上半年,全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 44.6 万家,合作社实有入社成员 3750 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14.3%(孔祥智等,2012) 。而据J 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设情况报告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2011)的统计数据显示,J 省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 14738 家,入社农户 51 万户。2010 年底全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73 个,涉及行业 11 个,共吸纳 4.2 万农户,近 10 万个劳动力,分别占农户和农村人口的 24%、25%(吉林农网,2010) 。不难看出,新型农村合作社已然从“星星之火”成为了“燎原之势” ,在全国遍地开花,发展

4、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而而 L 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了夏家、富邦、果乡、百信、红嘴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合作社。二、新型农村合作社面临的困境分析 L 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经 5 年的规范和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但是通过合作社成长的资源依赖分析,课题组发现合作社在全国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小、散、弱”的状态(全国人大农委法案室,2006)在 L 合作社中依然存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规范、产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吉林省农业委员会,2011)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政策的贯彻落实不到位、缺乏可操作性 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规范、扶持和引导十分必要。课题组

5、通过调研发现,政府的无作为实质上已经阻碍成为合作社发展的一大阻力,使合作社发展缺乏必要的保障。首先,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政府对合作社的政策扶持不够到位。社员们普遍认为政府对于合作社的态度就像母亲生育孩子却不给孩子奶喝一样, 合作社法虽然强调对合作社给予必要的支持,但是当地政府却没有实质性的举动, “光打雷不下雨”的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府与合作社的关系还有待加强。另外,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的细化和标准的制定没有到位。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提及合作社的发展,吉林省的十一五、十二五规划里都有强调要规范引导合作社的发展。但是,真正细化的政策,可以具体实施的政策指令却基本没有出现过。除此之外,

6、政府对合作社的管理和监督也不够充分,对合作社的规范还没有落到实处。政府在帮助扶持合作社发展的同时,也要明确合作社的职能和权利,对合作社的行为进行规范。(二)合作社获取的效益不够明显、市场竞争不够充分、参与市场化的水平较低 如果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城镇化的一条可行路径,那么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主体之一将会是合作社一个必经的过程。只有将合作社融入到大的市场环境,并且积极参与市场博弈,才能让合作社作为城镇化纽带的这一期望实现。合作社虽然构建起了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但是却并未构建起合作社与市场的真正联系,农民难以通过走合作致富的道路获得自身的收益。就 L 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前情况而言,明

7、显存在收益地下、业务范围较窄、经营手段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明显的制约着合作社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如何通过经营项目的创新实现更大的市场收益是合作社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在缺乏可持续的利益推动下,乡土社会的封闭性将可能成为农民合作之路上的绊脚石 从目前合作社发展的情况而言乡土社会的稳定性和封闭性造就的人与人之间的熟悉成了维系着合作社的纽带。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绝大多数人不了解合作社是什么,继而也不想通过合作社来增加自己的收益。另一方面,农民是朴实和讲究实际收益的。目前,农户通过参加合作社所获得的收益并不明显。一旦当合作社的利益得不到持续性的提升时,将会大大打消

8、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使合作社的规模难以扩大甚至停滞不前。 (四)农村人才的流失、农村精英在体制中的游离将会进一步影响社员的收益 目前,L 县的合作社大多数是由能人带动的。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个能人带动一个合作社”的报道,社长已然成为他所在合作社的代名词。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社长的胆识和责任心以及奉献精神对于合作社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人才匮乏也将成为合作社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凸出问题。长久以来,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下,资源总是向着生活环境较好、回报率较高的城市流动,就连人力资源也不例外,有胆识、有干劲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谋生了。在一个乡村,很少发现年轻人的存在。人才的流失,精英的游离,为合作社

9、的发展又增加了一道难题。 三、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的对策研究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处在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博弈激烈化的所构成的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那么如何有效推动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健康成长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2013)中,国家认为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因此,课题组将“顶层设计”设计的思维引入到推动合作社发展的长效机制中,从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战略上强调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规划,力求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调制度层面应当为合作社资源获取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搭建一合理的平台。另一方面,合作社自身应当秉承“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注重自身的

10、探索与创新。 (一)在夯实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联结机制,实现政策的可操作化,推进政策由“指示、扶植”向“指导、服务”过度 在对胜利果乡合作社的调查中我们得知,合作社的发展近年来一直存在着“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究其根源,它的病灶并不在于国家政策,而在于政策的落实。由此,建立一个上行下效的完善的政策联结机制,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够通畅,才是最根本的。很多时候合作社面临的处境便是:政策、法规颁布晚于实践,优惠、奖励难于实践。因此,要保证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夯实政治认同、坚持依法监管、加强指导服务,创新金融模式。 (二)在打破农村“生活堡垒”的基础上,逆转乡村原子化倾向。尊重农民意愿和需

11、求,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体意识,使合作社真正成为代表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一直以来,解决农村问题的思路多是依靠外力推动,而忽视了农民自身发展潜力的开发和培养。随着惠农政策几近饱和,而农村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因此,只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农民自身主体意识的觉醒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此,树立农民本位思想,打破长期形成的生活堡垒,变“原子化”为“联合化” ,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应积极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以激发农村内部的活力。 (三)在抓住转型期的乡村社会由“欲望”到“需求”过度这一主线的基础

12、上,加强农民教育,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和宽松的舆论氛围,通过利益驱动实现村民对合作社的态度由“从旁观望”到“主动入社”的转变 农民素质欠缺和利益驱动不足构成了制约现今合作社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合作社对社员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却生存在一个以盈亏决定存亡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这种竞争环境决定了利益对于活动主体有着不可比拟的驱动力。具体而言,利益机制是决定一种组织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包括农村合作社在内的各种经济联合体都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受访者当被问及“是否了解合作社?”、 “有没有加入合作社?”等问题时,普遍回答是“不太了解” 、 “还在观望,有分红就入。由此可

13、见,具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 (四)在认识到乡村社会里普遍存在的“能人效应”和“长老权力”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合作社企业家,留住精英,保住能人,打破农村“精英游离”的怪圈 在调研期间走访的村镇里,我们普遍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由于农村经济的闭塞与落后,包括农村能人、精英在内的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使得发展合作社缺少所需的人才。原本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力量的合作社现在由于人才问题也“自身难保” 。农村丧失了发展的新生力量,因而依旧缓慢地进行着新陈代谢,进而导致农村经济很难有质的飞跃。于是“精英游离”的怪圈便出现了。所以如何打破这个怪圈,将人才留在农村显得十分重要

14、。 综上四点。我们认为在新型农村合作社的良性运转中,政策是粘合剂,农民的主体意识是助力剂,利益驱动是强心剂,能人效应是润滑剂。我们相信只要正确树立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发展观,将以上对策落到实处,在基于“四位一体”的前提下,实现从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出发落到全面协调推进,从新时期新要求出发落到科学发展,从农村经济发展深层矛盾出发落到深层矛盾解决。唯有如此,新型农村合作社才能在时代的积极选择中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二元对立的不二法宝。 参考文献: 1孔祥智,楼栋,常青.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学习论坛.2011(12). 2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吉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15、建设情况报告.2011 年 8 月 9 日. 3吉林农网.L 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0 年1 月 22 日.http:/ 年 11 月 23 日引用). 4全国人大农委法案室.我国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的基本状况.中国人大.2006(21). 5聂高民.“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内涵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12(8).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一篇 ,新华网,2011 年 3 月 16 日。http:/ 年 11 月 23 日引用). 7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2013 年 11 月 12 日. 8刘彤,朱兴涛.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