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饶河县财政局多措并举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三举措”打造服务型财政2013 年,饶河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力保障“七个推动”的顺利实施,狠抓增收节支,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人代会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多措并举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为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饶河县财政局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以“廉洁、节俭、增效”为目标,以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保证,确保“三公”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加强支出制度管理。按照省厅要
2、求,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类一般性支出管理办法,完善相应的支出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支出的审核、管理和控制,确保厉行节约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加强公务卡结算管理。饶河县财政局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制定了公务卡改革方案、实施细则和公务卡结算目录,积极与代理支付银行和软件工程师进行沟通,全面做好改革上线的各项准备,并召开了县直 116个预算单位一把手和财务人员参加的改革工作推进大会,对全面铺开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围绕公务卡办理、使用和财务报销等重点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全县共完成办卡 1253 张,有效激活 1066 张。要求县本级预算单位对办公费、会议费、公务接待费等 16 项公务消费实行公务
3、卡强制结算制度。 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加强公务用车编制管理,重新核定党政机关一般公务用车编制。规范公车管理,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定点加油,费用账目定期公布,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对外出租出借公务用车,严禁长期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车辆,严禁违反规定接受企业捐赠车辆,严禁豪华装饰,杜绝车辆费用管理漏洞。 加强资产配置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行为,要求各部门结合单位具体工作职能和需要,按资产配置标准进行购置。严格办公用房修缮、办公家具及办公自动化设备配备管理。同时,按照规定的标准审核安排相关单位的资产配置经费,并通过政府采购程序购置。 二、 “三举措”打造服务型财政 饶河县财政局紧紧
4、围绕加强软环境建设中心,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注重从小事做起,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始终把改进机关作风,提升财政良好形象为目标,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型财政。 一是强化业务学习,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业务培训和学习提升教育,加强内部科室人员业务交流和岗位交流,扩大各科室知识面,开展与其他县区工作交流,进一步强化业务能力。 二是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办事效率。加大力度落实“首接责任制” 、 “承诺限时制” , “一次告知制” 。对可以一次性办结的事项坚决做到一次办结,决不让办事人员多跑一趟路;对于按规定不能办理的,耐心细致地解释其原因,真正做到便民服务。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提高
5、为民服务的效率。积极稳妥地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切实做好预算执行管理、监督工作。及时办理各项业务,狠抓办理质量,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三、迅速落实贯彻县委十六届二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 今年年初,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迅速传达落实县委十六届二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通报了 2013 年 12 月份抓发展,惠民生,维稳定,转作风,促党建工作情况,宣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有关工作作风建议要求以及2013 年全县争取政策性资金工作进展情况和全县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会上财政局领导要求:2014 年,围绕县委县政府中
6、心工作部署,结合财政局实际,将会议精神真正落到实处,推动财政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一)全力抓好组织收入工作 始终把组织财政收入,提高收入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与国税、地税部门的配合,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和政策影响效果,关注项目投资对新增税源的影响,增强组织收入的预见性。充分发挥税收征管保障平台的作用,协调各单位积极做好政策性资金争取保障工作。 (二)切实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加强和改进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调优支出结构,着力保障民生和重点支出,把更多的财力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严控支出范围,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一般性公共财政支出,使有限的财政资金能够集中起来用在关键节点上。通过制度、机制和管理工具的融合创新,使资金的去向更加规范,强化财政监督,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 (三)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局党员干部应身体力行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的要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杜绝“两节”期间用公款互相拜访,搞年终福利、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财政干部队伍。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