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院校财经专业教师服务社会提升课程建设探讨摘 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社会服务功能不足的问题,原因包括:教师对行业企业运作不熟悉,研究能力薄弱;教师热情不高,缺乏社会服务意识;社会对高职院校认识不足导致其对高职院校的服务需求不足等。通过课程建设,能提升高职院校和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也能实现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外贸跟单操作课程建设为例,指出课程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途径之一。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课程建设;外贸跟单操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88-02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普遍不足 本
2、文所指的社会服务是指高职院校除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以外,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社会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重在探讨如何为社会、为经济发展,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的科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而高职院校定位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理应突出社会服务功能。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高职院校不能很好地为社会提供应有的服务,比如不能很好地为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专业建议和帮助,也不能为行业企业的发展很好地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从目前的社会服务现状来看,工科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由于其专业或科研活动直接面向生产,成果是有形的产品,因此能很好地彰显其社会服务功能。而财经类专业由于
3、提供或生产的不是有形产品,社会服务效应相比工科专业不甚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升、体现财经类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一直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不足的原因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行业企业运作不熟悉,研究能力薄弱 许多教师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对行业企业业务运作不熟悉,同时专业知识的研究能力不足,这是造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不足的一大原因。许多高职院校教师从本科院校研究生毕业直接参加工作,对社会、对行业企业不熟悉。 2.教师热情不高,缺乏社会服务意识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社会服务热情不高,认识不够,除了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外可能就是在家休息
4、。部分教师们认为社会服务与自己无关,同时,由于学校内部考核机制的滞后,更滋长了这种观念。 3.社会对高职院校认识不足导致其对高职院校的服务需求不足 一方面,中国高职院校总体实力的薄弱限制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因素也制约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由于对高职教育的怀疑和不信任,企业在需要智力支持时往往倾向于到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寻求合作,或者有的大企业自己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不需要与高校合作。因此,企业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社会服务需求的不足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 关于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问题研究已有诸多文献问世,国内的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建议和对策
5、。这些建议和对策大多偏于理论和宏观层面,缺少从某一具体角度入手的案例介绍。本文以外贸跟单操作课程为例,从课程建设这一具体途径为例探讨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三、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之一专业课程建设 本部分将以笔者所在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跟单操作课程建设为案例,介绍高职院校提升和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做法和经验。 (一)借力行业企业开展双元双优模式的课程建设 在建设外贸跟单操作课程之初,我们首先通过对外贸跟单员岗位的广泛调研和分析确定了本课程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根据外贸跟单员工作流程确定课程的各个学习情境,根据外贸跟单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工作任务选择和设计了
6、课程学习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按照外贸跟单的工作流程采用了项目教学法,教学场所选择校内外实训室或实验场所,以实现教、学、练的一体化。我们将外贸跟单操作课程内容按流程分为 7 个学习情境,包括:选择供应商操作,样品跟单操作,订单理解操作,生产前跟单操作,生产过程跟单操作,包装跟单操作和运输跟单操作。每一项目设计明确的工作任务,教学围绕工作任务展开,授课的效果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效果来评价。课程教学紧紧围绕外贸跟单员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展开,而不再向传统教学方法中以知识的理论体系来搭建授课的知识体系。 为了有效达成提升学生外贸跟单职业能力目标,教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具备是先决条件,假如教师缺乏应有的业务水平
7、和专业教学能力,那么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必将成为空中楼阁。为此,我们建立了“优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优秀的校外行业兼职教师”队伍,即我们所谓的“双元双优”师资队伍。 在建立优秀的校内专任教师队伍方面,我们重点强调专任教师要懂实际业务,熟悉外贸行情。对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提升了校内专任教师的实务业务能力:(1)派遣校内专任教师(缺少行业工作经验)脱产赴外贸企业挂职锻炼,锻炼期为 6 个月。 (2)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将部分课程教学内容放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结成“朋友式”合作关系。 在建立优秀的行业兼职教师队伍方面,我们挑选具有丰富实际业务经验且具备大学本科
8、学历的企业人员作为我们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针对个别行业人员教学技能缺乏的问题,通过结对专任教师帮助其设计制作课件和准备教学资料等方式加以弥补。 在建立了双元双优师资队伍后, “外贸跟单操作”课程开展了校内外教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制作 PPT 课件、共同准备教学实训资料、共同授课以及共同命题等形式的合作建设,本课程的建设充分整合了学校和社会力量。 (二)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课程建设的成果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学生,许多毕业生学生反应凭着学校所学知识和能力很快适应了工作岗位。此外,校内专任老师还取得了如下成果:(1)专业技术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通过去企业挂职锻炼以及与行业兼职教师的朋友式结对交
9、流,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且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对企业人员而言更丰富,具备比较优势。(2)与几十家外贸企业以及商检,货代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专任教师的接触面不再局限在与学生打交道,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得到很大提高,扩大了社会关系网络。 (3)借助课程建设的经费支持以及自身的努力研究, 外贸跟单操作课程组教师的职称得到了晋升,目前课程组校内专任教师都已取得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研究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这些成果为教师提供社会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借助课程建设成果为行业企业提供社会服务 通过几年的建设,校内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得到很大提升,目前已经能为社会提供以下几种专业服务
10、。 1.帮助行业企业开展新员工上岗培训 从笔者调查看来,许多外贸企业新招聘员工的外贸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为此, 外贸跟单操作课程组专任教师为多家浙江省内外贸企业提供了新进人员的岗前外贸基础知识培训服务。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定位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在提供非学历的职业培训方面大有作为。 2.为行业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浙江省内许多地方中小企业迫切想直接从事外贸业务,但由于人才缺乏往往通过代理方式在做出口贸易,这不利于企业的盈利的发展。为此外贸跟单操作课程组专任教师担任了几家外贸企业的专业顾问,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包括:外贸英语的翻译,业务流程的解释,外贸政策的讲解等等。 3.通过课题研究,为政
11、府部门建言献策,为企业解决业务难题 最近 4 年来, 外贸跟单操作课题组教师通过潜心专研和努力已经成功申请到多项省部级应用对策类课题,以及为企业提供专项技术服务的横向课题多项,相关研究报告提交给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并得到意见采纳,同时有 10 多篇学术论文在北大核心期刊以及 CSSCI 来源期刊发表。4.正在思考尝试的深度校企合作 许多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都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内容,很难实现深度合作。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以利益为导向,有的企业认为与高职院校合作不能给其带来利益。因此,与企业建立利益互动机制才能真正突破目前的校企合作瓶颈,这一方面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要想
12、方设法让企业体会到合作能带来利益。笔者认为以下合作模式值得尝试:行业属性决定了成立财经类服务企业不需要太多设备、人员和办公场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划出专门区域,以免房租的形式邀请企业入驻校园,同时通过协议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作情况下让企业接受学生进行实训、实习。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直接帮助企业节约运行成本,教师的很多信息成果可以与其分享,服务其发展;另一方面便于教师及时学习行业企业最新发展动态,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四、总结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是项系统工程,本文从课程建设角度探讨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服务,除了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配套的支持措施,教师的个人专业
13、知识和技术能力是关键。而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一个很好抓手,也是促进高校和行业企业合作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要善于结合实际,紧紧围绕地方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设置对口专业,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不断打造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科研特色,一方面使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现实需要,另一方面运用自身能力为政府部门、行业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与之结成互帮互助的合作关系,最终达成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 (1). 2 周慧霞.中国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实现的现状与对策J.阴山学刊,2008, (2). 3 查吉德.地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策略J.成人教育,2006, (8). 4 周春明,杜宁,常运琼.提升浙江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 (12). 5 曹如军.高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内涵与生成逻辑J.江苏高教,2013, (2). 责任编辑 仲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