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485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生态性”理念与高等教育管理浅论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教育生态平衡。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来看,对于教育的期望因人而异,教育发展精英化程度提高,但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与大众化处理不当,导致高等教育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发生矛盾。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很多问题,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型高等教育系统;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自从教育生态平衡的提出,很多关于教育生态平衡的观点开始被踢出来,很多问题开始得到重视。在世界教育发展中,生态失衡都

2、是很严重的问题,因此,各国教育学者都认为促进教育的生态平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须遵守的道路。我们需要用高校优质的生态教育来发展教育事业,从而顺利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因此在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来进行,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对教育的资源和要素进行分配,维护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平衡,促进教育健康发展。 二.生态位理论的概述 生态位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格林尼尔提出的,这一概念说明了种2群相对于生物群的作用,而伴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生态概念的内涵也逐渐的丰富和完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在丰富的生态内容中,最为代表性的是“空间生态位” 、 “功能生

3、态位”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 。 生态位理论是奠定在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从生态概念出现之后,很多学者都通过生物学的研究不断的拓展教育生态环境发展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生态平衡的观点和内容。 高等教育的发展内涵逐渐丰富,这些内容和框架为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内容都极大的扩展了高等教育的实际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对于研究的方向也作出了指导。伴随着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生态环境,但是独立不等同于孤立,这一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保持了自身独特的地方,而另一方面也始终保持着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针对这种关系,近年来学者们的研究从纵横两个方面来进行,其中纵向的研

4、究包括了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个体的环境,横向的则更多的体现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环境。立足高等教育,其研究范围能够将高等教育氛围个体和群体的环境,其中个体的生态环境是固定的指某一所高校的生态环境而言的,其中个体的各种生态方面的反应都能够反应出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人员个性和特性,而一所高校学生的反应则也能够代表生态环境的共性和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而事实上,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当的复杂,这些复杂的内容,共同组成了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各个国家通过高等教育的研究对高等教育的资源和对象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能够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从而不断的推进高等教育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优化。 3生态化管理的最终实现与

5、创新机制的紧密联系,创新是活力的表现,要发展就需要通过竞争,只有在竞争中屹立不倒的才能够做种存留下来,因此,在高等教育的生态化管理中必须要具有危机意识,单纯的就教学管理来说,管理方式必须是透明公开的,学校的建设以及其他的改革都需要各方的监督,学校的规章制度每一位教职员工都需要熟练的知晓并执行,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意见都要即使的采纳和总结,同时作出相应的调整,满足师生的需求。在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快速的学习心得知识和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同时还要重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才的培养,科学的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所以不论高等教育如何发展都要重视教育生态的平衡,不能片面强调

6、学术的自由也不能引入政治因素,成为国家机构的附属品,更不应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而失去学校的特点。要站在教育的立场上,不断的解放思想,不断的树立教育自身的品牌和形象,对于不准确不合理的管理方式要即使的进行调整,及时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习别人的优势,与先进的模式展开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学习,最大程度的实现优势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从而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赢的局面。 三.高等教育生态化影响因素分析 实际上,高等教育的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的资源和环境是需要相互协调的,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教育质量要互相协调,随着高等教育生态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很清楚的能够对生态教育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下列几个: 1

7、.环境因素。 4其中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是影响教育的最主要的因素。相对于教育来说,政治能够为教育提供保障和基础,这种影响更多的表现在教育管理的不同机构在日常的运行和发展中。经济的环境则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础,快速发展的经济是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只有经济的保证才能够确保教育快速发展。实际上高等教育的最终规模和发展嘟嘟,都是由经济的发展来决定的,此外,文化的隐形影响对于高等教育大影响也是很大的,教育和文化石相互依存和影响的,时代文化越先进,通常教育也会更先进。 2.资源因素。 教育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教育生态系统跟外界的交流和交换都是教育的资源

8、来决定的,这其中包括教育的投入,各种教育的价值观和相关的规范以及社会的期望。如果教育发展的资源十分有限,那么就会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很容易导致教育发展落后地下等严重的生态失衡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一直没有处在健康的环境和状态之下。 3.人口因素。 从我国的教育资源来看,我国的资源供应量与教育人口的关系式相互影响的,合理的比例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维持教育生态平衡,推进教育事业的重要条件。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和高校的大量扩招,导致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急剧增加,但是教育资源没有相应的保障,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和学生数量的矛盾。同时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西北

9、稀少而东南稠密,这就导致了我国教育资源发展的失5衡。我国东南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经济发展迅速,很多资源都十分丰富,能够容纳的教育人口就多,相应的教学规模也更大。 四.制约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发展中,高等教育作为生态系统这样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的发展受到很多不同要素的影响,同样也受到周围环境的作用。 1. 系统内部 1.1 教育系统实际能够承载的数量少于实际的招生规模:高等教育的运行,其中承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这种承载力会受到办学条件、师资和就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也不断的增加,专业设置质量降低,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实际的教育需要,很多仪器

10、和资料都不能达到相关的要求,更有甚至,很多学校的财政收支十分混乱,运作风险增加,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就业率降低。可以说招生规模已经使教育系统承载力面临较大的危险。 1.2 学校特色和专业结构趋同:很多学校为了扩大规模获得利益,不断推进学校的扩张,增加学校的规模。很多本科学校高度重视硕士点的建立,不断增加硕士点、博士点,单科型院校办成多科型院校,而综合性学校收到追捧,这样的行为就导致了各大高校之间学科十分相似,没有特点,对于教育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学校并没有明确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当优胜劣汰的法则发挥作用,竞争力低下则必然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3 管理效益较低:相比于人事

11、管理的制度,很多高校的管理改革十分的落后,很多不是专业教师的职工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我国每年都6会在教育中投入大量资金,但是资金的投入本身也存在很多不平衡的因素,在东西部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之间,都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对于资金的使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价。针对这种情况,只有不断的对教育系统的管理进行优化,调高教育的环境适应能力,促进环境生态平衡,推进可持续发展。 1.4 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对于教育而言,人才是关键,扩张虽然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收入,但是对于教学和管理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体系受到考验,资源与数量的失衡导致教育质量下滑。 五.生态教育发展对策 1.吸收中西方先进教育理念,

12、营造教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在改革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药加强评价和投入,切实的遵守教育规律,推进教育良好环境的建设。在高等教育中,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是十分合理的,要重视教育的规模及层次的合理和协调发展,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教育的发展,避免教育生态环境的失衡。但是当前我国的教育投入和评价机制都不够完善,很多学校都重视规模的扩大而忽视自身办学条件和实际的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片面的追求规模的不断扩张,很多本科院校更多的重视学科点的建立而忽视质量是否过硬。这些都造成了高校专业的雷同性,学生竞争激烈,反而造成了各个高校的恶性竞争。当前各大高校都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

13、很多学校的评价体系过度的强调课题的数量,专利的数量,论文的数量,而忽视了实际的能力,将这些内容作为考察学生和老师的指标。在这样的制度下,教师们更加关注项目的研究而忽7视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导致教育质量下滑,最终造成教育生态失衡。 2.在宏观生态系统渐趋平衡的基础上,谋求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宏观的生态系统,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系统逐渐走向平衡,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外部环境的辅助。其中根据生态学的研究,教育作为一个独立发展的整体,在存在的时候必然与人类社会是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教育系统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需要不断的进行交流,正式这种互相的交流,不断的促进教育和外部的交换,促进了

14、信息的平衡,通过这种形式来促进教育史生态平衡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的保障。但是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变化,教育的平衡就会失去,逐渐解体。 实际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应该是生态平衡的发展。要实现这种平衡就必须首先确立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依据实际的教育环境来对体制作出改进,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管理机制,更具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规律来推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二,社会各界对于教育的发展必须给予充足的支持,要充分考虑到教育发展的需要,推进科技发展,人才战略,不断增加教育的资源投入,为教育建立完善的法律,完善教育政策、扩大教育开放、增加高校办学自主权等途径和措施,从而推进高等

15、教育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 3.高等教育评估回归原生态的意义深远 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坚持原生态的评价方式,是学校的自然状况,这个状况反应了学校对教育本质的追求,通过自然的精神,最终实现教育的价值。 83.1 有利于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在教育体系中,提倡高等教育的评价,提倡节约是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中坚持艰苦创业精神的体现,这样的精神能够防止教育中的腐败现象。3.2 有利于调节高校的功利心态 从大学产生,学校就是非功利性的,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建立。学校是为了各种学者进行研究和学习的空间和场所,在学校里,学者们可以进行有价值的研究,而不需要向功利性妥协。 3.3 有利于展现高校的真实面貌 高等教育

16、保持原生态的形象,通过原始的状态将学校的样子展现给大众,对于社会和学生都是一种正确的导向。 六.结束语 根据高校教育的发展水平,生态研究已经是高校的重点角度和新的发展立足点,未来的学校一定是各种要素的有机生态系统。在未来,教育会被当做有生命的物体来对待,在这个系统中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各种知识和资源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些要素的和谐统一发展才是高等教育生态平衡的保证,才能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发挥高等驾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处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总之,高等教育史综合的系统工程,需哟啊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教师和学生的齐心协力,只有大家都共同的行动起来,不断的促进教育生态平衡,才能够推进高等教育的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远。 9参考文献: 1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茶世俊.研究生教育制度渐进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1. 3江永红.我国高等教育应实现可持续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 (2) ,66. 4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华中科技大学 2004 届博士论文. 5宣裕方.城市生态位论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