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象”由情生一、我这样理解 著名诗人流沙河的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是一篇意象数量众多、内蕴深刻、组合高妙的佳作。纵观全诗,其中的主要意象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兴象。 兴象是艺术作品中没有明显的人为痕迹的意象, “兴象天然” ,是无言的天籁。其构成似乎是纯粹客观的物象,往往没有明显的象征、比喻的意味,单个兴象的存在与否似乎也无关紧要,但由很多单个兴象组成的兴象群却有很深层的意蕴。 就是那一只蟋蟀中这样的兴象特别多,比如第二段中的诗经、古诗、木兰辞、姜夔词,从个体角度讲其中任何一个兴象增、删、换都无所谓,但它们组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兴象群,表明从古到今,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共同的
2、历史文化背景使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情感,尽管这种情感是沉重的忧思离别。此外后几个诗段中,驿道、烽台、天井、战场、月饼、桂花、石榴果、残荷、雁南飞、草垛、台北巷子、四川乡村、露珠、萤火、鹧鸪等等,都是这样的兴象,它们构成了该诗基础层的意象单元,相当于作者抒情达意的细胞。 2.境象。 境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是由基础层次上的意象组合而成的一2个整体,它比基础性的意象在时空上更具有突破性,有强烈的宇宙感、历史感、人生感。 就是那一只蟋蟀的第二、三、四、五诗段中的众多兴象分别组成四大兴象群,也就是四大境象,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广阔的河山、伟大的母爱以及隔不断的统一情。
3、尤其是第 3 幅意境,是非常优美感人的,诗人以两位诗人共同回忆的方式,截取一个个非常典型的富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的画面,诸如吃月饼、观残荷、堆草垛等,借以表现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从而说明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经历可能不完全相同,但是生我养我的家园、伟大深厚的母爱,则是共同的、真切的。 3.喻象。 喻象即通过比喻、象征的方式构置的意象,它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艺术技巧,将客观物象按照心灵重组或变形,让客观物象成为心灵的载体而创造出来的,比喻和象征性的意象因其具有巨大的暗示性而为艺术家所喜爱。 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蟋蟀”就是这样的喻象。蟋蟀是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小昆虫,又叫促织或蛐蛐儿,因其
4、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诗歌中的蟋蟀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昆虫。蟋蟀已不再受时间、空间、政治等的限制,它能沟通古今、两岸中国人共有的情感。 诗人杨炼曾经说过:“一首诗的整体结构就像一个磁场 ,一组群雕这是一个正在共振的场,每个部分和其他部分相呼应,相参与。 ”这个整体的旋律或磁场比单个的意象更为重要,一个意象也只能在整体的“场”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所以,高明的艺术家是非常重视意象3的组合关系的, 就是那一只蟋蟀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组合艺术的精妙。 二、我这样教学 1.导入新课。 (1)从思乡恋乡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入手,引起学生对故乡美好的回忆,如李白静夜思等。 (2)历代文人骚客
5、都把思乡作为永恒的主题,其本质是对生育我们的母亲的真挚依恋。正如青年诗人徐刚所说:“故乡/我是因为母亲才和你亲近的啊!”这道出了千百万游子的共同心声。 (3)引入思乡诗名篇乡愁 。先请一学生背诵全诗,再点明其作者为大陆籍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再由余光中经常说到的那句话:“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 ”引入课文。 2.板书课题。 3.释题及简介作者流沙河。 (1)简介昆虫蟋蟀,又叫“促织” “蛐蛐儿” 。 (2)从学生们所熟知的“蟋蟀”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蟋蟀的叫声能撩起人们思乡的心绪? (3)近指代词“这”为什么不能替代课题中远指代词“那”? (4)简要介
6、绍作者,突出作者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交往及他们共同在四川居住过这一事实,引起学生阅读本诗的兴趣。 4.朗读全诗。 (1)分组分段朗诵。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思乡之情。 4(2)教师指正部分字、词后范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3)全体学生齐读课文,再次激发兴趣。 5.指导学生借助“自读提示”读懂全诗。 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 ,从中生发问题,研究问题,以课文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印证“自读提示”中概括性的文字。 设计如下问题,帮助学生疏通全诗内容和结构,了解作者的抒情脉络。 (具体见文后板书设计) (1)全诗表达谁的思乡之情?诗中怎样表达思乡之情自古就有? (2)
7、“蟋蟀”是否有寓意?为什么两个诗人会听到同一只蟋蟀的鸣叫?“蟋蟀”的无所不在说明了什么? (3)本诗的主题应如何理解?全诗又是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这一主题的? (4)诗体结构和抒情脉络的一致有什么样的审美效果? 结构和抒情的一致给本诗提供了独特的审美角度,诗人将自己的一己情感投射到本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背景上,诗人的情感得到放大,在本民族的感情经验中得到回响。 6.问题探究。 探究之一:第二个诗段中引用的这些古代诗词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要像这样排比式地引用? 探究之二:诗中不少诗行都采用了地与人相互对应的写法,为什么?5探究之三:诗的末段,在结尾几行,诗人所说的“吟些什么” “想些什么” ,为什么
8、“你我”能“猜到”?为什么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7.概括、归纳本诗的内容和特点。 (1)明确本文思乡、爱国主题。 (2)明确“蟋蟀”这一意象的深刻含义及其可以跨越地域(一、三、五诗节) 、跨越时代(二、四) 、跨越你我之心的原因,并体味用远指代词“那”的好处。 (3)体会排比、反复等修辞的好处。着重体会作者把“就是那一只蟋蟀”放在每段的段首对抒发感情、安排结构的好处。 (4)从鉴赏的角度,本文有三大特点: 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 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 思想感情的渊源特别长。 8.全体学生齐读课文。收束全文。 (1)引进思乡歌曲九月九的酒 。简要介绍这支歌所传达出
9、的思乡、恋乡的主题。 (2)全班齐唱这支歌,要求唱出思乡之情,并简要体会其音律美。 (3)指出全诗所押韵脚。全诗韵律谐和,声情并茂,诵之如歌,一唱三叹,感人至深。除了内容上的原因还得益于作者选用了 e(o,uo)韵作为全诗的韵脚。 (4)齐读课文,读出旋律,读出思乡之情。 6(5)将标题换成“就是那一种乡思乡情啊!”消除悬念,收束全文。9.布置作业。 (1)课后找一些思乡名篇读读,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2)将诗中提到的吟咏“蟋蟀”的名篇认真研读一遍。 (3)写一篇自己如何鉴赏新诗的小短文,500 字。 三、我这样反思 首先,说说教材。诗歌是各民族文学最初的和最基本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艺术价值,
10、它的美,它的感染力,决定了它容易被人喜欢。本诗是中学生阅读中国当代新诗的一个示范、一把钥匙。全诗既生动活泼,流畅自然,又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在构思、意境、语言、手法方面均堪称中国当代新诗之典范。 其次,说说学情。青春是诗。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他们照例应当喜欢读诗,应当尝试写诗,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着的情感,和亲密的朋友交换从心灵深处流泻出来的吟唱。然而,由于一贯以来语文教学中“诗意的放逐” ,学生阅读诗歌和写作诗歌的基础极为薄弱。 于是教法设定为:创造气氛,交流情感;巧妙点拨,启发想象;联类比照,开展讨论;以诗教诗,拓宽学路。学法指导的重点是:感知诗歌形象,领悟诗歌内涵,品
11、味诗歌特色。教学步骤则分为:导入定向(师生关系定向、感情基调定向、教学目标定向) ,鉴别欣赏,领悟内涵,品味特色,固本提高。 7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目前的中学语文需要诗歌教学,因为我们的学生需要诗,他们正值十五六岁的花季,他们本身就是诗。他们渴望用诗的甘泉来浇灌荒芜的心田,渴望用诗的色彩来丰富苍白的情感,渴望用诗的旋律来鼓荡单调的思绪,而我们呆板僵化的语文教学却使他们远离了诗。今天这一堂课,学生正从文字的表层不断走进文字的内里,去咀嚼,去体会诗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我想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苦苦寻觅,用尽心思要达到的课堂教学境界,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期盼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的教案设计贴近学生实
12、际。教学目标有三点:一是认知目标,二是能力目标,三是情意目标。教案分析了学情和教材,设计了教法和学法指导。所有方法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现有学情下的目标的实现来设定。我较好地完成了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体现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自己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每一点好奇心,发掘学生潜在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教师当好了向导、顾问,乃至伙伴的角色。 具体地说,本课有以下特点: 1.抓住教眼,创设情境,实现“五入” 。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教眼是从诗眼文眼而来,教学的重点就是教眼。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一只蟋蟀从古唱到今,劳人听过,思妇听过,孤客听过,伤兵听过,牵动了无数人
13、的心肠,现在又是它引发出两岸诗人的无限神思。小小蟋蟀竟有如此魔力,果真是它的叫声最能惹人愁绪?这只是表面现象,咏蟋蟀不仅仅是诗人借物寄托情思,不仅仅是个人的8感慨,而是我们的民族从古到今特有的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蟋蟀不仅是客观自然中的物体,更深的寓意是反映我们民族共同的心理心态,反映我们中国人共同的血缘和共同的文化,因此才有了海峡两岸诗人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诗的结尾点出“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这就是这首诗的诗眼,也是整个教学的教眼。 教师应抓住教眼,在教学中步步创设情境。课前活动,听唱乡愁四韵 ,营造情感氛围;导入课文,诵读李白的静夜思和余光中的乡愁 ,开启学生思
14、考:这是入情。进入课文,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教材,获得真切、深刻的印象:这是入诗。配乐朗读,让学生闭起眼睛来与作者心灵沟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诗的人、事、物中,去体验、感悟诗篇:这是入境。巧设疑问, “对于余先生的想念,流沙河理解不理解”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明确的答案” “我们为什么能够读懂诗人的内心” ,学生由此领会了全诗的精髓“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这是入神。最后,用乡愁四韵这一同类题材,宜于学生仿写的诗歌,调动起学生写诗的兴味,让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当堂反馈,进行续写:这是入化。这“五入”入情、入诗、入境、入神、入化,环环相扣,
15、步步深入,学生学诗、读诗、写诗的情绪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之中,课堂教学始终处在主动状态之中。 2.抓住物象,联类比照,培养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智力,发展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这首诗的特点是运用丰富的联想展开内容,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础,没有9联想思维的能力,就不可能具备想象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正是从诗中的物象入手,紧紧抓住联想特点,引起学生的联类比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学生想象思维的生成发展打下基础。蟋蟀这一物象和思乡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教师不直说,而是让学生描摹蟋蟀的模样、习性,尤其是叫声的时断时续,时隐时现。启发学生根据叫声去思考,原来蟋蟀叫和人的思绪合拍,思绪也是断断续续的,并且
16、,只有静听才能听到,人在独处时,容易想心事。这就使学生找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再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想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想到养育自己的家园,想到博大慈祥的母爱,然后在诗中找到对应的句子。教师还把诗中冷色调的词换上暖色调的词,让学生进行对比联想,学生感到,冷色调的词更能衬托出作者凄凉、孤独的心境。在听完这首诗的配乐朗诵后,教师启发学生,由想家小事,想到统一大事,这种联想不仅使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人的思想感情也得到一种提炼和升华。课堂联想丰富了学生对诗的憧憬,也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 3.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应该作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这堂课可以说是学
17、生们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他们不仅在学,在读,在想,在说,还在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在交流写作中,他们的思想在碰撞,闪出智慧的火花:他们兴奋,思维的机器在急速运转;他们表达,思想的溪水在自然流淌。 课堂是人类智慧的诞生地之一,是学生生命的构成部分。让学生说,让学生动,按照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开展教学,这叫人道。一言堂,填鸭10式,压抑个性,摧残学生,这叫不人道。教师深知这一点,课堂上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兴趣,尊重他们的想法,指导他们活动,使课堂成为掌握知识、交流思想、产生智慧的所在。 我常想,课堂的空间有多大?这是很难估量的。它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实的是具体的一篇篇
18、课文,而虚的是由实的内容在学生心中拓展开的无法衡量的知识、情感、智慧的再生体,它是无限的。这首诗让学生得到了学诗、读诗、写诗的一些方法,但更多的是学生对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说:“我有一种想家的感觉。尽管我现在离家不远,但我想到我以后考上大学,如果有可能的话,还会出国留学,那时候,我一定会想家的。那时候,再读这首诗,我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我也许会写一首就是那一只鹧鸪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诗作为情感宣泄的渠道,让学生找到了出口,他们要借助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世界,这样的教学空间还不大吗?课堂的结尾也十分精彩,生活的巧合再一次延伸了课堂内容。 一手抓住教材,一手抓住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实施教学,这正是现代教育的核心。 【案例点评】 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于入情入境入心,在于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沟通课堂内外,努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文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即生活”的教学理念。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对诗歌意象的理解和感知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