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作文激趣与创新的一剂偏方.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4924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主义”:作文激趣与创新的一剂偏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形式主义”:作文激趣与创新的一剂偏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形式主义”:作文激趣与创新的一剂偏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形式主义”:作文激趣与创新的一剂偏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形式主义”:作文激趣与创新的一剂偏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形式主义”:作文激趣与创新的一剂偏方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重内容,轻形式”的倾向,使得学生习作缺失了很多生趣,学生谈“文”色变,罹患严重的作文“胆怯病”与“厌食症” ,而“挤牙膏式”的作文成品亦呈现“创新贫血”的先天不足。本文提倡“形式主义”的回归,重新认识“形式”在习作中的重要性,并在体裁、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教学探索,让“形式主义作文胶囊”裹着“甜甜的糖衣” ,带着习作的美感、童趣和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快乐,走进孩子,提高作文实效。 关键词:形式;体裁;结构;手法;语言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33-2 一、 “内容

2、” “形式”之辩 世间万物,有内容,亦有形式。如文章,即如此。内容形式之辩本是一对形而上的哲学概念之辩,而一部文学史,也从未停止过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思考与争辩:孰轻孰重,谁先谁后?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是对文章形式重要性的认识;“文以载道”, “言之有物” ,则是把文章从形式化极端拉回重内容的轨道。更多的看法是,立意、思想、主题等,属于内容;结构、表现、语言等,属于形式。而作文活动则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2二、 “兴趣缺失”与“创新贫血”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在“内容”和“形式”的天平不自觉地偏向了“内容”一方。无论是“写人” “记事” “绘景”

3、“状物”的四大类指导练习,还是教材所编辑的思想性强、内容积极向上的作文题材,都是更多从“内容”层面来思考作文问题,构建训练序列的。而具体到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则更加是对思想内容的再一次强化。最后回到作文评价,内容、结构、语言的综合评价因素似乎只在理论上成立,实际的操作还是对思想性的高看和对应试性具体要求的愚忠(这一点高年级尤其明显) ,而对作文形式上的表现则殊少关注。 可以说,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现实是不堪“思想与内容”之重,学生作文兴趣严重缺失,谈“文”色变,患上了严重的“胆怯病”与“厌食症” ,而由此带来的“挤牙膏式”的作文成品,亦呈现“创新贫血”的先天不足。 三、一剂偏方:“形式主义”

4、 因此,要医治当下小学作文教学的病症,尤其需要倡导对写作本源的思考与对儿童本位的观照,尤其需要呼唤适合儿童的习作教学的方式,尤其需要关注儿童的习作动机和兴趣诉求,尤其需要奠基儿童习作天生的创想与可贵的创新。对症下药,我开出的一剂偏方就是:“形式主义” 。本文所谓“形式主义” ,即是指作文教学中,能够从文章形式表现的角度对儿童习作进行有效激趣与创新启迪。在教学小学高年级作文时,笔者曾就体裁、结构、手法、语言等作文“形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3的教学探索,让“形式主义作文胶囊”裹着“甜甜的糖衣” ,带着习作的美感、童趣和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快乐,来到了孩子们中间,从而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 1.体裁主义

5、:文体变换之趣 对占据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教学的普遍重视,造成了当前作文教学在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式微。作文教学滞后于学生的阅读接触,一个明显的表征便是:体裁。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初步涉猎,小学作文教学上对于体裁的初步训练目前还是一个空白。然而这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却是完全可以实施而且能够激起他们的习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因为他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已经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文章体裁,而他们的习作实践却还是那么单一,如此巨大的落差,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喜欢自命题作文,喜欢自己进行一些稚嫩的模仿、涂鸦的主要原因。 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个常见的内容便是写自我介绍或介绍他人,要求抓住主要特点,结合具体事例,

6、完成习作。这个内容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是以我的自画像和介绍我的朋友的题目出现的,虽引进了“写”与“画”的结合,增强了习作的趣味性,但总体来说,这个内容还是非常常规的,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但如果对此进行一些体裁上的探索变换,学生习作的兴致盎然与新意的精彩纷呈就会让你吃惊了。具体的做法是,先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填写自己想要了解的个人信息的方面,如:性别、绰号、身高、口头禅、爱穿的衣服接着将学生填写的空表回收,再打乱分发,让每个学生填写一份富有个性的个人4信息表 ,填好后再将表格发回本人手中。这个过程本身已经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把基本的作文交流与素材准备化作了一次类似填写同学录的行为。更有趣的还在后面

7、,提示并指导学生根据信息表进行构思,变换的体裁涉及面很广,如寻人启事 、 通缉令 、 参赛选手介绍 、 征婚启示 、 墓志铭 、 求职材料等,丰富体裁的背后涉及的内容仍是基本信息、个人特征、具体事例,但从习作的效果看,学生对此兴趣十足,爱不释手,许多生动的想象与创新的思维得到激发,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妙趣横生的佳作迭出。 这个事例也充分表明,同样的一个常规习作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变换不同体裁去表现,这样的习作练习将更加有趣,更有创意,也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2.结构主义:文字排列之乐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将丰子恺漫画上的一段小诗“雨,下着,远处的山,看不见了,近处的树,也看不见了。只有那天上的

8、云,在流动。 ”分别写成连续的“一段文段”和“分行诗歌”的形式,然后让两组学生打分,试验的结果是,学生普遍给诗歌形式打了高分,而且比文段形式高出许多。排列形式不同了,产生的效果自然不同,学生能够从中初步地感受与体会到,诗歌语言的跳跃、意境、韵味之美,这便是文字排列带来的快乐。 有人曾经把七言杜诗清明进行结构变化,其结果妙趣横生,有三言、五言,甚至诗变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一段语文轶事,讲的是纪晓岚书5赠皇帝的扇面凉州词 ,却漏书一字“间” ,铁齿铜牙名不虚传,灵机一动:改变结构,重新排列,以新创词“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完人山。羌笛何须怨

9、,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加以解释,化险为夷使容颜大悦不算,新词让意趣再添,境界也新开了。所以说,中华文字,千万而已,自是排列不同,而习作乐趣尽在其中。 由此我们受到启发,同样的习作内容,如果我们注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结构形式的变化去练习,也必将有助于学生文章感悟与习作能力的提高。比如,侦探小说,幽默笑话,往往在结构上具备“悬疑”的特点,到了结尾才真相大白,恍然大悟,效果全出。于是我们通过比赛讲充满趣味的笑话和观看学生感兴趣的名侦探柯南等活动,广借别处田地种我习作之粮,引导学生感悟这种“不断蓄势,出人意外”的结构之妙,并进行相关的结构尝试练习,重新排列文字出场的先后顺序,一改以往作文流于直白的弊端,

10、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 ,结尾境界全出的创作往往是令人击节称赏的。这同样是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训练和结构的塑造,从而提高作文的兴趣和新意的表达。 3.表现主义:文学手法之探 作文文学性的教学并非小学作文教学的提倡,但在实际的习作活动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文学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手法训练,而是指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进行一些可行的有益的文学手法的初步接触。既然学生在实际的作文中已经在简单运用,教师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让其更清楚地认识到感受到这些手法的妙处,而使其能够更加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简6单的模仿练习。 如,尝试用“反语”进行习作训练,让身边的一切

11、都颠倒起来,不光是事物,甚至是常理。 “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 ,多有趣的童语啊!“夹起火车赶皮包,出门看到人咬狗,拿起狗来砸石头”多么诙谐幽默啊!颠倒的世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在里面尽情想象畅游,笔下的文字也是那么地富有童趣: 我看见了许多雨点正从大地上升起来, 我看见了一朵花把人送给另一朵花, 我看见月亮正在井中打捞一只猴子,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有段三国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描写,其中正面描写打斗前,侧面描写打斗中,结果一个“其酒尚温” ,关羽的神勇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经典。笔者运用这段“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文字对学生进行启发,采用“摸词描写不准出现词语中内容,一定要从多角

12、度进行描述”的方式,锻炼学生的白描、细描以及多角度描写的能力,效果不错。如“热闹” ,为了规避这个词,学生只能找寻场景、人物表现、言语对话等来描述表现,表面上进行的不过是一个游戏,一种竞赛,实际上收获的确是丰富的语言训练和表达水平的提高。 再如,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托物抒情或言志的文章也不少,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 孔子游春中的“论水” ,课外阅读更是丰富,我们不妨让学生通过一个“物件”引发的联想、回忆等进行此类表现手法的训练。 7此外,运用夸张法描写,对比法练习,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进行专项练习,都是进行文学表现手法探索的一些初步尝试。笔者相信,这样的初探一定会对学生的习作兴趣与创

13、新水平提升大有裨益。4.语言主义:文句风格之较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习作在语言方面更多强调的是“具体明确、文从字顺” ,当然这是新课标提出的小学阶段学生作文方面的总体目标要求,但新课标同时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所以,教师应该避免对新课标精神的误读将一般性要求作为不可超越的最高标准,是不符合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违背课标以人为本的总体精神的。我们完全可以让中高年段的小学生在习作的练习中尝试学习各类语言的运用,感受风格差异,至少教师在作文评价的环节应该把“语言”的因素作为重要的标准,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形成对语言

1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的重视,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从而提高习作思维水平和认识水平。 笔者以为,小学阶段以叙述性语言为主的习作练习,亟需补充多种语言风格的比较练习。如通过长句短句比较及练习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通过说明性语言与诗歌语言、童话语言等的比较及练习,感悟语言运用的效果差别。笔者在教学中曾多次接触到教材的一个内容,即宣传环保,讲植树造林重要性的,教材中出现的课文有诗歌走,我们去植树 ,有童话云雀的心愿等。笔者曾尝试过让学生仔细比较其间的差别,如8是诗歌,语言是跳跃的,美感的,如是童话,语言是生动的,拟人的,随后,我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练习用科学性语言对植树造林的好处进行准确客观的

15、介绍。通过习作练习,学生发现,同样的一个内容,一个意思,但是语言表达风格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的比较与练习,学生既感兴趣,又能从中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也为学生习作创新使用不同风格语言初步奠基,实在是一举多得。 四、结语 文者,纹也。 “形式主义”之于作文重要性的考量,我们要更多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因为用“形式”的糖衣制成的“良药” ,更具对于儿童的人文关怀,也更具教学的实效。特级教师薛法根在其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一文中说:“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充分理解的基础

16、上。 ”正合此意。 著名教育专家张俊平先生也曾谈及他学习小学作文的经历,一位启蒙老师“变着法儿”让他们比写“长文章” ,越长越好,又“变着法儿”让他们比写“短文章”或者专门比赛作文的“开头” “结尾”等,孩子们习作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调动起来了,作文的水平也在水到渠成里得到了长足的提升。这一点,笔者深有感同,我们曾经在作文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进行的“万字写书比赛” ,也是竭尽激励鼓励之能事,让学生跑出了一场场精彩的“作文马拉松” 。我们也曾尝试让学生创作“微博短文” ,凝练的文字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9这些着眼于“篇幅”的、 “首尾”的做法,也许不尽科学,但其对“形式”的关注和渲染,激发的却是一个幼童对于作文的极大兴趣,奠定的却是作文生命最可宝贵的创新基因。而有了兴趣,习作成功起跑;有了创新,作文生命长青。如此看来,所谓的“形式主义” ,就是让蓬勃而鲜活的作文幼苗就在这种“另辟蹊径”中悄悄生根、发芽,并健康成长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薛法根.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1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