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本文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6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
2、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战场。那么,教师如何在当前新课标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数学教师 2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
3、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数学教师应当成为创新型教师。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育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疑的动手能力,使他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断积累新知识,在课堂上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教师根据自己班上情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面对不同的班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取不同的教法,使学生有种“常新”的感觉。如果一个教师自己只是按照参考教案,循规蹈矩,那么在下面等着引导和指导的未来栋梁们又怎么不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呢? 2、教师应当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
4、养竞争、合作、探究的班级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愿听、愿想、愿说” ,“敢疑、敢说、敢辩”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同时,大家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集思广益中,取长补短。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3自由”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
5、“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更是创新的力量源泉。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 (一)巧妙地导入新课,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 ”导入语是一节课开始时教师为引入新课所说的话。导入语不仅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语。在导入新课时
6、,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 (二)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对于学生可独立操作的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探索,直至独立获取新知。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第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研讨,在合作中学会创新。合作研讨,即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
7、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调4动学生积极性,共同发现问题,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 三、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采用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方式,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 ,可理解为
8、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总之,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营造和谐的创造氛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供发展空间。 5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波诺著(何道宽等译).思维的训练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A.爱因斯坦,L.英费尔德.物理学的进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3李红停.我国科学教育研究内容及实施问题探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4徐小东.要切实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创新能力.镇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