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初中物理前概念的特征及教学对策探究眼睛带我们领略四季风景,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但有时我们也会被自己的眼睛所“欺骗” 。比如看见石头下落得快,树叶下落得慢,就妄下断论,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等等。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对许多物理现象已有了自己的认识,有些还形成了一些与科学知识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规则,这就是前科学概念(以下简称前概念) 。由于在成长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往往会在脑海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学生在接触正确的物理规律之前已形成了一些前概念,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对此需有明确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完成心理转变过程,更好地认识物理现象和掌握物理规律。 一、前概念的特征 (一)广
2、泛性 由于之前已有多年的生活经验,接触过许多物理现象,而又到初二才真正学习物理学,因而学生自发形成的前概念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当然,这种广泛性也是相对的,他们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较易形成前概念,而对那些较抽象的物理知识则较难形成前概念。 (二)自发性 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缘起于学生长期、大量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感知,这些经验在其大脑中逐渐深化发展,经过感觉、知觉、表象阶段最终形成概念。学生在其大脑里构建前概念时,完全是自发性的,也2完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凭借感性经验进行构建的。 (三)顽固性 由于前概念是学生大脑中已形成的模式,且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累积中又强化了这些观念,加之学生的思维又具有自
3、我中心性,因此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极其顽固的。要想转变不正确的前概念也是相当困难的。(四)隐蔽性 学生大脑中的前概念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它以潜在形式存在,平时并不表现出来。然而在物理教学中讲授科学的物理概念时,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头脑中的前概念。当让学生用物理概念去解释问题时,前概念就会马上呈现出来。如在惯性现象中,学生总会以为运动的物体是受到一种惯性力的作用,原因就是受到“物体受到力才运动”的前概念影响。 二、前概念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教学实践证明,不少前概念有助于科学概念的建构与掌握。我们应把这种“资源”作为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学生从原有的前概念中生长出新的
4、科学概念。例如“铁比棉花重”是密度的前概念; “冬天,室外的铁块比木块冷”是导热性的前概念。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物理概念。 (二) 消极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学生的意识中,不明确的、模糊的、肤浅3的表象越少,压在他肩上的负担就越轻,他的思想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就越充分,他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就越好。 ”可见前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很多起消极影响。所以,对物理现象的片面或错误理解而产生的前概念,将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例如,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当他远离镜子时,自已的像看起来变小了,所以学习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他们就会怀疑“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只有打破这些错误前概念
5、的认知图像,学生才能牢固掌握科学的物理概念。 三、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一)合理利用物理前概念的积极影响 当前概念与物理概念吻合时,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物理概念的同化,即物理前概念实现了正迁移。随着教师对物理前概念认识的不断加深,很多教师都开始注重物理前概念带来的负迁移,但却忽视了物理概念教学中大部分物理概念与物理前概念是吻合的这一事实,从而影响了物理概念的高效学习。 1.利用正确的物理前概念,引发概念正迁移。物理前概念来源于生活经验,且很多都是正确的, 但在学生头脑中却很模糊,为此,教师必须对这些物理前概念进行多次强调, 引发概念的正迁移。例如,学生都知道高山上呼吸较困难, 是因为
6、高山上空气少。这就可以用作教师讲解“海拨越高气压越低”这个知识的正迁移。 2.重视解析正确物理前概念,强化物理概念。用物理语言清晰地解释学生的物理前概念,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焕然一新,从而强化物理概念,加深物理概念在其头脑中的印象。例如,学生都有“站”公交车的经历,4汽车起动时人向后倒,汽车刹车时人向前倒的认识,如果教师能实时对这两个前概念做解析,学生就会轻松理解惯性的内涵。 (二)克服前概念消极影响的策略 1、加强实验教学,消除错误前概念的影响。很多前概念的转化必须通过实验来实现,首先教师了解学生存在哪些前概念后,就要设计相应的实验来进行转化。例如,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但在学习磁体时
7、会认为只有磁体吸引铁钉,铁钉不吸引磁体,教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将一根磁体用线悬挂起来,再让学生用铁钉靠近磁体,观察发生的现象,就会消除这个错误前概念对学生的影响。 2、引发认知冲突,让错误前概念成为学习动力。认知冲突是指当个体意识到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是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之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引发认知冲突时, 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利用好这一点,就可以将错误前概念转化为学习动力。例如, 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将一个漏斗倒过来并在下方放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口吹气,学生认为乒乓球肯定会落下,然而实际的结果与认知刚好相反,这一方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再适当进行讲解, 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此知识点。 总之,前概念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正确的,必须加以应用和强化,使之作用最大化;而对错误的,则必须找到问题症结并以此为突破口,寻找学习新概念的契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前概念,让前概念与物理概念密切联系起来,使正确的概念得以发展。此外,物理前概念存在因地、因人而异, 教师必须不断地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再5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