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摘要现阶段,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在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信息社会以及大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下,使得高校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迅猛增多,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确立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高校必须建立起长效应对机制,通过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信仰观的引导。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形成原因,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进行探讨。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38-03 宗教是一种社会文化,在人类精神领域以及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在建国初期,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同时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得我国信教民众数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特别是针对美术院校,学生相对很有个性,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尤其对于宗教文化而言,呈现出迅猛崛起的态势,使得信教民众数量与日俱增。同时, “宗教信仰升温”现象也波及了大学校园,对大学校园的和谐构建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正确引导,成为高2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一)信仰宗教的人数多 2010 年,据有关学者
3、对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接近 14%的学生赞成并信仰某种宗教;2012 年,对长沙 7 所高等院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约 15%的大学生具有宗教信仰,超过 50%的大学生接受宗教在文化上的影响。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教人数较多,并且信教人数成逐年上升趋势。宗教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可以通书籍、电台、网络、家庭、教会等多种渠道了解宗教,使得宗教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信仰宗教的时间短 据学者对上海 6 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基督教信仰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50%以上的大学生信教时间小于 2 年。这说明,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时间较短,
4、大部分学生属于后天信教,并且信教行为多发生在大学期间。此外,一些学生长期受拥有宗教信仰的家庭影响,本身存在宗教意识,直到大学期间才“真正信仰” 。 (三)信仰宗教的意识薄弱 虽然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较多,但是仅有少数群体能够做到虔诚信教,其余学生则是受社会环境、从众心理、个人好奇心等因素的影响,无意识地信仰宗教。他们不仅喜欢在穿着打扮上佩戴有宗教符号的饰物,如十字架饰物等,同时也喜欢参加各种具有宗教意义的活动,如圣诞节活动、复活节活动等,这也是一部分大学生追求时尚生活的表现。 3二、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 (一)大学生个人原因 文化多元化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容的同时,也
5、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定位造成了严重影响。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社会发展矛盾时深感迷惑,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现实与社会主义理想理念之间的差距,进而引发了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质疑。尤其在外来文化不断传播和扩散的情况下,大学生出现了多种类型的价值观,大部分学生既没有否定旧价值观,也没有认同新价值观,而是处于盲目追求中,对如何确定正确的人生价值和目标感到迷茫。在这种信仰模糊的精神状况下,一旦大学生频繁接触宗教,就极有可能对宗教产生精神寄托,从而使信仰宗教成为排解苦闷、缓解压力、祈求愿望实现的一种途径。 (二)社会环境原因 1.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当前的新时期下,受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手法不断更
6、新,并且与以往的表现形式相比更加隐蔽,其欺骗性越来越强,西方发达国家西化、分化中国的野心从未停止。与此同时,借助以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宗教对我国各大高校的渗透呈现出明显增强的趋势,这使得一些亲西反华分子利用各种途径对大学生宣扬西方的宗教思想,甚至有人打着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向大学生渗透西方价值观,借此来拉拢学生信仰宗教。在这一过程中,使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受到了消极影响,他们盲目地崇拜西方价值观,最终放弃了共产主义信仰。 42.国内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我国的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使得意识形态呈现为多元化的格局,由此导致了各种思潮的产生,错与对、积极与消极的相互交织,
7、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从而造成了一部分大学生心生困惑,对人生和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开始动摇。受此影响,一些学生将希望寄托于神灵,他们祈求上帝的保佑,希望所谓的神能够为他们指引一条光明大道,这些学生最终都步入了信仰宗教的道路。为此,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3.信息社会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网络时代正式到来,互联网现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使得社会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信息化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虽然这对人们的生产、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
8、识到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主导地位,他们试图利用网络来渗透西方价值观。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里,一些宗教狂热分子利用网络这一渠道和大学生的好奇心,向他们抛售宗教思想,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通过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可以使他们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做出最为正确的行为选择,同时还5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首先,应当从信仰与思想产生的源头抓起,并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哲学引导,始终坚持围绕马克思主义
9、信仰这一核心,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让他们能够克服宗教唯心主义论错误观念的引导,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人生信仰;其次,应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并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时代感,同时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认清当前社会的形势,制定正确的人生发展目标;最后,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成重点来抓,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引导大学生,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能够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宗教信仰问题,这样可以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获得进一步提高。 (二)加
10、强宗教政策宣传教育,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宗教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在社会主义社会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作为一名合法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的权利。由于宗教不能以行政力量进行消灭,所以为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宗教信仰问题,应当不断加强宗教政策的宣传教育。首先,应当积极主动地宣传我党的宗教政策,让大学生对宗教政策有所了解,并将政策的精神实质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同,借此来对自我的内在素质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构筑起正确的价值体系和宗教信仰体系;其次,应当对我党宗教政策的内在涵义进行深刻理解,这有助于大学生处理好宗教信仰自由与依法活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各类宗教活动只能在特定的场所进
11、行。同6时,高校还应当将宗教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绝不可以本着自生自灭的态度,任由宗教在校园内发展;最后,高校应当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性与主导性原则,并对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进行学习借鉴、吸收转化,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地位,为实现高等教育终极价值目标奠定坚实可靠的思想文化基础。 (三)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科学人文精神 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各大高校应当不断加大校园文化的建设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借此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
12、人文精神,使他们能够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自觉地抵御有神论思想的侵害,建立起正确的宗教信仰和人生理念。各大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一,应加强政治文化方面的建设,借助党校以及团校等形式,组织学生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学习,借此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可组织一些科技文化活动和体育文艺娱乐活动,这不但能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还能借机渗透德育教育;其二,高校可采取兴趣小组、文化活动等形式,对第二课堂的内容进行丰富,借此来引导校园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舒适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
13、,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7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国内各大高校在近年来纷纷开始进行扩招,这使得原本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以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如失落感、自卑感、学习积极性差、心理压力大等等,这些问题使大学生对前途感到非常渺茫。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阶段,他们既向往新鲜刺激的事物,又害怕挫折和失败,在这一阶段宗教信仰成为部分大学生的选择,他们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心
14、理健康教育,借此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高校可以利用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对生活的自信心,使他们重新构筑起人生理想,借此来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宗教信仰具备其特殊性,并且成因较为复杂。随着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的迅猛传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大对大学生信仰观的引导力度,在尊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前提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宗教政策宣传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帮助学生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的宗教信仰观。 参考文献 81邓晓文.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2,(7). 2张林.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宗教信仰之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3回娅冬.詹国华.高校学生宗教信仰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5). 4李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5王康.在杭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7). 责任编辑:碧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