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强教学点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一、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政策的推行 我国农村小学主要有两种,即“教学点”和“完小” , “教学点”一般只有四年级以下的班级,多设在偏远、人口较少的村寨。 “完小”即完全小学,包含小学一至六年级,多设在人口较多的村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学校布局基本以“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为原则,以便学生就近上学。但 80 年代中期以后,农村的小学生源不断减少,出现了大量规模小、生源少的“麻雀”学校。一方面这些学校布点分散、班额小,造成了农村师资力量的分散配置,出现了一班一人甚至一校一人的现象,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另一方面学校点多面广,其危房改造、校产修缮、
2、教学及生活设施添置等,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尤其资金分散后,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是增加了教育成本。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2001 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自此布局调整拉开帷幕。该文件第十三条要求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并规定: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2002 年和2003 年,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完善农
3、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2的通知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使这一工作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推行开来。从 20002010 年的十年间,农村小学减少 22.94 万所,减少了52.1%;教学点减少 11.1 万个,减少了 6 成。农村初中减少 1.06 万所,减幅超过 1/4。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 63 所小学、30 个教学点、3 所初中,几乎每过 1 小时,就要消失 4 所农村学校。 二、撤点并校政策引发的几个问题 (一)学生上学远、费用高,辍学率上升 2012 年 11 月召开的 21 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韩清林透
4、露,全国小学到 2011 年辍学生已经达到 88.3万人,辍学率 8.8,这与 1997 年、1998 年、1999 年的辍学水平大体相当。在号称高等教育都要普及化的今天,小学辍学率却退到了 10 年以前。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将小学辍学率退至 10 年前的根源指向县级政府过度撤并学校。 一方面,撤点并校的推行,必然会导致撤销一些生源较少的教学点和学校,原有的学生不得不到更远的学校就读。由于大多数学生尚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了家长的监护,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就成了大问题。有调查显示,在农村中小学由于交通事故导致伤亡的学生人数中,发生在上
5、学、放学路上的就占到 85%以上。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普遍推迟入学年龄或让孩子辍学。另一方面,并校之后学生上学费用增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导致辍学率上升。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山西、河南、四川、江西、云南、广西等地 23 所农村3寄宿制学校的调查,中部省区每生每学期负担增加 657.3 元,西部省区每生每学期负担增加 787.8 元。贵州晴隆县江心布依族村距中心学校实际距离 10 公里,168 名适龄儿童中有 116 名失学辍学(占 70%) 。其中因家庭困难失学辍学的 61 名(占 53%) ,因路远失学辍学的 55 名(占 47%) 。(二)学校规模大,日常管理、饮食、住宿设施不完善 在
6、就近入学的原则下,班级学生数量能得到较好的控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体,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师生沟通等方面上能做得更为细致。并校之后学校规模的扩大,给学校日常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大部分学校最初并非按照寄宿制学校设计建造,相关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学生寄宿的基本需求,无法照顾到低龄寄宿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宿舍匮乏或者落后,不到 50 平方米的宿舍住进了几十个学生,甚至一些学校还有住 20 多人的通铺,普遍缺乏洗浴、热水供应等基本生活设施。另外,对寄宿学生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学校没有食堂或者食堂建设不符合相关标准,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学生寄宿低龄化,生活难以自理
7、 发展寄宿制学校是农村撤点并校后采取的普遍做法。由于学生年龄普遍较小,缺乏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童年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着潜移默化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寄宿制作为撤点并校后解决“上学远”问题的做法,忽视了低龄寄宿学生的家庭教育因素,对学生的身体、心理成长都极为不利。 4三、加强农村教学点建设的建议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一方面,它顺应了农村生源减少的现实;另一方面,它提高了农村教学的质量。在生均经费固定的情况下,学校规模大了,也就能配齐教师、开足课程。事实表明,集中后的学校,软硬件都比原来的学校要
8、好。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事先没有认真规划、研究,就盲目地进行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成本大大增加等一系列严重后果。令人欣喜的是,2012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叫停盲目撤并农村学校的行为,适当恢复了部分学校和教学点。 (一)适当保留教学点 就近入学,是保障少年儿童普遍接受义务教育的有效方式,是世界各国推行义务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义务教育的布局调整要以人为本,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目标,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及交通状况、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撤点并校之后学校的教学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义务教育是一种普及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只有坚持就近入学原则,才能保障所有
9、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很多地方政府在响应“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时,往往重点在“撤点并校” ,而忽略了“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此,我们要及时纠偏、纠错,坚决制止盲目撤点并校,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应重新进行评估,恢复部分必需的教学点。 (二)多途径解决师资问题 1.提高教师待遇 5为了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偏远农村任教,留住优秀教师,必须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与生活条件,提高待遇,提升农村教师的成就感,让他们找到作为农村教师的自豪感和价值感。首先,政府应增加农村教育经费,大幅度提高边远农村地区教师特殊补贴。如帮助教师解决住房问题,建设一些
10、小型公寓,使农村教师安心教学;完善农村教师各种补贴制度,如就医、保险、养老等问题。其次,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实施中小学名校长人才工程和名师培养计划,优先解决农村教师的职称问题。最后,继续组织实施“定向招聘”和“定向培养” ,培养一批留得住的本土教师。只有稳定的工资加合理的福利,才能保证农村教师队伍的持久发展。 2.培养全科教师 偏远地区教学点师资严重缺乏,且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学科结构严重不合理,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十分普遍。在无法大幅度增加教师数量的情况下,培养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是缓解教师短缺的有效方法。英国小学目前基本都采用“全科教师制” ,他们多年的经验证明,全科教师更能发掘
11、学生的潜能。事实上, “全科教师”并非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让优秀的“全科教师”承担更多的教学角色,乡村的孩子将受到更全面的教育。 3.鼓励教师走教 所谓走教,就是为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解决部分偏远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师资不足问题,让教师在几个学校间走动教学。目前,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农村学校规模较小,在保证语6文、数学、英语等传统学科师资的情况下,很难再开齐开足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课程。教师的走教不仅能够使硬件设施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了教学点的教学质量,而且为农村教师队伍增加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副课教师走教尚存在不少问题,如器材不健全、交通不方便等,教育部
12、门应该加大对这些课程的器材投入,为教师提供交通工具,或补贴教师的交通费用。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给予支持和帮助。 4.提倡复式教学 长期以来,复式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式,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教育主管及教研部门多忽视对复式教学的研究和指导,使复式教学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事实上,在学生数量少、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小学,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小学和教学点,复式教学不失为一种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方式。复式教学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教师除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正确处理教材内容外,还要依据复式班的特点和实际组织教学,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和交替的频率。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复式教
13、学中引进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录音机向学生播放教材、范读课文,利用教学光碟给学生上课。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复式教学工作的研究,及时指导复式教学工作,切实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三)进一步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靠县级政府承担,在县级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能降低教育经费投入的撤点并校由此成为很多地方的选择。72009 年华商报乡村教育调查报告: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中,曾记载了 2008 年 8 月陕西汉中市西乡县所搞的一个调研,该调研显示:以30 年投入资金总额进行比较,按 2007 年的校舍建设、维修、教职人员经费支出为依照,如果不调整,共需投
14、入 263816 万元;调整后,经费投入随之降低,今后 30 年总计投入 213744 万元。也就是说,可以节约资金50072 万元,平均每年节约 1669 万元,如果只从这个角度看问题,调整就成为必然选择。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中央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由省级财政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生均经费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规模教学点的正常运转。 (四)发展幼小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农村出生率的下降和进城人数的增多,一些学校和教学点的生源也将急剧下降。 “微缩”的学校必然面临办学规模小、资金投入不足、优秀教师外流的局面。对于这种教学点,村领导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尝试将幼儿园搬进教学点,实行幼小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样,既突破了教学点发展的“瓶颈” ,又解决了农村幼儿的“入园难”问题,更让闲置的学校资产重新发挥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