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学美”,激发山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824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数学美”,激发山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利用“数学美”,激发山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利用“数学美”,激发山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利用“数学美”,激发山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利用“数学美” ,激发山区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摘要 数学是中学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有的学生酷爱数学,有的学生却极其厌恶数学。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数学是否感兴趣。在教学中要数学的特点,让学生认识数学的美妙所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字 兴趣 对称美 和谐美 简洁美 奇异美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是中学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对于在大石山区的孩子来说,由于很多客观条件的原因,那是难上加难。住在大石山区的孩子,对于数学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有的学生酷爱数学,而有的学生却极其厌恶数学,甚至为数学愁眉苦脸。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有截然不同的数学观造成的。酷爱数学的学生发现数学很美,很生动,而

2、厌恶数学的学生则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 如何让我们山区的孩子也能学好数学,是我们广大山区数学教师的心病。众所周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改变学生们的数学观,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无疑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如果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抓住数学的特点,认识数学的美妙所在,学生们也会喜欢学数学的。因此,在每一堂课里,我们应该力求向同学们呈现出数学之美, 一、展现对称美,增强数学魅力 对称性是最能给人美感的一种形式。德国数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2性紧密相关” ,数学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对称。对称的图形、公式比比皆是。比如在介绍“高斯算法”中计算 :1 + 2 + 3 +?+ 100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对称美

3、来解。 设 x = 1 + 2 + 3 +?+ 100 倒过来 x = 100 + 99 +?+ 1 + 得 2x = 101 100 x = 5050 即:1 + 2 + 3 + + 100 = 5050 很快,学生就体验到对称美的魅力所在,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总之,追求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学生学数学的动力。数学本身从形式到内容都充满了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展示数学的美,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愉快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揭示和谐美,知识融会贯通 和谐美是杂多的统一,是对立的协调,经过数学变化出现了统一的均衡美。从和谐美观点看,解题过程就是一个和谐地协调各种关系,

4、即沟通已知与未知、条件和结论、部分和整体等对立面之间的互相联系,使其转化统一而达到结论的过程。 如解析几何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定义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 e 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 0e1 时为椭圆;当 e=1 时为抛物线;当 e?1 时是双曲线。 。这又是多么的协调一致!其内部结构又是多么的统一! 3三、追求简洁美,揭示数学本质 简明就是一种美,对于数学的美,可以用这样的一首诗形容: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这首诗,用字不多,却到位地概括出了数学的简洁明了,微言大义。数学和诗歌一样,有着独特的简洁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向学生尽量展现

5、这种美。 如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有数十个,对这些公式的记忆,可概括为 “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和“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两句话。简明寥寥几字,却为学生对公式的记忆提供深刻有力的帮助。 四、寻求奇异美,发挥创造能力 所谓奇异美,包含了独特、新颖、不寻常等含义。是指数学结论或解决问题的奇巧、出乎意料,往往勾起思想上的震动,引起人的赞赏与叹服。在数学中,奇异性常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的起点,给数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如下列的运算: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111111111=123454321 运算上的了规律,让学生难忘,为之叹服!

6、 4此外,数形结合法、反证法、转化思想方法解题、用极限思想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都给人以奇异的美感。著名的杨辉三角就有它的奇异之处,学生学过之后对它的结论大为赞赏。 数学美感是数学家探索未知数学规律的主要心理因素,也是他们进行科学发现的智慧源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也能使他们在一个轻松的心态下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总之,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多少并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的精神。数学的精神是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根源所在,而这种数学精神的培养过程就是数学美的创造过程,数学美的创造是数学美的升华。 参考文献: 张奠宙 李士崎 李俊. 数学教育学导论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沈呈民.中学数学现代基础与结构第二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