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六、精当点题中心明考场上,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文章: 一生的感动(有改动) 我有一位特殊的老师,她既不用教科书上课,也不用粉笔写字,但她却教给我好多好多东西,诸如孝顺、守信、坚强 孝顺,这是我首先学到的,也学会了。当奶奶还在世的时候,妈妈常买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带着我去探望奶奶。妈妈伺候奶奶的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尽一份孝心。后来,奶奶不幸去世,妈妈常常暗流泪。于是我记住了孝顺。 守信,这是妈妈最大的亮点。一次,我看到一本精品作文书,但没带钱不能买。后来,妈妈说是星期天一定给我买,结果,天公不作美,星期天大雨倾盆,老天不停地“哭” ,我想妈妈一定不会给我买了。可是
2、妈妈回来时,手里却拿着我喜欢的那本书。我高兴又生气地问妈妈:“书又不会长翅膀飞了,您为什么不等雨停了再去买呢?”妈妈说:“书当然不会飞,但信用就飞了。人活一世,最重要的是守信,如果不守信,以后谁还会相信你?”这一席话又使我对妈妈有了新认识。 坚强,是妈妈最突出的特点。上初中后,妈妈开始给我讲述她的故事,她小时候很苦,家里穷,外公、外婆身体不好,她每天放学回家后,先做家务,然后再写作业;年轻时,爸爸在城里工作,妈妈在乡下,耕田,播种,收割,全靠妈妈一人操劳。别说烈日炎炎的夏天,就是凉风2袭人的秋天,妈妈擦汗的毛巾都能拧下水来。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相信那么艰苦的日子,妈妈居然能挺过来。我要学习妈妈的
3、坚强,敢于面对任何困难。 当然,妈妈教给我的还有很多宽容、忍让、自信、体贴 妈妈老师! 文不对题,可能是我们读完这篇文章后最大的感受。中考中,这可是大忌讳。仔细观察这篇习作,真的每一处都离题万里吗?如果我们将文中画线的句子依次改为: 妈妈,是个普普通通的妇女。但她有许多美好品质让我感动,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 妈妈的孝顺,让我感动。 妈妈的守信,让我感动。 妈妈的坚强,让我感动。 当然,妈妈让我感动的,还有很多宽容、自信、体贴这些也都必将伴我一生,时刻提醒我怎样做人。 妈妈,我一生的感动! 如此一改,这篇习作还会存在文不对题的症状吗?由此可见,写作时让自己的语言文字始终在文题范围内运行,且不论
4、文笔意境是否生动优美,文章至少避免了最让大家恐惧的跑题的危险。这其间点题的技巧功不可没。 点题,就是巧妙地在文章关键之处点标题或主题。由于文章标题的含义往往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或与主题思想相关,在写作中点题可以不3断地提醒自己扣题写作,不要跑题。如果点得精妙还可以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在文章的哪些位置可以点题呢? 1. 开篇点题。例如: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直奔文章核心内容,扣中心写作的意识可嘉。2. 篇尾点题。例
5、如: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 母亲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背影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济南的冬天 卒章点题,首尾呼应,收束全篇,结构完整。自始至终牢记围绕中心写作,难能可贵。 3. 文中点题。例如: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背影 4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背影 我
6、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最后一课 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最后一课 文中点题,反复凸显中心,巧妙精当,让人深受启发。 当然,文中点题的位置和次数可根据实际创作需要灵活安排。文章开头如已足够生动精妙、引人入胜,则无须将题目强加于其中;文中点题如能与文章相融,多点几次也无妨,如难以相融,则减少点题的次数;篇末则应多多考虑精妙点题,以达到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效果。 有不少同学误以为点题就是把文章标题在相应位置誊抄一遍,这固然是点题的一个方法,但不论语境均如此操作,文章必有牵强附会、矫揉造作之嫌。 那么,除了直接引用外,如何巧妙点题呢? 1. 调序。 如上文例子中“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句,通过词序的调整
7、既巧妙点题,又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深情,可谓一举两得。 2. 切割。 冰心的荷叶 母亲中“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调序之后,把标题切割开,分置于两句话中,灵活巧妙地点题抒情。 3. 替换。 5如心声的结尾:“他心里在想,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子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一封长长的、像万卡写的那样的信。最后,我完完整整地写上爷爷家里的地址,我知道那个地址。 ” “他心里在想”不就是心声吗?文章结尾虽未用原词,但这一番巧妙替换,表达效果毫不逊色。 4. 镶嵌。 在文章必不可少的情境描绘中,将标题镶嵌进去,融入字里行间,浑然
8、天成。果能如此,文中的点题就不再单单是技巧,而成为文章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朱自清背影一文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深情告白让人潸然泪下。 最后让我们再看一篇学生习作: 嘴角上扬四十五度,人们把这个动作、这个表情叫做微笑 喉中迸出愉悦的声音,人们把这种声音叫做笑 人们把这所有叫做快乐 繁重的学业,虽说不出痛苦,却也让我疲惫。 “晚十二朝五”这个数字已经让我习惯。听过这样的说法,处在强压下的人渐渐会变得淡然,他们说这是冷漠,我认为不然,这是习惯。一种环境使你不得不习惯,就如现在的生活。 那天,我像是受了什么打击似的
9、对着母亲宣泄,将整齐的被子掀得一片狼藉,混乱中用手搓着床角的柜子,一下一下,只是重复着,手磨6得红了起来。母亲终于牵过我的手,将我的十指与她的重合,不由得安全感袭上了心头。她只是笑着,在我的手心写下了四个字后,把我的手握成拳便走了。 这四个字让我有点震撼,一个常年在职场上打拼的女人是如何讲出这两个感性的词语!但,她的确一直做得很好。我努力着想使嘴角上扬,嘴角扯动着,像是撕裂了一般,干枯的泪痕像是拽住了皮肤。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陌生又疲惫。我告诉自己,这是我唯一的选择有了笑容,才能拥有快乐的资本。我将房间重新整理过,走出房门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一股暖意在脸上荡漾。母亲看了看我,又在我另一只手的手心写下这四个字,同样的字,这一次,我紧紧地握住了,并且决定再也不会丢掉。 这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天空的尽头有一丝曙光匍匐着向我走来,最后停在我脚前,照亮了我,我知道这次心中的黑暗退去了,我被救赎了!我再次望向在手心中发光的字:习惯微笑。 现在,走走停停,却忘不了这四个字,它们已经成为我甘愿遵守的约定,将一直伴随到我生命的尽头。 手心的字,伴我成长 高妙的点题,鲜明突出的中心,同学们,尝试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