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课堂实录1.课前游戏:男生女生拉手成圈 游戏规则:随机请一学生(女生)上前,让她请上自己要好的男生,上来手拉手。再由该男生请上要好的女生,继续拉手。以此类推,请上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最后全班同学绕着桌椅外围,拉手围成一个大圆。2. 师生问好后,请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感受 生: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大家团结一致。 师:讲得非常好。 生:这个游戏让人玩得很害羞。 (生笑) 师:第一次玩嘛,总有点害羞的。 生:我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和男的手拉手,这样不太好。 师:没拉到过,下次多拉拉。 生:有点恶心,但为了玩游戏豁出去了。 师:豁出去就好了。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看到了大家
2、的害羞。 师:这个游戏会有很多的启发,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想到,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我再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 直接入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师出示课题:大自然的启2示) 师: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 师:对。 生:通过某个事物使人们发明、创造些什么东西。 师:想到些什么东西,对不对?非常好。 师:再增加点难度, “启”是什么? 生:启发的意思。 师:“启”就是“启发”的意思?猜吧,我估计你们都不知道,那就猜吧。 生:“开始”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该生接不上)你是从哪个词语当中想
3、到的? 生:启动。 师:“启动”就是开始的意思。 生:道理。 师:道理?不对。 生:事故。 师:不对。所以很多时候,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是知道的,但要去想一个字的意思就不知道了。 “启”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生:发现。 师:也不对。老师告诉你们, “启”的意思就是“打开” 。喝酒的时3候有一个“启瓶器” 。 “启示”连起来就是“启发”的意思。 4. 明确学习要求 师: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看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呈现略读提示语,请一生读要求) 师:学习这篇课文有两个要求,第 1 个要求是 生: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师:对,这是第 1 个要求。第 2 个
4、呢(标画两个要求) 生: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师:你有一个字读错了。 “画” ,我们南方人都读“划出划出” ,其实是错的,应该是 生:画出。 (生齐读) 5.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在屏幕上。 (生先自学,然后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过程略) 6. 认读新词 师:了解了主要内容,再来看一看生字和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 , “殃”是什么意思?又靠猜了。 (生猜) 师:破坏,猜错了。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特别关注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7. 理解课文 4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把森林遭殃
5、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你到前面来画。 (呈现“打扫”森林的课文,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画,利于后面校对) 师:对不对?(该生画出了第 3 段) 生(齐答):对。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第 1 个问题,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讲得非常好。谁再来讲讲?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第 2 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稍等待)来,这位同学。 生:因为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所以 生:所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作光秃秃的扫帚。 生:这样更表现了森林遭了殃,菩提树和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你是这样理
6、解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害虫的破坏力大。 师:才能够体现出来,是这个意思对吗?还有没有?你说。 生:因为森林里没有了那些脏东西,像枯枝烂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现在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所以作者把它们比作一把把扫帚。 5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课题, “打扫”森林, “打扫”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它代表反义词。 师:反义词什么意思,就是不打扫? 生:破坏的意思。 师:你觉得是破坏森林。好的。 生:“打扫”有特殊含义,它不是真正的“打扫”森林。 生:加双引号含有贬义的意思。 师:就是不好的意思。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把它们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一打扫,那些
7、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所以把光秃秃的树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快速浏览第5、6 自然段,找出这两段当中的一个总起句,把它画出来。 (师出示要求)师(巡视,指点):总起句,不要拿起笔就画,想一想。画出一句。 师:请一个同学读出来。 生: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师:对不对? 生:对。 6师:有些同学画到最后去了,老师提醒了之后就画对了。 “总起句”是在前面的(白板中红线慢慢标出总起句) ,开始的时候写的这句话叫“总起句” 。有的同学画到第 6 自然段去了,那个不叫“总起句” 。今后
8、一定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 “原来” (白板上红笔圈词) ,这个词语是针对哪句话来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一下。 生:第 4 自然段中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师:对, “原来”是针对上文的。 师:“互相联系” (红笔圈词)针对哪里? 生:针对下文。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 4 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请看大屏幕。 师:比如说“枯枝败叶” ,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它是“土壤”的“肥力” 。 “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土壤”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4 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越好。你们有 5 分钟的
9、时间。开始。这条线(白板时间线)没了,就结束了。画好了,可以贴到黑板上。 (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师:我们叫下面的老师也来参与一下我们的学习,好不好?选一个老师上来,选一个小组汇报。 (一位教师主动上台选了一张小组合作单)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 1:我们小组认为“枯枝败叶”对“土壤”有肥力作用,它们也是有些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为森林提供生态平衡。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7解) 师:你们觉得这组怎么样? 生:很好。 师:鼓掌。请你选一组。 生 2:我们组认为枯枝败叶可以让土壤增加肥力,土壤为大树提供养料,大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供养人类,又为小鸟、动物提供栖息地,小鸟为大
10、树捉害虫。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好不好?(生主动一齐鼓掌)再选一组。 师:(对生 2)你觉得比较好的选一组。放投影上。 生 3:我们组从灌木联想到害虫,从害虫联想到天敌,由害虫又联想到鸟类,由鸟类联想到树木,从树木联想到土壤,从枯枝败叶联想到肥力,从兽类联想到栖息的地方,从兽类还联想到隐蔽的场所,从栖息的地方联想到昆虫。 师:这个同学的表述有个问题,没有讲清楚,对不对?你们组有没有人能讲得更清楚?他就讲了一个词“联想” ,关系没有讲清楚。你来,能不能讲清楚? 生 4:由兽类联想到灌木。 师:又“联想”了。 生 4:兽类在灌木丛里有隐蔽的场所,有栖息的地方。灌木丛里有害虫,就有鸟类来制
11、服害虫,还给树木捕捉害虫。树木吸收土壤的肥力,给人类提供氧气,枯枝烂叶提供肥力给土壤。 师:先回去吧。这张图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两个上来的8同学都讲不清楚? 生:没写清楚。 师:对,他们把作用也写进去了, “鸟类” “昆虫” “栖息地” , “栖息地”应该写在横线上就非常清楚了。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还需要修改。下课以后可以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 。你自己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然后找最要好的同伴交流,这次不限男女。时间是 3 分钟。 (学生自学,找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发现一个没有同伴的孩子) 师:你们
12、一起好不好?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 (引导互相倾听) 生:啊?(略显意外) 生:我的同伴是这么说的, “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启示我们人类发明这些、创造这些,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多姿多彩” 。 (师示意自由传话筒) 生:我的同伴说:“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发现。 ” 生:我的同伴说:“大自然中的奥秘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很好。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9师:你自己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得到了哪些启发,结合课前的游戏,重新思考一下有哪些启发。 生:我知道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我们必须团结友爱。 生:我们认为的枯枝烂叶也有用处,不能随意清理。 师:我记得你刚才说“有点恶心” ,现在觉得刚才的游戏有没有意思?生:还是有点。 师: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 生:好一小点。 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我们人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一些东西。 师: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互相联系,我们同学之间是不是互相联系的呢?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联系在一起呢? 师:最后做一个作业,把老师提供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图画出来。画好的就下课。 (浙江省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3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