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力量,数学推动了文明,辅助了科学。小学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如何策略地教学,俾传道功成,解惑果就,需长期研磨。从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谈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涉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强调变知识为技能等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策略创设情境技能学习效果一、营造学习氛围,感受“策略”技巧 (1)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爱好动画片的特点,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由于这些有声有色的视频课件,课堂变得活力四射,学生们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2)乌鸦喝到水借用了什么方法?请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感受到“策略” 。 (3)
2、导入:今天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体积的概念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空间”的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乌鸦喝水的视频课件,对“空间”这个定义用动画做了形象的阐述。 (5)步步为营,层层深入。 “投石于水,水面升高,乌鸦得以喝得痛快淋漓” “是什么原因让水面上升?” 2“石子是有体积的,它占有一定的地方,石子的进入,让水位升高。 ” “石重水轻,石子入水,占据水位,挤走相应空间的水因而水面上升” “石子占用之地,叫石子所占的空间。 ” “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由以上推理出数学公式:物体的体积。 ” (6)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气氛高涨,思考积极,求知迫切
3、,回答主动,学习有趣、合作愉快,记忆清晰,印象深刻,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数学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了解,日常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得到了体验,掌握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刚开始学“乘法口诀”时,先让学生说出这几道算式的得数:22=?32=?33=?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答出32=6,是想:2 个 3 相加得 6。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接着我又写出89=?并提出问题:谁能直接说出积是多少?学生冥思苦想,我适时提示:要通过想 9 个 8 相加来求得数很麻烦,那么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计算出得数呢?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乘法口诀。如果我们学会了,那
4、么 89 的得数就可以直接说出是 72 了,大家想不想学乘法口诀?大家高声齐答:想学!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真是饶有兴趣,效果一定很好。 三、教学联系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体现知识的意义,所以在教学当中,要把生活和3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得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尤其是数学,脱离了生活,数学的价值难以体现,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体验数学。这样不仅仅加深了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增加了相当的乐趣,降低了知识的枯燥感,还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了对知识的理解。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环,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这一良好的实习习惯会受用终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中,我找了很多常见的物品,形形色色的,包括
5、一些瓶盖,纽扣、硬币等等,然后放在布袋里面,让小学生亲自上前摸一摸,然后让他们说出来摸到的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样的形状,有什么样的用途,等等。这样的传道解惑,摆脱了一贯的机械,有声有色趣味横生,学生们像做游戏一样,学知识学得扎实准确,也没有丝毫的疲劳,教师教学的也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王元院士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推导的学科,学好数学不全是为了当数学家,而是培养一种素质。人的逻辑推理能力,主要来自语言和数学。数学对科学家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也是工具,学好数学就等于掌握了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的一把金钥匙。 ”这句话对我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一定的启示,这句话就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准则。 四、 “主导
6、”加强训练, “主体”变知识为智能 学生能够学会并逐渐形成能力,不是由教师单方面说教就能做到的,必须在教师精心设计和指导下,通过经常、反复的学习活动,逐渐领悟而达成的。例如,在学习过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后,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和分数除法两步应用题的做法。课上,我和同学们共同分析了判断两种应用题做法的关键是从题意中弄清“已4知量” “中间量”和“被求量”之间的关系:在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中,当把“已知量”看作单位“1”时, “中间量”是“已知量”的一部分,当把“中间量”看作单位“1”时, “被求量”就是“中间量”的一部分;在分数除法两步应用题中则是相反的:当把“被求量”看作
7、单位“1”时,“中间量”是“被求量”的一部分,当把“中间量”看作单位“1”时,“已知量”就是“中间量”的一部分。于是,我提问:做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答:是找出题中应把什么量看作单位“1” 。赞扬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我又能补充一点:还要熟练掌握分数乘、除法一步应用题的做法。之后,学生先是练习找出各题中应看作单位“1”的量,当学生熟练且不再出现错误后,通过交叉反复练习比较两种应用题的三个数量关系的异同。学生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练习活动中,逐渐掌握了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变学习知识为掌握方法的智能活动。 五、巧妙帮助后进生,激励后进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我教学的一个班上的同学,懒得出奇
8、,从来不写作业,成绩很差。怎么让不写作业的“懒羊羊”主动爱上学习呢?我煞费苦心。 “峰峰,帮老师把本拿到办公室。 ”到了办公室,我说:“上个星期数学小测试,你给老师露了脸,口算也很可以了,现在你就差作业了,另外成绩总的来说还是差一点,能再给同学们一个惊喜吗?”他坚定地说:“能!”我说:“老师想让你露一手给大家,但你要按照我的要求做,并保守秘密,行吗?”他的眼睛一亮,点了点头。 于是,在这一周里,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教他加减乘除,并教他背诵数学公式的简单方法当然,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悄地进行,5在大家眼里,还以为他又在帮老师干这干那呢! 到了星期一“我能行”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
9、表演,可谓精彩之极。这时,我看到峰峰“蠢蠢欲动”的眼神及迟迟不动的身体,便说:“现在我们请峰峰进行表演。 ”他上来一口气算对了 15道加减乘除的计算题。一下子,全班同学为他的表现惊呆了,我打破沉默说:“峰峰有这样的计算能力,真棒!让我们为他鼓鼓掌。 ”“啪啪啪啪”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了,我又说:“峰峰走在了时间的前面,竟连除法都会算了,让我们把掌声再次送给他。 ”掌声又一次响起来了,这时我发现他的头低下去了 班会最后,我照例又要发两张奖状,奖励本周的班级明星,同学们一致推荐了他,我看到他接过奖状得手有些发抖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懒羊羊”终于变成爱动脑筋的“喜羊羊”了。 综上所述,教学要不拘泥于旧框,教师要善于探索,要赞美优秀,激励落后,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质都得到充分挖掘,要让学生不再感觉到数学的枯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学有所用,全面提高数学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