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笛音里的爱国情结.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9687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词笛音里的爱国情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宋词笛音里的爱国情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宋词笛音里的爱国情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宋词笛音里的爱国情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宋词笛音里的爱国情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宋词笛音里的爱国情结“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曲笛音道出了词人无尽的辛酸之情,这种“心酸”缘自何处?那是对国家的期盼,对时局的担忧,对家乡的思念,体现出一位词人的爱国心声。 再现宋朝历史,总有一段曲折又屈辱的经历。历史不愿将“内忧外患”这个不好的词语写进宋朝,但宋朝终究没有摆脱这种厄运。尤其是到了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沦丧的国土直把杭州作汴州。作为有正义感的宋朝子民,他们采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爱国热情。范仲淹、辛弃疾、岳飞、陈亮等一吐胸中之块垒,愤笔疾书,感天地,泣鬼神,借抒情对象,浓缩抒写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在众多作品中,宋词走在了前沿,羌笛做了急先锋。 羌笛,这个塞上

2、的管乐器,其声浑厚,催人愤激,引人思考,能产生共鸣之感。它常与战争相随,与情感相伴,在特殊的时期,常常会吹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1.笛音里的凄冷睹物抒怀 古人游历山川,凭吊古迹,除了有一种热爱自然、陶冶情操、排遣郁闷的心思之外,往往还有一种摆脱不了的爱国情结。贺铸天门谣:“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2” 作者并非刻意追求山水之景,而是借前朝兴亡的历史,写出昔日“七雄豪占”的军事要塞,如今却成为“闲人登览”之所。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 ,笛音里的教训意在警诫当朝统治者江山守成在德不在险,要有忧患意

3、识,具有危机感,体现出作者隐隐的爱国思想。而“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 )的笛音又何尝不是在旧地重游中词人的“不堪回首”的辛酸之事,以前的赏游之乐引出现在的睹物抒怀,不由得感叹亡国之恨,逃离之苦。 羌笛作为一种传情之物,总会在特定时刻、特殊环境中传达词人的心声,它能将万千思绪通过低沉的声音表白对国家、对人民的挚爱之情。史达祖的满江红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伤叹之情。 “更无人?笛傍宫墙,苔花碧。 ”笛音凄切,萦绕在词人心中的恢复中原的激切之情响彻大地。 2.笛音里的盛衰今昔对比 宋朝爱国词人常常借助梅花落笛曲表达今昔盛衰之感,抒发个人身世之悲,表达爱国之情。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

4、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 )词人晚年流寓临安,面对国仇家恨,总有摆脱不了的忧郁感。先春已榭的梅花,在笛声中飘落,可是春意又有多少呢?此时作者的情感应该完全集中在无尽的哀怨之中,饱含着多少爱国情结。南宋后期词人汪元量在洞仙歌中写道: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3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梵王宫宇。 ” 词人借一座府邸的今昔变迁,寄寓对宋朝的兴亡之感。 “乱草” , “残花” , “旧巢燕子” ,词人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极富特色的意象,构成了一幅荒芜、苍凉的

5、画面,联想到昔日的豪奢、繁盛,一种压抑已久的情结破笛而出, “斜阳外,长笛一声古今” ,悲悲切切,深婉有味,那种“黍离之悲”自然流溢于字里行间。 3.笛音里的亡国声托物抒怀 中国古代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自然会将个人情感赋予一些事物之上,形成了一种情感走势。如刘克庄的长相思?惜梅中,借梅花来抒写爱国情结,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作者巧妙地借军中乐曲梅花落来抒写伤时之痛,笛音含悲,落花动容,何等悲壮!联系当时实际,词人不禁悲天长叹:“谁来承担恢复中原的重任”? 用屈辱换来相对和平的南宋小王朝还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他们怎会意

6、识到原是中原繁华胜地现已成为边地的扬州的战事危急,他们又怎能具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阕”的豪情。 战报频频,危机重重,国人忧忧。 “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赵以夫扬州慢 ) 。 南宋无语。一些志士仁人即使成为亡国奴,也愿保持志节,抗志不仕,这是何等的民族气节啊!周密在献仙音?吊雪香亭梅一文中写道:4“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 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 借眼前之景,抒胸中之块垒。 “一片古今愁” ,这是梅花之愁,更是词人

7、之愁,归根到底这是古今的兴亡之愁。 梅花落一曲传达出难以忍受的亡国之音、亡国之恨、亡国之愁。 4.笛音里的爱与恨一腔热血洒中州 很多宋朝词人的热血在沸腾,他们渴望“笑谈渴饮匈奴血” ,他们感叹“长夜笛,莫吹裂” (辛弃疾贺新郎 ) 。然而,他们的激情是高涨的,但声音却显得很微弱。南宋小皇帝的昏愦,中原故土的沦丧,爱国将领受到排挤,国势危急,人心不齐。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 ,词人难以排遣胸中的情与恨,奋笔疾书,借写山水来抒发对祖国河山的依恋和收复中原的决心。他愁的是金军步步进逼,南宋统治者无力抵抗,国家不保;恨的是南宋王朝没有忧患意识,北宋灭亡,故土至

8、今难收,爱国忧国之心如朗朗之明月。 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一词中写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5” 拳拳之心,重重地刻在字里行间。满腔热血,成就抗金救国大业,却屡屡受挫, “赢得闲愁千斛”真的是“闲愁”吗?因何而愁?“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作者担心的是国家的命运,是“兴亡”大事,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令他愤懑的是议和派的阻挠和排挤,无

9、报国之门,只有将这些仇与恨全都倾注到竹笛上,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无限的愁情,心中的怅惘溢于言表。 与辛弃疾境况相近的词人还有他的好友陈亮,他们志同道合,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完成统一大业。可是陈亮目前的现状又怎么样呢?“无处觅征鸿” (陈亮小重山 )找不到“征鸿”报信,就不能将自己的耿耿忠心、恢复大计向皇帝表白。 “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月,一笛碧云风。 ”(陈亮小重山 )凄冷而朦胧的月光,沉重而幽深的笛声,增强了凄冷的气氛,词人壮志难酬的郁结之心展现出来。 总之,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竹笛,在表情达意上融合了作者浓浓的情感,国家的命运,个人的际遇,彰显忧国伤时之情,是宋词里的一个颇有深意的意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