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基本题助你阅读满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984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类基本题助你阅读满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类基本题助你阅读满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类基本题助你阅读满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类基本题助你阅读满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类基本题助你阅读满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五类基本题助你阅读满分考点精讲和错例分析 1.内容概括 (2012?山东临沂)品味第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流泪的蓑衣 余君才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

2、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诗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2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春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

3、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地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

4、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3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这是一篇情感丰富的状物散文,状物散文一直是同学们扣分的重灾区因为“形散” ,往往抓不住重点。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先把握住散文的根本特点“神聚” ,也就是中心突出。根据文章中表示作者心理情感的词语或句子,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接着,围绕中心梳理行文思路,才能更好地理

5、解文章。本文的题目“流泪的蓑衣” ,已经为文章奠定了伤感的基调,结合文章中直接抒情的语句,可以梳理出蓑衣的情感变化。清楚地把握了文章的情感线索,便抓住了散文的灵魂,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1)表现在蓑衣的前生、今生、结局三方面。 (2)表现在蓑衣的历史影响、对父亲的帮助两个方面。 例(1)表明阅读者没读懂问题,只是对内容进行了粗略的概括,没体现出题干的要求。例(2)基本明白问题的实质,大致上梳理出了答题思路,但提炼不精准,造成遗憾。其实,细读文本,确定题干中表现蓑衣“辉煌”的段落范围是第段,第段的最后两句话, “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6、”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喜悦”是由于蓑衣回忆自己从古代就很受重视;“更愿意”则因为它的今生更“辉煌” ,因为它和父亲风雨相伴。 从久远的古代就倍受重视;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经常感受着父亲的温暖(若答“与父亲相依为命,为他遮风挡雨”也可以) 。 2.词语赏析 4(2012?江苏苏州) “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一句中“钻”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绿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

7、,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赏析词语妙处的考题,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修辞、词性、词语的感情色彩。找准切入点,结合具体语境,就能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同时,不要忘记写出作者寄托在词语中的情感。 (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杨花很细密。 (2) “钻”字用得很形象,很巧妙。 例(1)修辞手法判断正确,但对被修饰事物判断失误。例(2)属于套话,没有结合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不具备得分点。 “钻”这个词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也出现过,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8、 ,这句中“钻”生动地写出了小草顽强生长的情态,体现了小草的生命力和作者对小草的喜爱。文章中“钻”形容的是飞溅的水花,作者把水花比作杨花,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钻”这个动词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水花以生命,写出了水花的轻5盈可爱,富有情趣,更显出了“我”的喜爱之情。 3.修辞赏析 (2012?江苏无锡)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丰收岭绿岛 梁 衡 那苍劲的沙枣,挺起古铜色的躯干,挥动厚重的叶片;那伟岸的白杨,拔地而起,在云空里傲视着远处的尘烟;那繁茂的榆柳拥在白杨身下,提起她们的裙裾,笑迎着扑面的风沙。绿浪澎湃,涛声滚滚,绿色就在我的身后,我不觉胆壮起来。这绿色在史前原始森

9、林里叫人恐怖;在无边的大海上,让人寂寞;在茫茫的草原上,使人孤独。而现在,沙海边的这一点绿色啊,使人振奋,给人安慰,给人勇气,只有在此时此地,我才真正懂得,绿色就是生命。 从修辞角度鉴赏句子,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判断修辞方法种类,二是表明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关键词(如生动形象) ,三是具体分析被修饰事物的特征,四是体会作者的感情。 (1)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枣、白杨、榆树的特点,使句子生动形象。 (2)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对这些植物的喜爱。 例(1)修辞判断不完全,虽写了修辞的作用关键词,但没有具体分析修辞方法在句中的作用,也没有写出作者在该句中表达

10、的情感。例(2)修辞方法判断正确,但情感分析有偏差,更重要的是没有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6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沙枣等植物抗击风沙的姿态;气势磅礴地表现了绿色植物蓬勃顽强的生命力,也给了作者勇气与鼓舞。 4.手法赏析 (2012?山东泰安)第段画线句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谈一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描绘这一画面的。 海 市 张抗抗 昏沉沉的困倦中我睁开眼。如闪电掠过黑夜,我的眼睛为之一亮那是海么?灰蓝色的水波洋溢着,弥漫着,悬浮于沙洲之上,宁静而安谧。水上横一道长长的湖堤,堤上有树,清晰而精致的树影,一棵棵生动地排列着,像故乡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更奇妙的是,水面上还映着

11、绿树的倒影,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在沙漠的骄阳和干旱中,那水,想必是清凉又甘甜的。 表现手法,是散文必用的手法。常见的手法有对比、衬托、扬抑关系(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动静关系(动静结合、以静写动、以动衬静)、情景关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联想、想象等等。 (1)细致描写了水波、湖堤、树影,展现了海市的内容,使句子具有强烈的画面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2)作者通过眼前所见联想到苏堤春晓、水墨画、水的清凉甘甜,展示了海市的美好画面。 例(1)并没有分析表现手法,只对描写内容进行了列举,属于审题不清。例(2)的手法分析不全, “苏堤春晓” “水墨画”确实是联想,而7水的“清凉又甘甜”

12、则属于想象。 这段文字描绘出了水的宁静安谧,树影的清晰而精致,水墨画一般,朦胧得柔美。作者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注重色彩,描写细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画面。 5.情感体味 (2012?四川眉山)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我选择 (填序号) ,理由是: 枯 竹 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

13、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8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

14、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它是陆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它是朱熹,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5、。它是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它是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它是郑板桥,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 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抒情,是散文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萧乾在枣核的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字里行间抒发着欣喜热爱之情。本题考查抒情的作用,一定要立足全文,根9据前文的情感基调确定结尾。 (1)A 感情真挚,总结全文,引发思考。 (2) B 直接抒发出作者对枯竹的赞颂,升华主题。 例(1)没有指出抒情方式,并且没指出和前文情感的联系。例(2)缺少对作者情感程度的分析,且情感分析不全面,文章通篇对枯竹还有喜爱之情,结尾体现得尤其强烈。 (1)选 A,理由:运用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含蓄结尾,引人深思,有“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感;前后照应。 (2)选 B,理由:运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点明主旨,表达了对枯竹的赞美、喜爱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答到任一点即可) 。 (宋永健 王迎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