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文言”后学“文”.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89869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文言”后学“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先学“文言”后学“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先学“文言”后学“文”中图分类号:G633.3 文言诗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文言诗文的教学,主要指的是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的教学。从课标要求来看,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有两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歌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这就要求文言文阅读首先要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教给相关方法,补充学生需要而在注释和工具书里找不到的内容,评价学生的理解结果。这是属于一般层面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诗文的积累目标,包括文言字、

2、词、句等技术性操作内容,它指向于语言能力的构成与应试检测的需求。 二是凭借文言文进行的人文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和文化传统教育,即“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凭借古代诗文“丰富的人文内涵” “对学生精神领域”给予“深广的影响” ,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要学习相应的赏析技能,能自主赏析文言文本;二把从文言文中学习到的文学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2从课标的要求以及现代社会缺乏语言环境等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认为:初中生学习文言诗文,要先学“文言”后学“文” 。也就是要先“读懂”文言诗文

3、,再去赏析文言诗文。 先谈学“文言”的问题: 先学“文言” ,也就是首先“读懂”文言诗文,主要是落实以下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诗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包括: (1)常见的文言体裁及其特征,如“书” 、 “记” 、 “传” 、 “说” 、律诗、绝句、词、曲、令等; (2)作者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创作诗文时的背景、创作缘由。如教学小石潭记 ,就一定要让学生清楚柳宗元其人其事,了解他当时的心境。 (3)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现象。如姓、名、字、号,古代纪年,古代道德、风俗习惯,自谦、避讳习惯等。 2.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词法、句法、修辞手法等。主要有: (1) “通假字” 、 “

4、一词多义” 、 “词性活用” 、 “古今异义”等词法。学习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语义和用法。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 ,通“无” ;“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两句中的“策”分别译为“鞭子” (名词) 、 “鞭打” (动词)等。据统计,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常见实词 180 个左右,重点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 18 个; (2) “倒置句” 、 “省略句” 、 “判断句” 、 “被动句”等特殊句法。如3“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 )一句,正常语序为“弗怠之” ,体现的句法规律为:代词做宾语的否定句,代词提前; (3) “

5、比兴” 、 “互文”等现代汉语中已经极少使用的修辞手法等。如蒹葭一诗中的“比兴”手法;木兰诗中的“互文”手法(“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一句最为典型)等。 3.读准字音,读好文言诗文中的节奏停顿。这个目标要求看似简单,实则较难,也极为重要(但这一目标要求恰恰被许多老师所忽视) 。这是因为: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言诗文,不仅是学习目标,更是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手段。余映潮老师提出过朗读有八“是”的理论,即:朗读是语文阅读课常用的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一种灵动多姿、丰美课堂教学氛围的教学细节;是让学生感知文意,感受文情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对学生的气质培养;是引导学生分析解课文的一种

6、特别手法;是学生语言学用语言积累的一种途径;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的教学线索;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这八“是”极好地概括了朗读的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文言诗文的教学。 而要想读好文言诗文,首先就要读准字音,尤其要关注生僻字、常见字的古音读法。其次就是要能准确的断句,读出节奏。文言诗文的“断句”又称之为“句读” ,是古人学习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句读”的基本规律,如: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 ,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根据句式结构断句;根据反复、顶真、对偶等修辞断句等。 古人讲究“吟唱”诗文(笔者窃以为古人吟唱诗词,就像现代人唱4流行歌曲一样) ,我们现在虽然不宜要求学生“吟唱”

7、 ,但一般的规律是应该掌握的,比如诗词的朗诵,一般为“上声拖长,去声快” 。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不掌握这样的规律,是很难读好的。 另外,文言诗文是非常有节奏的,经常出现“二二三节奏” 、 “二四节奏” 、 “四三节奏”等。如七言诗词常见为“二二三”节奏,如“红军/不怕/远征难” 。 等等。 只有这样“读好” 、 “读懂”了文言诗文,学生才能进入文本,才能培养出文言诗文的语感,才能进一步理解学习文章。可以说,这是深入、有效学习文言诗文的基础和前提。在学习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两点: 1.文言诗文无需逐字“串讲” ,翻译时不宜“字字落实,句句翻译” 。我们在这方面学习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

8、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触类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这样也许会有人担心教师没讲到的学生会不会理解。其实,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零开始。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地和古代文学语言有着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 ” 2.要强化语言积累。让学生学会摘录。 “不动笔墨不看书” ,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5这样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

9、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再谈“后学文”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学文”指的是在读懂文言诗文的前提下,深入理解、赏析文章。理解、赏析的对象,不外乎是文中的“人、事、景、情、理” ,以及文章特有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结构手段等。 对文言诗文的赏析的着眼点,余映潮老师在他的论著中,有着详细的分析阐述,笔者拜读后大有收获,现据自己的理解转述如下: 1.从人们的欣赏规律来看,主要是欣赏文言诗文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

10、、情感之美、哲思之美。 2.从作品细部的欣赏品味来看,文言诗文赏析的着眼点有:人物、时空、动静、声色、上下、远近、宏微、刚柔、景情、视听、离合、声韵、繁简。 3.从欣赏对象的选择来看,文言诗文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有:字、词、句、联、多联、段、篇。 为了让学生更好进行赏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使用很多手法,对此余映潮等名师大家有许多专门的论述,如余老师就曾总结过“背景点示” 、 “文(诗)意概说” 、 “字词品析” 、 “诗联赏析” 、 “集美品读” 、 “画面欣赏” 、 “思路分析” 、 “音韵感受” 、 “特色概说” 、 “联文比读”等近二十种方法。在此不多述,但据笔者自己的学习理解和工作

11、感受,6想强调两点: 1.要加强诵读指导。 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文言文教学是讲得多,读得少,显然不是效果最好的办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意思是说读得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句子所说的意思了。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可见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直至能背诵,牢记于心才能增强语感,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重点句、难句更要反复读,用

12、心体会,做到“手到、眼到、心到” 。 诵读应该贯穿在文言文学习的全部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诵读的指导,或者说有些老师对学生的诵读指导极其粗糙。余映潮老师曾提出教学警语: “在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中,从细节来看,最差的教学技能就是朗读指导技能。 ”“许多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教育离不开这样几句话:大声的读起来,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 朗读指导应该具体而细腻。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读出文章层次,读出文章重点,读出文章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重音,读出抑扬,要让学生读得有情调,有情味,有情趣。 72.要注重提炼规律。 初中阶段所选取的文言诗文虽然创作时间跨度大,文体众多,作家的文风也迥然不同,但是做为教师,应该认真地研读教材,从中找出一些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以上,就是我对文言诗文教学方面的一点粗浅认识,敬请专家批评斧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