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研究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安定、进步、繁荣承担责任的内心体验。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社会责任感这个概念无疑是陌生的,怎样培养呢? 一、拓宽责任教育渠道,提高学生的责任认识水平 1.营造有利于责任感培养的环境,以环境感染学生。 (1)创建校园责任教育点。把学校的每一处硬件设施都建成美丽、规范、整洁的学习场所和学习工具,让每一棵树都说话,每一段墙壁都教育人,使它们成为无声的教育者。推行校园卫生和班级财物责任包干制,以规范管理约束学生。在校园醒目处,张贴“责任”标牌,充分利用校广播台、黑板报、墙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学生人人知责任,人人尽责任。 (2)建立责任感
2、培养制度。在课题组内部明确分工,教师人人讲责任感,人人开展责任感教育,使得责任感教育形成合力,营造教育氛围。(3)树立责任感学习榜样。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水平,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并以责任感推动教学,示范学生。 2(4)要求学生远离不文明场所,禁止进“三室一厅” ,在告别“三室一厅”的宣誓书上签名。 2.挖掘学科教育素材,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课堂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渠道,利用课内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能使责任感的培养更经常化、更有效。 (1)
3、编写有关读物,进行专门教育。组织教师编写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读本。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败。 (2)学科渗透教育。我校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责任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把责任感教育渗透到思品、晨会、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力争使学生明确责任感的内容,理解责任感的概念,并且实实在在地做。各实验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开展学科中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力求堂堂有德育目标,课课有德育渗透,不做“经”师,做“人”师,把知识的传授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结合起来。 二、组织责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1.立足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
4、活动。 (1)通过活动,学生对班级、学校及社会产生归属感、义务感和寻求尊重的欲望,找到自己的坐标,不断完善自己在小学阶段应具有的形象,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2) “学会感恩”系列活动。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加强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学校在寒假开展假期感恩教育的基础上,每年三月份深入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 3(3)开展“踏实少年第一步”活动。二、三年级是学生从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过渡阶段,学生思想单纯,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渴望长大,有比较强的归属感,同时社会意识明显增强,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一切,所以我们举办“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 “环境卫生靠大家” 、“讲文明
5、讲礼貌”班队活动,举办“责任征文”活动、勤俭节约活动、“你拉我帮特困生”活动等,使之懂得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增强学生求知成才的紧迫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开展“跨好理想第一步”活动。六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思想比较复杂,情绪易于波动,但这个阶段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最好时机,正如出炉钢铁,可塑性大,打几锤就可定型。因此我们首先把重点放在“跨好理想第一步”活动上,举办“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 、 “喜看家乡新变化”等活动;结合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从明理激情入手,从讲国家前途、祖国命运、时代特点、当前形势入手,结合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集体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知识开展“一滴水和大
6、海”的主题班会;开辟“学生演讲” ,探讨热点问题,关注国家大事。 2.延伸校外,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 (1)利用社区优势,营造责任感整体教育网络。通过召开家长会,建立家访常规,制定家校联系制度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每周开展“我为家庭尽一职”活动,通过平凡又简单的家庭小事,逐步形成良好的家庭美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促使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学生定期上门为福利院的老人服务,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在交往中,许多学生与老人建立了4深厚的感情,老人就像一本书,有些知识学生从书上根本学不到。开展社区服务,使学生懂得怎样为老人着想,得到家长和居民的认可。
7、(2)建立德育基地,定期开展活动。德育基地具有其他教育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配合责任感培养实验,学校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确定烈士陵园为德育基地。课题组组织实验班学生定期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组织新队员到纪念碑前举行入队宣誓仪式。 (3)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增强公民意识。文明共建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我们与桥南居委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结成文明共建单位,并举行隆重的共建挂牌仪式,签订责任书,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创办警校共建文明学校,让学生上街开展“讲文明树新风,争创文明城镇”活动,经常配合交警队开展告别不文明交通行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宣传活动。 3.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引导学生自觉
8、奉献社会。 社会责任感培养把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主体,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唤起学生内心责任感为最终目的。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自发参与责任活动。 三、利用“责任目标责任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责任感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一般来说,主体意识越强,则责任越强;反之,主体意识越弱,则责任感也随之减弱。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而且要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我们主要采用“责任目标责任评价”机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责5任意识。 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教师有责任也很有必要将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教会学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类负责,从而使学生具备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