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0108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摘要】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具有生活味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明确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 ,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而要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需要教师在情景创设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作业编拟生活化中不断回归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生活化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数学教育生活化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潮流与趋势。传统的数学教育,普遍让学生感到厌烦和疲倦,所以数

2、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学习进程中人类活动的轨迹,贴近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 一、情景创设生活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明确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也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应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感,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生活,使学生身临其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有效、愉快地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而且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2越高。 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3、如果根据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创设情境,学生就能感到亲切,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此基础上获得知识更加牢固,更能有学习数学成功的满足感。所以在新课程的改革中着重强调教学情景创设的生活化。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 。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了“强硬的知识说教” ,学习策略只是单调的“从数学到数学” ,这种强硬的知识灌溉方法,造成了学生对数学中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只是机械的模仿和记忆。抽象的教学内容也只是从抽象到抽象,并不符合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这些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站在生活化角度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4、 (一)教学过程生活化 新课程理念提出: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且新课程理念还提出:评价要改变以往过分注重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的弊端。也就是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尽可能的给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从观察法、测量法、重叠法再到数格子法,运用归纳、类比等方法得出猜想,最后再用实验加以验证。使得学3生的兴趣勃发、思维飞扬、灵感激发,恰当的教学方法生活化为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技能产生一质的飞跃提

5、供了一个平台。 (二) 、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的系统性、抽象性太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密切,而且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很弱,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无法达到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的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使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同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变怕学为乐学。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整和教学内容,使之植根于生活,捕捉充满趣味的生活数学现象,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如计算机、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等

6、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中学生易于接受,真正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85-98=185-100+2”学生对减 100 时要加上 2 很难理解。可以在教学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买东西找零钱的情景想:爸爸带了 185 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衣服 98 元,他付了 100 元(应把 185 减去 100 元) ,营业员找回 2 元(应加上 2 元)所以,多减去的 2 元就该加上。 (三) 、作业编拟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加工一批零件” “修一条公路”等严重脱离实际问题,现在依然随处可见,而且绝大多数的数学问题都由“适量”的条件, “唯4一”的答案所组

7、成,流于形式。那么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习有用的数学。要求我们在数学作业的编拟中要从两方面出发: 第一,联系生活改变数学题目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在学生学习工程问题的时候,从同学的日常生活中自己经历过的购物出发,可以出示这样一道题:“小洋星期天进城买文具,所带的钱如果全部买笔记本,可以买 X 本,如果全部买铅笔,可以买 S 支,现在他买了 Y 本笔记本,那么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支铅笔?”又如在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让学生计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总面积等第。这些源于生活的问题使学生切身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带来了解决生活问题后的成功和愉悦。 第二,在设计生活中的问题时,要注意设计“

8、多余条件和不足条件”的题目。如:“丁丁有 100 元钱,他买了一个书包花了 62 元,一个文具盒花了 8 元,一共用了多少钱?”学生会算出:62+8=70(元) ,但又不敢确定,因为题目中的 100 元这个条件并没有用上。这样一个多余的“100 元”条件放在这里,就使的许多学生对比束手无策了。题目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条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育必须直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真实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的。当今数学教学正向生活化、活动化方向发展,强调数学的生活化,将生活问题因入交流,使课堂教学不再封闭,对学习数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就对广大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以新的课5程理论,在深刻的领悟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生活化课堂教学,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起来,给学生更多的感悟机会,更多的生活体验,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让数学课堂成为充满生活气息的思维活跃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项秉笙.让小学数学课堂充盈生活气息.考试周刊,2007(1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