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三风”建设融促现状与对策分析摘要:校风是学校的灵魂,教风是学校求生存的主题,学风是最终的受益群体,是“三风”建设的目的。当前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展,大众化的教育群体不断涌入,导致高校“三风”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剖析原因对高校“三风”建设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三风建设;现状分析;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30-02 高校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经历了一系列的观念转变和思想解放,将教学、研究及服务三大功能合为一体,满足各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适应大环境发展。随之高校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各校办学
2、特色受关注, “国际化、多元化、特色化”等字眼着实注目,但社会、家长及学生更看重学校总体面貌,因此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尤为重要,我们必须赤裸面对现状、坦然分析问题、精心设计对策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一、校风学校精神灵魂,建设核心 校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美化校园文化等方面实施,讲究实效、美观相结合;校园氛围透露人文、自然、科学气息,树立正确风向标。此外,学校形象标识设计举足轻重,如校训、校歌、校徽等,需潜移默化地融入正常的教学过程,随处可见的设计更有利于校园文化的积累和流2露。如清华大学校训是因 1914 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激励学子发愤图强,学校就以“自强不息?摇厚德载物”八
3、字尊为校训并制定校徽。哈佛大学校徽上,用拉丁文写着 VERITAS 字样,意为真理。其校训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 ,昭示立校兴学宗旨:求是崇真。名牌高校本身就拥有悠久历史和名人效应,因此学术气息浓重,办学特色凸显。如果没有名牌大学的优势,那么如何营建良好校风呢?这就得依靠师生齐心营造和维护。第一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顶层设计。管理团队水平往往能决定一所高校的命运。办学理念的设计,决策的高度一致就会凝聚力量,引导师生往同一目标奋斗。第二取决于教工团队的执行能力。光有管理层提出的理念是不够,需把想法落到实处,才有实效。行政人员是教学运行、后勤服务的保障,教师则肩负育才重任,
4、各方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势必促进学校发展。第三取决于学生团队的状态。学生是受益群体,一切要以“为学生提供满意教学”为中心。学生在校所表现的谈吐举止、课堂反映、学业成绩等,是评价学校办学得失的标准,校风的“主战场”就是教风和学风。 二、教风传道授业解惑,建设关键 教风建设途径有问卷调查、网上评价、师生座谈、专题研讨、优师评选、师德表彰、骨干教师示范等,揪出的问题主要是师德和师资两个方面。 1.师德指教师对待工作的热爱、敬业程度。教师人格风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其道德品质形成隐性作用,个别教师重言传轻身教。借用 19 世纪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言:“教师的个人范例,对于3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
5、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阳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这个道理。如今高校师德问题层出不穷。有老师从事教师职业,只为享受假期,潜意识并不热爱,因此课前不花心思,课中走过场,课后无反思。有老师重科研、轻教学,单方认为学校的福利往往参照科研成果论英雄。有老师只顾优生拔高,不顾差生自尊,言语间多带鄙视,使学生受到创伤。有老师对学生作弊、迟到、早退和旷课等行为不以批评约束,助长不良学风。有老师丧失职业道德,索取学生钱财,这些行为已构成人格丧失的程度。 2.师资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教学业务能力主要有教学水平、课堂掌控、教材分析、教学信息化技术等。学术研究水平主要体现为教改、科研能力,如论文撰
6、写、课题申报、著作出版等。学生希望教师是“万事通” ,学校希望不求样样出彩,但求平衡有亮点。教师只有做到笃学求是,知行并重,才是硬道理。师资存在的问题有:授课“填鸭式” ,课堂“独角戏” ,内容“复读机” ,表情“木偶型” ,这都反映教师教学意识涣散,自身要求低,科研教学未融合,个人提升无规划。 教风全面提升的解决对策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点: 1.师德教育,循序渐进。大多数教师通过自身道德约束,能顺利完成教学使命。少数教师通过师德再教育,帮助树立崇高理想,摆脱名利束缚,培养奉献精神。途径不流于形式,内容不偏重理论,通过案例宣讲、人物访谈、视频观看等轻松方式,进行严肃教育。面对真实故事,惨痛教训
7、,定能起警惕作用,唤醒良知。面对师德败坏的老师,学校应4严惩不贷,过程透明,结果公正。在待遇方面,学校应保障教师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这样教师就不会带着抵触情绪,相信这也是整改措施的坚强后盾。 2.师资提升,举措有力。从学校和学院层面进行,从管理制度奖惩分明、教学考核合理公平、培训机制落实到位等方面入手。学校层面:(1)组织教师开展学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专项研讨活动,从而帮助老师明确自身定位和努力方向。 (2)建立成熟的教师再学习机制。经常开展学校交流、出国深造、校企合作,帮助师资队伍茁壮成长。派遣人数有限,因此学习成果避免无疾而终,广泛宣讲,让受益群体面广。 (3)给予双高教师应有的
8、物质保障,确保资深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队伍稳定,中端教师考核机制公平公正公开,新进教师基本保障满足,确保上岗零衔接。学院层面: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从校内外专家重点考核、领导干部随机考核、同行优师抽样考核、任课班级学生考核、授课教师本人考核、毕业生问卷调查考核等进行教学评价,主体相辅相成,避免局限性,达到全面公正的目的;教师业务能力提升需根据不同提升类型开展,不能笼统处理,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开展点对点、面对面地帮扶。前期需考虑教师意愿,以免造成心理负担。优师要起示范作用,良师要起帮助作用;师资培训长期规划,经费投入优先考虑。利用校企单位,多下企业调研。利用公派不学习,派遣针对性强的教师及职能部门
9、人员。事后开展经验交流,取长补短。 三、学风修德习能求知,建设目的 学风的依托是校风和教风,好学风对校风、教风有推助力。学工部门配合开展学情调查,从5专业认知、学习动态、学业情况等入手,进行数据收集,及时反馈教学部门,以实现师生供需平衡的效果。 1.学生现状诠释:学习态度无动力、无压力、无助力,造成后果是就业无方向、择业无条件、创业无能力。 2.形成因素分析:(1)招生生源因素:省内外教育水平有差异,学生基础存在差异;国内高校招生制度有差异;学生志愿填报失误,对专业调剂表示无奈。 (2)专业课程设置因素:专业认知不够,就业方向不明;课程设置认可度低,重理论轻实践;岗位知识水平掌握衔接有差距。(
10、3)学生自身学习习惯因素:高中填鸭式被动灌输,导致学习不主动;课程学习时刻督促,导致学习不自觉;抱有读书无用论心态,导致学习无兴趣;课业总量大幅减少,导致学习无压力。 3.解决途径:(1)加强校内外环境整顿,营造学习氛围。学生还处于成长期,思想波动大,自控能力差,经不起诱惑。 (2)搭建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如微博、飞信、微信等远程方式,避免面谈尴尬,鼓励师生双向互动起引导拨正作用。 (3)通过系、学科、教研室等部门,对学生在校进行系列教育活动,保证始业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三大环节,告知学生每个阶段的任务,了解专业性质、前景、要求和就业对口,培养学习意愿。 (4)团学活动多样化,学生参与广。增
11、设专业沙龙、工作室,提高学课后学习量。课业之余,帮助学生舒压、减压。 (5)营造专业考证、竞赛氛围。开展优秀师生、团队的成果展示,利用优生访谈等主题活动,起榜样示范作用。为形成“三风”建设有效机制,需通过学校的教学科研队伍、学生工作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和后勤保障队伍间有6效联动,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提升目标。 参考文献: 1秦茹萍.创建优良教风,促进学风建设J.考试周刊,2012, (50). 2李华.当前我校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2012, (19). 3王丽君.当前高校教风、学风建设中值得关注的几个要素及问题兼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困境J.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 (19). 4张晓平,王建国.基于超循环理论的高校“三风”建设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