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语文探究素养有效塑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2931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语文探究素养有效塑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生语文探究素养有效塑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生语文探究素养有效塑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生语文探究素养有效塑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生语文探究素养有效塑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中生语文探究素养有效塑造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赋予它鲜明的人文性、创新性,使之向文化发展、向文学发展、向生活发展、向人的需要发展。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它不仅需要我们在观念上的脱胎换骨,而且需要我们在实践上改弦更张。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而培养高中生的探究素养应该说是顺应了新课标和新课标考纲的要求的,也是实践素质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 当然,探究素养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必须由以下几个因素共同促成。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为学生进行探究提供基础 广泛的阅读为探究提供知识积累。平时应广泛阅读,

2、丰富涉猎,积累厚实的相关语文知识。要有一些散文、诗歌、议论文、小说、实用文等各类文体的相关知识,有广博的课外知识。如鉴赏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现实性这一问题,就要知道现实性是就什么而言才行。这个现实性是指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小说中那样的人物。再如对小说的艺术价值的回答,就应紧扣小说的情节是否有波澜,描写人物用了什么手法,通过什么事件表达了什么主题才行。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形式多样,散文涉及到作品主题、艺术特色、材料组织、审美价值等的深层思考,小说则涉及到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结构特色、艺术价值等的多维2解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实现子目标。有了相应的

3、知识储备我们才有可能进行知识迁移问题探究。平时充分阅读文学作品,就能拓展视野,养成较强的文学感知能力,在遇到问题时,就可调动自己的阅读储备,熟练运用阅读技能,比如知人论世、寻找对应信息、复原隐喻、象征等本义等,这样去研究、探讨,就容易有理性的发现,创新的成果。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可以运用五步阅读法:初读,通读,解读,赏读,悟读。阅读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即使有了阅读的方法,没有阅读量的储备,还是纸上

4、谈兵,坐而论道,很难提升探究素养。因此,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足量的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是形成和提高探究素养的前提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5、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因此,3教师必须教给方法,指导学生质疑,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方面,特级教师钱梦龙总结出的“定向提问”和“深思质疑”可供参考。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深入思考,树立自己积极的情感价值态度观,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灵去感悟。 再次,个性化阅读是培养探究素养的重要途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想象,从而创造出融注学生自身情感和智慧的新形象,显现作品话语背后的隐喻和寓意。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

6、有一段相关阐述:“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因此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学生从文本中激发出新的思想观念,并对文本意蕴加以适当拓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由浅入深的论述,做到有理有据,应该说是符合探究性阅读的要义的。探究性阅读中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就是对作品意蕴进行求异与求新的创造性阅读。所谓“求异” ,就是不限于运用传统社会历史视角,还可用文

7、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叙事视角等;所谓“求新” ,就是有创意,有新发现。视角的求新,往往会发现作品的新意蕴。学生对文本丰富的内涵和艺术表现力形成符合其情感和事理逻辑的4体验和思考后,还可批判质疑,发表不同见解。学生如果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或者已经积累的阅读经验,先依据文本进行常规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进行新的联想和想象,展示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是最妥当的了。另外,综观考纲中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不管是文学类文本还是实用类文本,都要求考生能对文本中的问题进行个性化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来当前社会对于个性化阅读对培养学生形成并提高探究能力的积极作用已经形成共识。 第四,

8、合作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素养的催化剂 新课标教学建议, “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学习方式之一。这里,主要指的是生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都是个性化的生命体,他们之间的合作必然生成全新的学习情境,导向问题的成功解决。 第五,激励性评价是培养探究素养的内驱力 新课程评价建议认为, “评价的各种功能

9、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促进自身的发展。 ”5我们可以归纳出激励性评价能激发学生提高探究素养的热情和兴趣。新课程评价建议又认为, “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所以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

10、价的重点。要努力探寻适合于不同目的的评价手段和方法,提高评价效率。 ”积极的脑力劳动正是学生学习兴趣内化的结果,是学生深入探究的基础。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赞赏等激励性评价手段,可使兴趣内化为探究动力。其内化的主要表现是学生的感性兴趣向理性兴趣的转变,由对一般生命现象的感知向对生命本质的探索转变。这样,学生的探究动力就会得到较为理想的开发。在探究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兴趣、引导质疑和赞赏成功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主动探索解决方法,从而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不断钻研,最终形成一种能阅读、爱阅读、积极阅读的心理倾向,从而在良性循环中提升阅读水平。语文探究阅读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有效和高效策略,能实现最佳唤醒,值得语文同行持续不懈的探求。 虽然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于探究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一些误区,如,探究过程肤浅化、浮泛化,阅读无原创的个性化等等,但是,语文作为一种人文性的学科对于高中学生形成探究素养至关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探究素养的培养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探究品质成为学生在各行各业的精神引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