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693455 上传时间:2019-03-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的探究摘 要: 所谓汉语言文学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入生活中,体验汉语言文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美感、想象、社会背景及写真等索取素材。因此,只有用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和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素养,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汉语言文学 阅读理解 写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就是作者用最恰当的语言文字把人们生活中的情感、观念、价值观、美感、想象、社会背景及写真等表达出来的一种文体。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呢?这正是文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正在研

2、讨的问题。所谓汉语言文学教学,就是把学生带入生活,体验生活实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美感、想象、社会背景及写真等索取素材。因为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源泉,所以作者把在社会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和体验到的各种现象及寓意,用各种文体表现出来。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究,我认为只有用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和现代教育教学新理念建构中学语文课堂,才能有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素养,达到教育教学的预期效果。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阅读教学氛围 课堂的和谐是要分清师生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既是学生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领导者。而学生是课堂阅读学习2的主体,是阅读的实践者、探究者和分

3、析者,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开展自主阅读学习为主线,发展汉语言文学综合阅读能力为宗旨,建构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整体感悟、体验情境、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涵、品味文章语言、鉴赏和评价作者的文采等具有代表性的实践环节。如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进行下列探究:1.让学生略读、速读,提高学生通读课文的技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大体感知作者是如何赞美白杨树的,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取和筛选作者赞美白杨树的有关信息,同时体验生活。2.让学生默读、精读,使学生在精读实践中画出作者赞美白杨树的重要词句,并品味和推敲它的涵义和作用,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用多角度的阅读思维方法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具

4、有鉴赏性和研究性的阅读。3.让学生美文美读、美段美读、美句美读,使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体验作者茅盾的抒情情感和美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给学生创造积累语言素材的自主学习环境,调动学生贴近生活实践的活动体验,从而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展开个性化阅读,全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建构学生与课文的平等“对话” 汉语言文学学习的关键是善于读书。如何让学生善于读书,这是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工作者正在探究的问题。其实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世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体验文字酿造的美好生活。如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进行下列探究:1.让学生在阅读中有选择地思考, 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什

5、么?文章是怎样写的?文章的宗旨又是什么?文中究竟有哪些涵义深刻的语言?学生3在思考后有了这样的想法:作者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白杨树是平凡的树,象征人们的善良和勤劳。国家到了危难时期。唤醒人们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意识。2.茅盾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这样写可不可以?茅盾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写作意图是否得体、鲜明?3.编者为什么要把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放在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呢?编者为什么要编写这些思考和练习?这样教师就把学生引入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体验生活实践,全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中

6、,应该建构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发展个性创新的学习方式。因为:1.阅读是学生学习文章的起点、基础,是学生研读、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过程。如白杨礼赞一文,让学生反复阅读,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勾画文中的重要词句,并要求学生在读书笔记上写出自己的感受,欣赏、评价文章内容。2.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相互交流心得,质疑启发,深化学生理解。在整个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始终起着指导作用,合理组织学生适时、适度地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多元化思维学习方式。3.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等进行思考,又通过比较

7、、延伸、联想和形象,提炼出符合汉语言文学经过简要文字酿造表达出来的过程。所以它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发散思维,同时结合生活实践,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逐步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4和创新意识。 四、倡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 ”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实践。如带学生参加郊游、野炊、体能军训、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等,广泛积累可用于写作的生活素材。关键是要求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把观察事物、现象及想象得出的心得体会及时记录下来。这样要求学生坚持不懈地实践,时而日久,学生自然形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同时要求

8、学生做到多读、背课文,因为课文多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知易学,文章中的许多优美片段、词句很适合学生阅读,更适合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酿造美好的文字语言词句。教师还要适度引导学生阅读大量报刊、课外书籍,扩大学生知识面,吸取文章中丰富的写作技能,也就是说: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无形中提高学生记真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的写作能力。 五、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梳理素材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极为关键,它是为学生提供写作资源的材料库和语言库。因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新理念要求学生自主围绕选择的目标加强语言、文字、语句、词的积累,同时,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素材,所以要培养学生良

9、好的积累和梳理素材的习惯。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实现学生自主探究素养的培养。其实,汉语言文学的积累包含两个方面:1.词、句、篇等语5言材料,应用得精彩、巧妙,具有代表性及语言修辞范例,通过实践应用,积累成为自己的“语言库。 ”2.价值观、人生观、思想、方法、情感体验、生活实践经验及想象的积累等。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有效积累和梳理文学素材,指导学生探究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和学习品质与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培养学生自主评价、相互评价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汉语言文学中,学生自主

10、评价和相互评价都有利于学生赏识成功、激发写作兴趣。其原因是:1.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一篇文章,多读能收获品味,有品味就有文学资源收获。2.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评价,这就要求学生通读文章,看文章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地认真精读,从而学生就能品味到修辞错误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及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不同符号标出,最后写出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简评。3.通过实践,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得到教训,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从中得到学习方法,受到写作启发,从而逐步提高写作能力。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愉快地认识到自己写作能力的不足。这样,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会产生浓厚的写作

11、兴趣。天长日久,学生会逐步养成爱动笔的良好写作习惯,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其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为社会服务。作为基础教育教学工具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更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6如在死海不死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结合物理学中的浮力知识,并进行实验验证:水的密度增大后,浮力有何变化?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实验的不同结果,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寻求真理的信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总之,在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积累和梳理文学素材,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体现出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人。 参考文献: 1黄曼君,许祖华,童秉国.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